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三坊七巷”

时间:2022-10-28 11:23:23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近百年前,陈衍在和林纾的诗《畏庐寄诗题匹园新次韵》中首次提到了今天名闻天下的福州“三坊七巷”。从那里起,“三坊七巷”这个福州城市名片开始流传。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占地约40公顷。福州城内今天仍部分地保留着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格局,“三坊七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三坊七巷”中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有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是中国当今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其实是福州市中心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而“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在这个街区里,坊巷纵横,布局严谨;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雕梁画栋,匠艺奇巧;水榭亭台,假山鱼池。

“三坊七巷”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于它完美的古建筑群,更在于近现代史上,在这块人文宝地中,涌现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邓拓等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历史剧。而曾蛰居其间的文人陈衍,也是其中的名人之一。作为晚清著名学者,陈衍一生的成就惊人――在诗词、诗论、经学、儒学、经济学、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诗人、诗论家、经学家、儒学家、经济学家、史学家……他的思想和著述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他的学者日增。

陈衍(1856年-1937年),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的一生可谓曲折,清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后结交维新派人物梁启超等,由林旭介绍前往上海,任陈季同、陈寿彭兄弟所办的《求是报》主笔,经常登载各种西洋学说和维新派文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前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纂,提倡维新。二十八年(1902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等共同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陈衍是清末同光体诗派的重要诗人和理论代表。他精通经史训诂之学,长于作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领袖,提倡“三元”说――认为古近体诗有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二个高峰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第三个高峰是在宋哲宗元v年间。而继承“三元”的就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同光体”,也就是他所倡导的诗风。他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出的“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以及诗歌的真实与虚构等问题,成为同光体的理论指导。而他自己的诗,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用笔曲折,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作为近代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同光体诗派无论在创作或理论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陈衍一生宣扬同光体的成就,对近代旧诗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清末民初文坛上享有盛誉。

陈衍一生著作丰厚,著有《石遗室丛书》、《石遗室诗话》、《石遗室论文》、《史汉文学研究法》等,又选有《近代诗钞》24册。此外,陈衍著作还有《周礼疑义辨证》、《礼记疑义辨证》、《考工记辨证》、《闽侯县志》、《钟嵘诗品评议》、《石遗室诗集》、《辽金元诗纪事》、《宋诗精华录》等。维新变法失败后,在辅弼张之洞期间,陈衍还与人合译西方经济专著《货币制度论》、《商业经济学》、《商业开化学》、《商业博物志》等经济著作十余部,以备订立中国商律、整顿货币制度、建立银行股市之用,深有见地,被公认为理财家、金融家、翻译家。

陈衍一生,颠沛流离,概括起来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33岁前,基本上生活于福州;34至64岁,辗转于上海、武昌、北京等地;65至76岁,多数时间在福州“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家中修志;76至82岁寓居苏州。1937年6月,陈衍暑假返回福州,竟一病不起,于7月8日在文儒坊寓所逝世,享年82岁。死后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文笔山。

陈衍故居,在今“三坊七巷”文儒坊大光里是建于清代的木构建筑,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现已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衍故居内分四区:入门为第一区,系清初所建的五间排木构建筑。第二区名“匹园”,园西北隅建一座三楹双层楼阁,楼上藏书,名曰“华光阁”,楼下为卧室,园东北隅有小屋两间,园中种植梧桐、玉梨、海棠等,还有绿竹数杆;第三区名“闻雨楼”,是会客的地方,楼南为花园,种有梧桐、白梅、蔷薇等。第四区名“直园”,长方形,南建一座楼房,楼北盛种花果,有径通文儒坊,楼后有厨房、小客厅,是进餐的地方。

历经岁月沧桑,陈衍故居中的藏书楼及其他一些房间已易他姓,只有房屋主座和厢房仍为陈衍后裔居住,相当残破。因一生清平,财力有限,陈衍故居即使在新建的当初也规模不大,但简洁朴素,不失雅致清幽。

