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60例临床分析探讨

时间:2022-10-29 01:35:43

急性间质性肾炎60例临床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病因、病理、临床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AIN患者中,药物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占78.3%,其中又以抗生素为主。其他致病因素包括特发性的以及细菌、病毒感染。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在6个月内恢复。结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致病因素为药物,临床及病理改变决定治疗措施,激素及血液透析是治疗AIN的有效方法,及时把握时机,并采取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以期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药物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从而常延误诊治。如果早期能针对病因及时治疗,通常能完全恢复[1]。针对AIN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本文选择我院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60例,均经临床、肾活检确诊。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2~65岁,平均4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5~30 d,平均22d。临床表现:发热、关节痛、皮疹、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血尿以及腰痛等。

1.2方法

1.2.1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室检查,60例患者肾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肌酐为139~1219μmol/L, 尿素氮为(24.6±14.5)mmol/L ,血尿酸为(538.0±1 94.2)mmol/L。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11例、白细胞尿25例、蛋白尿22例。肾小管功能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例,肾性糖尿23例。60例均行B超检查:双肾体积增大7例,长径>l2.0cm;发生皮质回声增强的16例;其余37例双肾大小及皮质回声无明显异常。

l.2.2病理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行肾活体检查,检查可见肾间质水肿,并有灶状或弥漫性淋巴、单核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肾小管无明显坏死现象,部分患者肾小管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肾血管以及肾小球基本正常。

1.2.3治疗方法 确诊为AIN后应明确患者的致病原因并立即停用致敏性药物。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口服强的松,待患者经过治疗且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药量。对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使患者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纠正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以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2]。

2 结果

60例AIN患者中,药物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占78.3%,其中又以抗生素为主。其他致病因素包括特发性的以及细菌、病毒感染。60例AIN患者经过上述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其中46例患者在l~3个月后经过检查证实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均恢复正常。8例患者经过治疗3~6月后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均恢复正常。6例患者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未完全恢复正常

3 讨论

3.1诱发AIN的病因 诱发AIN的病因很多,其主要为药物、重金属、放射线等理化因素。本研究显示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是导致AIN最重要的因素。这一方面与药物相关性AIN临床表现较重,符合我们肾活检的指征,另一方面也与抗生素滥用有关,最近文献[3]也有类似报道。最常见的致AIN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药肾损害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他如干燥综合征、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往往可以伴发AIN。

3.2AIN的病理分析 在发病早期,急性肾损害与急性过敏反应之间的相关性足以提示本病的诊断,但往往易被临床所忽视。原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肾损害表现可能易被原发病所掩盖而漏诊或误诊。本疾病尚需与其它情况相鉴别[4]:①与其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疾病鉴别,尤其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等。②与其它引起白细胞尿的疾病鉴别。如某些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肾前性氮质血症等。③与其它可形成肾脏肉芽肿的疾病鉴别。如结节病、结核、韦格纳肉芽肿等。

3.3AIN的临床表现 AIN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AIN误诊率高、危害性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可使患者转危为安,甚至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本文60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发热,占的比例是65%,其次为尿检异常(镜下血尿11例、白细胞尿25例、蛋白尿22例、糖尿23例),少尿或无尿l8例,皮疹11例,关节痛5例。本文研究显示有典型的"发热、皮疹、关节痛"三联征[5]的有6例患者,占10%。还有就是大多数患者出现多种尿检异常,突发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出行类似或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张文,陈楠,陈晓农,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类型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Suppl):16-18.

[2]陈冬梅,唐政,罗春雷,等.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2):122-124.

[3]张俊霞,苏涛,李晓玫.不同治病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09,31(3):146-149.

[4]刘建梅,林珊,徐鹏程,等.急性间质性肾炎半定量评分法病理特点分析及不同剂量激素治疗效果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1):67-69.

[5]丁小强,傅辰生.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3) :213.

上一篇:抗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 下一篇:内固定术临床用于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