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9 03:46:35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本科34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3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经积极救治。治愈25例,好转5例,死亡4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5~30 d,住院时间为15~41 d,平均25 d。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护理重点在于呼吸道护理和呼吸机管理方面,笔者通过正确详细的制定护理计划,严格呼吸道护理,仔细的呼吸机管理,使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度过呼吸麻痹关,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本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及神经末梢,侵犯运动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并常累及脑神经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进展迅速, 由四肢瘫痪无力进展到呼吸机麻痹,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延髓麻痹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护理质量,笔者对本科3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1 例;年龄在12~65岁,平均年龄(32.5±4.5)岁。

1.2 临床表现先出现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于发病后4~19 d,平均9 d进展到呼吸机麻痹,出现呛咳、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实验室检查,患者全部作腰穿,发现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为60%~70%。血氧饱和度下降。

1.3 处理方法 3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采用美国进口NEWPORTWAVE(E200 VENTIATOR) 呼吸机辅助呼吸,25例行气管切开术,9 例行气管插管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多神志清楚,对合并呼吸麻痹非常恐惧、紧张、焦虑,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病情的治疗、护理的方法以及疾病的预后,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态度很重要,要诚恳热情,语言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科学地讲解。多鼓励患者,让患者消除疑虑和恐惧,安心接受治疗,持愉快情绪能增进新陈代谢,促进疾病康复的必要性。

2.2 严密监测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确保氧饱和度≥90 %,并及时准确记录,发现时报告医生处理。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胸廓运动的变化,口唇、指(趾) 甲有无发绀,机械通气时呼吸音应对称,否则, 提示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支气管或肺不张、气胸等,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3 给氧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不同程度的缺氧。将氧浓度调至45%,监测血氧饱和度,使之保持SaO.2>98%。如紫绀改善不良时可以增加氧流量调到60%,使之血氧饱和度升至97%以上再调整氧流量。

2.3 呼吸机参数 所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严格牢记呼吸机数据的设置,一般设定如下:潮气量12 ml/kg,呼吸频率与患者的生理性呼吸次数一致,一般为12 次/min,流量为每分通气量3~4倍,氧浓度为45%,呼吸末正压为3 cmH.2O。

2.4 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湿化的目的是维护呼吸道的正常功能, 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2]。由于应用建立人工气道后, 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 分泌物干结, 排痰不畅,加重气道阻塞。通常多采用间断或定时用注射器沿气管套管边缘滴入糜蛋白酶针8ku+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4~5 滴/min持续气管内滴入, 或用输液泵或微量泵以6~ 8 ml/h的速度持续滴入,以利于有效稀释痰液,促进分泌物排出,防止气道阻阻塞。

2.5 吸痰 所有患者均应进行定期翻身拍背, 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应遵守“有痰必吸, 吸必彻底”的原则。如患者出现: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状;呼吸机气管压力升高报警; 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吸痰。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3 min 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操作时做到轻、稳、快,切忌粗暴,吸痰效果要确切, 确保气道通畅。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3]。吸痰时患者取侧卧位,拍打、叩击患者背部及胁部, 通过振动和重力作用使痰液由小气管流向支气管。取适当型号的消毒吸痰管接到吸引管上, 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深处, 打开吸引器, 旋转提出吸痰管。

2.6 消毒、防止感染 每日常规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塑料管道清洗后用1∶200 施康Ⅰ号溶液浸泡。湿化器金属部分每次用浓度为75 %的酒精擦拭,每1~3 月对整个呼吸机环路的物品(包括滤菌器) 用环氧乙烷彻底消毒1 次[4]。气管内吸痰时加强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气管切开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和局部纱布干燥,污染后要随时更换。

2.7 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疾病处于消耗期加之不能够正常进食,加强营养很必要。采取鼻饲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每日从胃管注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提供足够的热量(25~30 kcal/kg),蛋白质(15~25 g/kg)。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营养液等,以保证足够的热量与营养成分。

3 结果

3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经积极救治。治愈25 例,好转5例,死亡4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5~30 d,住院时间为15~41 d,平均25 d。

4 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患者护理重点在与呼吸道护理和呼吸机管理方面,笔者通过正确详细的制定护理计划,严格呼吸道护理,仔细的呼吸机管理,使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度过呼吸麻痹关,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陈琼.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实用内科杂志,1991,11 (6) : 282.

[2] 王萍.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 (6) :5561.

[3] 赵蕾.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齐鲁护理杂志,2004, 10(1):39.

[4] 邓艳春.合并呼吸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救治.脑与神经病杂志,2000,8 (3) :153.

[5] 楼晓芳. 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儿的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2) :122.

上一篇:手法矫正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0例 下一篇: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