陈衍早年家道贫寒,十岁时父亲去世,居无定所,是大哥、二哥将他抚养成人。1905年2月,陈衍从武昌回来,买宅于文儒坊三官堂,喜作诗道:“起楼看山宽五筵,承尘复壁相新鲜。乌石半面纳窗牖,苍秀在眼醒朝眠。”“当户一山疑夏口,绕楼群木向春阳。盘飧近市何愁少,斗酒能沽不定藏。”

1917年他在宅内又修一小花园,名曰“匹园”,“盖全形扁方,而东北缺其角,东南亚其口,逼肖匹字焉。”又因“斯楼成,先室人已亡十有一年,余为匹夫久矣”,而陈衍夫人之坟地“亦具匹形”,“匹大卧楼上,匹妇卧于地下,所谓鳏寡而无告者也。小以匹名吾园而奚名耶?”后来,他在匹园内又建一楼,虽楼高有限,但于里巷之中,屋宇鳞比,却看得见群山,他颇为自喜,认为这是“楼之能尽其才者也”,而他也能“尽楼之才也”,故取名“皆山楼”,后又改名“花(华)光阁”,因为他认为“花光亦可赏矣”。现珍藏于福建博物院的陈衍寿山石质私章中就有“皆山楼”“华光阁”等闲章,这些珍贵的石章,雕工精美,篆刻不俗,印证了当年此楼的繁华盛况。

花(华)光阁在园子的西北角,是一座三楹双层楼阁,楼高一丈三尺,楼前有回栏。阁上为藏书之所,藏有线装书一百多柜,约万余册,多是珍本。阁下为书房,是入室弟子上课之所。其东侧有露台,下有小屋两间。西南角有一小榭,园内种植各种树水,当初新偻建起时,陈衍为“花光阁”撰联“移花种竹刚三径,听雨看山又一楼”,由陈宝琛书写;郑孝胥书“花光阁”匾悬于阁上;林纾也从北京寄诗来贺。正是为了和林纾的片,陈衍吟出了,为今人广为传诵的“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的名句,表达了他为自己结束了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终于在自己热爱的故乡有了立身之地而喜悦万分的心情。

花(华)光阁建成后,很快成为当时福州有名的诗楼。当时八闽诗人多集中在福州,很多人向陈衍请教古典诗学,因此当时的“说诗社”经常集会于此楼,人数多时可达三四十人。他们夜晚在露台上增席吟诗,诗成后上下传唱互抄,喧闹但不失风雅。

陈衍故居东侧的“闻雨楼”,是高仅六尺六寸的矮楼,上开有小窗,是陈衍读书之余凭窗听雨遐思的地方。化(华)光阁建成后,闻雨楼改为印书场所,内陈雕版数十架,为陈衍夫妇以及众诗友所作诗集、文论印刷之所。陈衍常在此通宵秉烛校勘,’诗稿。

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陈衍也和当时文人一样,对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印章有着特别的喜好。从现藏于福建博物院的一批陈衍私章看,他对家乡的寿山石章尤为喜爱,因而友人及追随者们投其所好,买石清人刻好后送他。这些寿山石章石质温润、雕刻精美,篆刻更是功力不俗,且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他将自己的斋室命名为“石遗室”,他的诗文集也多以“石遗室”命名,冈而“石遗室”章最多。陈衍晚年自号“石遗老人”,并特制“石遗诗文”章用于钤印诗文。

“三坊七巷”是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其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中的文化信息,以及在坊巷中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遗物、思想和著述,都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陈衍,作为清末民初有着多方成就的重要学者,理应受到各方重视。位于三坊七巷的陈衍故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福州民居的特点,其中的华光阁、闻雨楼等建筑,是近代福州诗文荟萃之所,应受到更好的保护。今闻陈衍故居正加紧维修,以中报国保单位,甚感欣慰。历经岁月沧桑,雕刻精美、篆刻不俗的陈衍私章得以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并为国家所收藏,使后人能通过这些珍贵的实物研究陈衍思想、欣赏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篆刻艺术及寿山美石,实在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作者为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

上一篇:玉帕新:扎根基层做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下一篇:原生态民歌的“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