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9 03:55:29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氟伐他汀治疗, 而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进行治疗。在治疗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氟伐他汀;非诺贝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治疗效果

高血糖是机体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 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大量相关研究发现, 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高血脂, 这就很大程度的造成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过往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会采用氟伐他汀治疗,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1]。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 男23例, 女17例。患者年龄在39~69岁, 平均年龄为(52.1±2.8)岁。患者糖尿病的病程在1~18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4.3±3.9)年。患者出现高血脂的病程在1~7年, 平均病程为(5.2±3.6)年。在对照组中, 男21例, 女19例。患者年龄在37~68岁, 平均年龄为(53.7±2.5)岁。患者糖尿病的病程在1~19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4.5±4.2)年。患者出现高血脂的病程在1~8年, 平均病程为(5.9±3.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糖尿病高血脂病程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口服氟伐他汀, 40 mg/次, 每晚服用1次。观察组患者口服氟伐他汀, 40 mg/次, 每晚服用1次, 口服菲特贝特, 200 mg/次, 每晚服用1次。

1. 3 疗效评价 疗效显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血糖和血脂水平都恢复到正常范围, 患者在半年之内高血脂症都没有再次发生;有效: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或者消失, 血脂和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患者在半年内没有出现症状复发的情况;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糖、血脂都没有改善, 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2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对比行t检验, 计量资料( x-±s)检验, 采用χ2检验数据变化, 两组对比P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0%,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血糖情况 两组患者FPG和2 hPG都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糖患者通常情况下也会伴有高血脂症状, 所以这两种症状之间会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氟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的抑制剂类药物, 其对于胆固醇的合成过程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3]。而非诺贝特能够让糖尿病和病高血脂患者的血脂、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都得到比较明显的降低, 这样就是的HDL的水平得到显著的上升。氟伐他汀是一种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类药物, 这种药物可以将HMG-CoA迅速转化为 3-甲基-3,5-二羟戊酸, 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国内相关研究发现贝特类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相比较具有着更加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 这两种药物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加以联合应用能够使得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仅仅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的有效率不高, 仅为70%。而本科室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的效果显著达到90%, 这就充分说明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显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FPG和2hPG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 临床行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效果显著, 并且血糖水平改善情况较好,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芮广跃,周燕.瑞舒伐他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伴高血脂症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1,30(23):8-9.

[2] 仝其广,胡大一,徐留建,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7):1105-1106.

[3] 郭丽娟,袁兰所,郑群,等.成年人肥胖指标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7):1111-1114.

[4] 李燕,李桂琴.氟伐他汀和非若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547-548.

上一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 下一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