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8 09:14:40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化为“网络自主学习十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进一步显现。通过对目前分级教学现状的分析来看,分级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若干问题,需进一步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57-02

1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型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陈旧、费时低效等现象,教育部在2004年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其核心在于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育手段为一体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融入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即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持,以教学软件、电子课本、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表达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道德情感体验能力,还要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需求。自2002年以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可行性,阎志坚等提出分级教学,分类指导,使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都能有所提高的主张。200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明确指出:分级教学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又指出:各高等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向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我国各省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导致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显著。这一特点在以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省,更加突出。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云南财经大学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各地区,面向全国的招生也使得学生个体素质的差距拉大,要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正是适应这种实际的最好模式,它根据学生语言基础的差别,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课堂授课内容及速度。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将大大增强。

3 网络环境下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自2006年以来,我们在全校学生中率先进行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学校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三级分级教学。新生一入校,先参加分级考试,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按50人编为为一个班,教材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视听说教程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系统,授课采用“4+2+2”的模式,即每周4节综合英语(以读写为主课堂面授),2节上机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视听说),2节自习课(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突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以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对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我们对我校07、09级三级起点班200名生进行了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与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目前我校分级教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06年分级教学以后,我校学生四、六级通过率稳步上升,远远超过以往各届学生,但教学中仍存在着若干问题。

3.1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易导致两极分化分级教学后学生极易出现两极分化,进入一级起点班的学生显得比较被动,对此产生不满、进而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而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时,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而对于担任一级起点班的老师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要积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围,“教学改革是最难的事,因为它是人、文化和观念的改革。”授课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过多依赖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也意识到对于外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应该学会以课堂学习为跳板,进行发散性思维。逐渐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逐步培养英语学习热情。无论是一级班还是三级班的学生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尤其要给一级班的学生给予情感上的关注,避免与二三级起点班差距拉大,产生两极分化。

3.2分级教学使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分级教学给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分级编班,一个班级可能存在好几个专业的学生;加上往届的重修声,一个班就会有不同年级的学生,这样致使相关院系对学生管理变得分散化,且责任不明确。同样也加大了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的难度,如成绩登记、存档问题、教务处排课、考试安排、阅卷工作等。

3.3评价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Bachman认为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手段也不再局限于一份试卷,而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多维度地进行评价。基于网络的革新,应当相应健全大学英语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当前大学教师越来越面临这样的职业尴尬:一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但因为没有适宜的评价机制来做衡量而让人无所适从;对网络这个新型”全能型对手”,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现有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都产生了质疑,职业信心受到冲击。建议在加强高校英语教学的制度激励的同时,注重高校英语教师的内在激励,主要通过人文关怀和强化的制度激励。

另外,对学生的激励也至关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求知欲和能动性,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校在对大学英语进行分级教学的同时,在学期末分级出题,分级测试。虽然分级测试能很好地检查出分级教学的效果,但分级测试的成绩给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所带来的不公平是暂时没能解决的。学期末使用难易程度不一样的试卷来考查学生,所得出的分数就不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真实反映。高级班的学生会认为初级班的考试题简单,容易得高分。学校综合测评和奖学金的评定以这样的成绩作依据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有的三级起点班学生因此要求转入一级起点班。因此分级教学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考核标准,建立适应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分级试题库,分别给出难度系数,最后得出英语考试的综合成绩才有可能是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客观的、准确的反映。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的必要性,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完善。我们在注重分级教学实践的同时,应该加强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发掘分级教学的最大潜力,把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润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

[4]张尧学.大学英语教改重在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11)

上一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高职教育 下一篇:新时期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