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辨证施治和氯雷他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时间:2022-10-28 09:55:24

急性湿疹辨证施治和氯雷他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摘 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湿疹(含慢性湿疹急性发作)4种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辨证给予固定方剂内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观察主要症状、体征疗效、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缓解程度及同证型疗效。结果:改善瘙痒症状;对红斑及水疱的起效时间;缩短瘙痒、丘疹病程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关键词:中医辨证;急性湿疹;随机平行对照

中图分类号:R75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2-2716-03

Randomized Parallel Controlled Study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and

Loratadine for of Acute eczema

YAN Liyuan1,ZHANG Yi2

(1.Clinical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0072,Sichuan,China;

2.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TCM on the four primary symptom of Acute eczema(including chronic eczema acute episode) by randomized parallel controlled study. Methods: 100 acute eczema were randomly grouped to treated group(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The treated group took fixed prescription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Loratadine. Major symptoms and signs,effective time,catabatic degree of treatm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ame signs are to be observed. Results: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on the remission of pruritus,effective time of erythema and blister,as well as shortening the pathogenesis of pruritus and papule(P

Key words: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Acute eczema; Randomized Parallel Controlled

急性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本研究通过中药组与西药组的对照,拟探讨两种方案对急性湿疹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10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且符合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伴急性皮肤损害西医诊断标准。将病例按预先制定的临床方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9,女21;年龄14~58岁,平均(36.5±13.0)岁;病程1天~8个月,平均(44.1±63.5)天。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女24;年龄16~57岁,平均(32.5±12.1)岁;病程2天~7个月,平均(32.4±48.3)天。两者年龄、性别、病程经成组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查指标

观查治疗前后瘙痒度、红斑、丘疹以及水疱等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1.3 病情评定标准

1.3.1 瘙痒程度评定(见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无;1-3分:轻度;4-7分:中度;8-10分:重度。

1.3.2 红斑状况评定 0分(无):不红;1分(轻度):淡红;2分(中度):暗红;3分(重度):潮红。

1.3.3 丘疹状况评定 0分(无):无丘疹;1分(轻度):散在丘疹;2分(中度):较多,但未满布皮损部位;3分(重度):较多,且满布皮损部位。

1.3.4 水疱状况评定 0分(无):无明显水疱;1分(轻度):可见,或皮下隐隐;2分(中度):较多;3分(重度):密集分布整个皮损区。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评分等级降低2级;有效:评分等级降低1级;无效:评分等级未下降或者加重。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热蕴肤、湿热内蕴、血热风盛、脾虚湿盛、阴虚湿盛五种证型,治疗方案如下。

A.风热蕴肤:消风散(《外科正宗》)加减(当归10g,生地20g,苦参10g,胡麻仁20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0g,地肤子10g,苍术10g,牛蒡子10g,甘草5g,连翘10g)。

B.湿热内蕴: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龙胆草5g,黄芩10g,栀子10g,木通10g,泽泻10g,土茯苓20g,当归5g,生地黄20g,丹皮10g,柴胡10g,生甘草5g,车前子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

C.血热风盛:皮癣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加减(生地30g,当归10g,丹皮10g,黄芩10g,苦参10g,苍耳子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刺蒺藜10g,生甘草5g)。

D.脾虚湿盛:加减除湿胃苓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苍术5g,炒白术10g,炙甘草5g,厚朴5g,陈皮10g,炒枳壳5g,滑石15g,猪苓10g,炒黄柏5g,泽泻10g,茯苓10g,蛇床子10g,白鲜皮10)。

E.阴虚湿盛:滋阴除湿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加减(生地20g,珍珠母20g,酸枣仁20g,玄参10g,当归10g,丹参10g,茯苓10g,泽泻10g,白鲜皮10g,蛇床子10g,白芍10g)。

上述中药处方固定,使用煎药机煎药,每剂分3袋,1日3次,餐后服用。

对照组选用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1次;维生素C片,200mg,每日3次;药物均饭后服,连续14天。

2.2 观测方法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瘙痒程度:在临床观察表瘙痒栏的一条标注有0~10的线上,两段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端表示无瘙痒,“10”分端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瘙痒,让病人在标尺上标出治疗前后能代表自己瘙痒程度的相应位置。

其他几项指标医生用肉眼观察。

2.3 病例剔除标准

A.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按规定的使用方法和疗程用药。

B.依从性不好,临床研究使用了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干扰了研究的病例者。

2.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3 研究结果

为了观察中药的特色,评价中药的作用特点,本研究对瘙痒、红斑、丘疹、水疱分别统计,包括指标疗效、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病情和同证型疗效统计。

3.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本身调整其内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本试验根据中医对急性湿疹的辨证分型,运用中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对急性湿疹的4种主症同西药组进行了对照研究,表明中医对急性湿疹(包括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的辨证治疗在以上4种主症上有明显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医的辨证施治在治疗急性湿疹有较好的抗过敏、止痒的作用,可较快地缩短瘙痒病程。并且能较快地发生抗炎和促进表皮细胞间水肿消退的作用。此外,该研究表明,辨证施治对急性湿疹某些症状的起效时间优于西药组。同证型疗效统计表明西药组对脾虚湿盛证瘙痒与红斑的疗效明显不及中药组,说明在该证型治疗方面中药比较有优势。本试验将脱落病例按无效样本进入总体统计,结果更加客观。

本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对改善急性湿疹的4种主症(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有明显的疗效,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1.

上一篇:痹证经筋论治探析 下一篇:广西产磨盘草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