国有经济思想转变与实践

时间:2022-10-29 05:01:24

国有经济思想转变与实践

红军到达陕北时,陕甘宁边区几乎没有工业企业,工业方面的一切日用品几乎全部靠输入,民间仅有一些手工作坊,针对边区工业落后的状况,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提出:“在工业上要注意发展石油、盐、煤、铁等主要生产,保护工业。”同年10月,边区政府成立经济委员会,负责边区工作投资、计划和章程等问题,对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实行扶持政策。经过三年的建设,到1940年底,边区工业已经有军火、纺织、印刷、肥皂、石油、煤矿、造纸等多个行业,边区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业,初步建立起边区公营工业的基础。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边区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国民政府的军费拨款和外界捐款都相继失去。因此边区的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公营经济的发展在这一困难时期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克服因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而带来的物质供给困难,边区政府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1941年1月,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三十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提出,工业方面“以大量发展食盐产销、提高石油及纸张生产,广泛发展纺织为中心”的总任务,并提出了实现这一总任务的具体计划;1942年,中央直属机关、学校办了27个工厂,人员达到477人,资金总额40余万元;1944年又建立了制铁、化学、火柴、造纸、工具、制药等公营工厂,职工约2000人[7]。经过五年的建设,公营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了保障供给、调节物价的作用。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公营经济的发展同样主要是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但不同的是党的领导阶层逐步形成了建立公营工业体系的想法。特别是在皖南事变以后,实践了各种公营企业管理的新政策,推动了边区公营企业的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干部的经济管理能力,为此后国有经济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国有经济的壮大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如何壮大解放区公营经济实力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成为党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没收并管理官僚资本、以保障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任务。1947年,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产品占统治区全部工业产品比重,电为78%、煤为80%、石油和有色金属为98%、钢铁为98%、机械为72%、水泥为67%[8]。针对这部分数量庞大、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1949年1月,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文件要求:在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严格注意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的机构,对于企业中原有的组织及制度、人员等,不应任意改革及宣布废除;派到各企业中的军事代表主要任务是保证命令的实行,保障生产能继续进行;对于反动派统计的政治机构应该彻底加以破坏,不能加以利用。到1949年底,全国共接收官僚资本所属的工业企业2858家,没收的官僚资本财产为人民币150亿元左右,职工约129万。使得国有经济直接掌握了全国50%以上燃料、动力、工业原料和将近50%的棉纱产量,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事业、银行业务和国内外贸易,这为国营经济领导整个国民经济的改组和恢复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对公营经济的管理,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政策的指导》中规定:“公营工矿一律企业化,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成本会计,实行营业制,即令某些纯粹供给性企业,不便实行营业制者,也应实行订货制。”1948年1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指示:“在公营企业中,必须由行政方面和工会方面组织联合委员会,以加强管理工作,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公私两利的目的。”经过党中央的多方努力,到1949年,社会主义公营经济在全国工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固定资产占80.7%、大型工业总产值占41.3%、生产资料生产占48%、发电设备容量占72.3%、原煤占68%,生铁占92%、水泥占68%、棉纱占49%。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力量的强大,为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国有经济思想进一步成熟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多劳多得工资制度等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1921年到1949年,党在国有经济成长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尽管其已经成为历史,但面对中国经济还有待改善的基本国情,我们仍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吸取教训,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有经济从无到有、从理论设想到具体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研究对象是工业革命前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其具体理论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这就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人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各项国有经济政策,从而有效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任重而道远。这些都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品质,发挥国有经济提高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至于如何收取、分配使用国有企业利润,这是一项浩大庞杂的工程,它牵扯到多方利益主体,需要政府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相信只要坚持“国有企业利润源于人民、用于人民”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将成为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的中坚力量。

作者:吴远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上一篇:小议当今农业经济的不足及策略 下一篇:小议婚姻中赠与财产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