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1:08:26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目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各种更为准确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财务危机的含义,财务危机预警所警示的风险种类,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使用效果,财务危机预警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企业的财务表现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财务危机预警作为企业风险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财务危机预警也称为财务困境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目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各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针对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

关于财务危机含义的理解

企业财务危机(financial distress)又称企业财务困境,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对财务危机的含义还存在不同的认识。

国外学者通常从偿债能力的角度定义和研究财务危机。学者们对财务危机定义的共同特点是企业难以履行其偿债义务,一些学者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不能履行现时的偿债义务(Bjuggren P O,1995)。Altman(2000)认为,有许多在经济上接近于破产的财务危机定义,包括非司法强制的需要企业的债权人或其他外部力量接管企业或同意危机企业重组的极端流动性问题和债券违约等。国外学者通常以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的破产企业作为研究财务危机预警的样本企业。

我国也有学者从偿债能力的角度界定财务危机,谷祺和刘淑莲(1999)将企业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吕长江等(2004)认为,财务危机不同于财务破产,他们提出的财务危机定义为: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 即流动比率小于1,同时要求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状态, 这种状态应该是在1-3 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能逆转。更多的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将被特别处理(ST,special treatment)的上市公司作为陷入财务危机的样本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通常是连续两年亏损或巨额亏损的获利能力出现较大问题的企业。

笔者认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既面临危险同时也存在着化解危险的机会。而破产是企业的一种消亡方式,企业已经不存在化解危险的机会。财务危机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化解危机或企业破产两种情况。破产不应属于财务危机,而是财务危机导致的一种结果。企业的偿债能力或获利能力两者之一出现问题都可能会最终导致企业的消亡。笔者认为财务危机的含义应该是:从企业财务状况开始恶化到破产(不包括破产)之间的状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可见,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是处于财务危机状态中的一类企业。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警示的风险种类

杨淑娥和徐伟刚(2003)、张友棠(2004)及周春生和赵端端(2006)认为,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向德伟(2002)认为,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预警。这是由于学者们对这两类风险具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说法上的不一致。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企业未使用负债时经营的风险(荆新、王化成、刘俊彦,2006)。是企业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如外部环境的变化,产品成本的提高,或者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变化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是企业所固有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承受这种风险。

我国财务学界对财务风险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财务管理教科书中普遍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把财务风险也叫做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筹资而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筹资决策引起的。如果企业不借债,完全通过权益方式筹资,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只有经营风险(荆新、王化成、刘俊彦,2006)。这种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界定的财务风险被我国很多学者称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下文中不特别指明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狭义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看作狭义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财务表现之和。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财务风险的界定采用国际通行的财务风险的定义比较合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长期亏损(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是经营方面出现问题,它是企业终止的内在原因,另外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狭义的财务风险大),它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有许多企业盈利能力并不差,但是由于资金安排不合理引起资金链断裂,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最终导致企业消亡。这好比一个生命有机体各个器官都是健康的,但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是很令人遗憾的非正常死亡,这也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是反映企业狭义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大小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企业的负债少,则企业的财务风险小,由于偿债困难而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小,但同时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获利的能力也相对差。由于企业并不是负债越少越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度负债,所以反映企业狭义财务风险大小的指标如流动比率并不是越大越好,资产负债率也不是越小越好。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通常比较合适的数值是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而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如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周转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如销售净利率、存货周转率和销售现金比率等则越大越好,表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可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适合分别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警示的是哪种风险,笔者认为,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最终都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全部风险中那些能够在企业的财务表现中得到反映的风险进行预警,这些风险既包括财务风险也包括经营风险。

关于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使用效果

1968年Altman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将五个财务比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程度的总分数Z值,称为Z分数模型(Z Score Model)。由于Z分数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没有考虑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周首华等人1996年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含有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利用国外企业的财务资料建立了F分数模式(Failure Score Model)。这是我国学者研究出的第一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此后许多学者以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EVA(economic value added)、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等财务指标和审计意见、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等非财务目标引入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大量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虽然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很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而且Z分数模型研究的样本是美国的破产企业,我国学者研究的样本是我国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两者所选择的企业样本的财务状况恶化程度及财务上存在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但我国学者在利用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时认同度较高被广泛应用的还是Altman教授的Z分数模型,如周春生和赵端端及向德伟运用Z分数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实证研究(周春生、赵端端,2006;向得伟,2002)。这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的。

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方便,把企业的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出结果并与危机预警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即可。它的不足是,模型是根据所选取的各预警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加和得出一个财务危机预警临界值,从而判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的某方面的财务比率不佳但其他的财务比率很好,通过加权求和就很可能掩盖企业某方面的隐患,得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结论。另外,这些模型都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具有一定的误判率。

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实际应用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危机预警应用的意图不同。其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其掌握的企业内部信息相对较少,获得的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也相对较差。股东和债权人等企业外部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对被投资企业的情况及其所在的行业多加了解,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判断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目标企业的风险情况进行大略的估算和排序。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计算的是企业的风险在财务上的综合表现,对于股权投资者而言,并不是风险越低的企业越值得投资。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将风险遏制在萌芽中,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权威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辅助财务预警工作。但不会只根据财务预警模型来进行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工作。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应根据自身及所在行业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全面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应包括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现金流量及EVA等方面的指标。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实时监控,指标体系中的某一个指标发生异常变动就立即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对能够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风险征兆进行警示。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的经验、人品和大股东的背景和品格等都会对企业的风险产生影响。有些风险是企业的潜在威胁,还没有反映到财务上,如丰田公司的产品质量缺陷早就存在,但当时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可见财务危机预警只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期生存就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

结论及建议

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界定财务危机的含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能够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在企业内部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践中应该根据本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今后应多从企业内部应用的角度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财务危机预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代企业应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Bjuggren P O.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on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apital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5,15(4)

2.Altman E I.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of companies:Revisiting the Z-score and Zeta models, 2000 NYU Working Paper

3.谷祺,刘淑莲.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J].会计研究,1999(10)

4.吕长江,徐丽莉,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5.杨淑娥,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

6.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周春生,赵端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

8.向得伟.运用“Z计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

9.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周守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

11.吴,吴应宇,仲伟俊.国内外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9)

12.张玲.基于经济附加值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9)

上一篇:独立董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公共工程PFI融资模式下SPC道德风险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