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时间:2022-10-29 01:51:55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随机抽取的江西省6所农村中学和4所小学共813名儿童进行调查,区分出4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曾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共6类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非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好于留守儿童与曾留守儿童(焦虑总分分别为:51.8±10.0,55.4±9.2,54.7±9.8,F=9.087,P

【关键词】 心理健康;留守儿童;横断面研究;留守类型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0-00669-03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HUANG YanPing1 ,LI Ling2

1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Center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2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of leftbehind children. Methods: 813 children selected randomly from 6 county middle schools and 4 primary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entally Healthy Test (MHT).Six types of children including 4 typ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ex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classified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leftbehind and exleftbehind children was poor,with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nonleftbehind children(51.8±10.0,55.4±9.2,54.7±9.8,F=9.087,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Leftbehind children; cross sectional study; types of leftbehind

随着农民工的大量离乡进城,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愈来愈多,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本应得到父母合理的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与生活技能等,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孤儿”,这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有害的[1]。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人格以及学习等方面都比同龄儿童状况差[2-4]。但是对于不同看护类型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鲜有报道,同时,对于一种特殊的儿童群体―曾留守儿童,曾经的留守经历对他们是否有影响以往也未曾有研究。本文探讨不同看护类型、留守经历等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四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一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共计1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9-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隔代看护:看护人是儿童的祖辈;父辈看护:看护人是父母的同辈人,即叔叔伯伯等;单亲看护:父母只有一方外出打工,由父母中单方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由儿童的兄弟姐妹看护或者没有兄弟姐妹而由儿童自己看护;曾留守儿童:在16周岁以前曾经有过一年以上留守经历,现在父母均回来一年以上的儿童;非留守儿童:从未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

1.2工具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5]:该量表主要适用于我国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使用,较为适合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共100道项目,分8个内容量表,分别为: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5]。在施测时插入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年级、性别以及看护人情况等项目。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要求被试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当场收回。

1.3统计方法 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表2显示三组儿童除了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的差异不显著外(F=2.963,P>0.05;F=0.099,P>0.05),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2.2 4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表3显示4种不同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外各分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单亲看护组焦虑总分低于其他三组。同辈或无看护组焦虑总分高于单亲看护组,孤独倾向因子评分单亲看护组低于隔代看护、父辈看护和同辈或无看护组,在对人焦虑因子上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差异(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讨论

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比重达70.1%,比段成荣[6]等研究结果要高。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取样与以往取样有所不同,被试来源于农民工外出比率较高的江西省,而且抽取的是外出务工比较多的一些乡镇农村中小学;另一原因可能是在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中一方、其他监护人或儿童自己看护的16周岁以下的儿童,包括隔代看护、父辈看护、单亲看护以及同辈和自我看护四种类型。而以往研究没有将单亲看护的儿童列入留守儿童范围内 [7-9]。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原因可能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10],在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对孩子的学习方面很少能有帮助[11];而父辈看护人以“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等心理特征[12];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因为他们缺乏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父爱和母爱,甚至连一点父爱母爱的代替者―看护人都得不到,这对他们的心身状态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容易引起他们的敏感、孤僻等特征[13];单亲看护的儿童也一样,无论是父亲不在身边还是母亲不在身边,都会因缺乏一种必要的父爱或母爱而造成问题,单亲在家里既要忙于农活又要照顾孩子,无疑增加了看护者的负担,这种负担和压力很有可能转化成烦躁和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这对孩子的个性培养等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4]。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虽然在以前还没有关于曾留守儿童的研究,但是从本研究来看,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恰恰能更好地说明留守经历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的一种长期效应。

本研究显示父母外出对子女的影响极大,而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来说较好,它与隔代看护和父辈看护以及同辈与无看护其他三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提示儿童时期父母作用的重要性,即使父母中一方留下来,对孩子而言,都要比其他看护人尽心尽力的照顾有着更大的心理慰藉,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cloyd VC. 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 Am Psychol,1998,53:185-204.

2 周宗奎,孙晓军,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71-79.

3 四川省眉山市妇联. 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 中国妇运,2004,10:35-37.

4 林宏.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132-135.

5 周步成.修订.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5.

6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人口研究,2006,1(29):29-36.

7 张志英. “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39.

8 王东宇.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2005,2:46.

9 林宏.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3:32-34.

10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11 肖月英.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教育艺术, 2005,3:26-27.

12 李庆丰.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 上海教育科研, 2002,9:46-47.

13 周宗奎, 孙晓军,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14 赵晓曼, 鲜章兴.“民工潮”下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5),4:50-51.

2006-12-04收稿,2007-04-10修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一篇: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青少年中使用的信度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