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间的较量

时间:2022-10-28 09:01:23

“大合肥”传递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和经济地理的改变,因此,从省会间较量的维度来解析这场纵横捭阖的新棋局,将会呈现怎样的竞合格局?

“从上海乘坐高速铁路2个半小时,从武汉出发2个小时,从南京出发55分钟,火车一停,每节车厢的喇叭里就会响起同样的声音:合肥到了。”许春樵的散文《穿城而过》的开头别致而新颖。这篇收录在《阅读合肥》中的文章,充满了大气和自信。但驶入高铁时代,只是合肥一系列改变中的一个横断面。

如今,网络论坛和各大媒体上已没有了对合肥体量增大的对比与争论,更多的是对合肥如何走好下一步的理性思考。对“大合肥”如何规划布局的各种研讨、国际招标,以及马不停蹄的调研,如同密集的鼓点,激荡着社会各界的思维。

从周边地区的反应来看,“大合肥”犹如一颗巨石猛然间投入一片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其传递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对区域经济的冲击,由此引发经济地理格局的改变。

承载:千万级人口

“有”与“无”。

这是目前合肥周边区域格局呈现出来的两种状况。只要把合肥放在城市体系的维度来解析,这场纵横捭阖的新棋局以及合肥所处的方位,都看得格外清晰。

首先是合肥周边有南京、武汉、杭州、郑州、长沙等特大城市竞相发展,同时还有来自以这些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的挤压。环顾四周地区,南京、杭州等先发城市的发展势头不减,武汉、长株潭等后发城市加速追赶。各城市“十二五”规划中都树立了更高标杆,使得合肥甚至整个安徽省在区域竞争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面临的压力陡然增加。

其次,在南京、武汉、郑州、徐州等城市中间地带,还没有一座特大城市,这种区域布局上的空白,恰好为合肥提供了隆起的契机,合肥因而具有了成长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空间和可能。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分析说:“合肥成长为区域性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结果。”

由此,在这种经济地理格局下,隆起还是塌陷?就成为合肥必须回答的选择题。而合肥要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必须先有规模层级,人口集聚是特大城市的前提条件。如上海只有6000平方公里,深圳仅有2000平方公里,但都属于特大城市,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人口数量都超过1000万。合肥要成为特大城市,也要有1000万级人口。否则,城市就是建筑物的堆积,没有人气会重蹈“康巴什鬼城”的覆辙,也违背了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初衷。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10年11月,“大合肥”市域常住人口为745.7万人。为增强可比性,本刊选取与合肥同在沿江发展轴上的南京、武汉、杭州、长沙、成都,以及周边省会城市郑州、济南加以比较分析,重点是南京、武汉、杭州。在这8个城市中,合肥常住人口高于济南的681.4万和长沙的704.4万,相当于武汉的76.2%,杭州的85.7%,南京的93.2%。在省会城市占全省的比例上,合肥占安徽省的12.5%,比武汉、杭州分别低4.6、3.5个百分点,高于南京2.3个百分点,更是高于济南和郑州。

从城市化率上来看,2010年合肥为66.2%,而武汉、南京和杭州都超过70%,南京最高为78.5%,合肥低于南京12.3个百分点。从市区常住人口来看,合肥只有350万人,刚刚超过300万大城市门槛的标准,而杭州、武汉、南京的市区人口都超过600万,基本上是合肥的一倍。从人口密度上来看,合肥市域每平方公里只有652人,而南京、武汉都超过了1000人。

由这三项指标的比较可以发现,合肥在承载人口转移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在《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征求意见稿》中,2020年安徽户籍人口将达到7400万人,常住人口6700万人。按照全国省会城市占所在省总人口15%的平均水平和每年的净迁移人口速度,“合肥将在2018年实现人口数超过1000万,实现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人口承载力。”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田飞在“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上分析说。

坐标:经济实力论高下

“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基本标志是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人口超500万,建成区面积超500平方公里。”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对区域性特大城市做了定量分析后说:“合肥离此目标仍有差距。”有差距但不代表没有希望。

先从经济发展能力上来看。按照最新的2011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计算,合肥的地区经济总量是2446.9亿元,同期武汉、杭州、南京、沈阳都处在4000多亿元的水平上,成都更是突破5000亿元。相比较来说,合肥地区经济总量是南京的53.9%,杭州的51.1%,武汉的49.68%,从中可以发现,合肥经济体量大体相当于宁汉杭的一半。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南京、武汉、杭州都是1万亿元,均高于合肥的7000亿元。

由此可见,总量上合肥要比肩宁汉杭,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新兴中心城市,还需奋起直追。合肥惟有在速度上保持领先,才有可能实现赶超。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合肥保持年均17.9%的增速,高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分别比武汉、杭州、南京高出3.1、5.5、4.4个百分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经济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分别比南京、武汉、杭州高出了4.4、6、4.1个百分点。正是在速度的支撑下,合肥经济体量占武汉、南京、杭州的比例,相比“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已在逐步缩小。

在支撑合肥高速度的力量中,“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居功至伟。合肥要实现跨越赶超,就必须“补课”,既是补发展不足的课,更要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课,所以只有保持高强度的投资,才能缩小与经济先发地区的差距。

2010年,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与武汉、南京处在同一水平上,高于杭州。这一趋势在2011年继续上演,按照今年前10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来分析,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是2988.8亿元,与武汉的3272.13亿元相比,低了283亿元;相比南京的3397.28亿元,相差了400多亿元,差距拉大。但比杭州的2366.84亿元,合肥高出了622亿元。合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宁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增长速度以27.9%领先,分别高出南京0.2、武汉5.6、杭州7.3个百分点。

从GDP产出密度上看,合肥市政府研究室在一份关于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研究报告中,做了详细比较。2010年,合肥的产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85万元,南京、杭州、武汉和成都都高于合肥,其中南京最高为7591.5万元,合肥只有南京的1/3水平;武汉为6493.8万元,合肥是武汉的40%;杭州为3582.7万元,合肥相当于杭州70%的水平。分析来看,合肥的产出密度不高,尤其是合肥的县域经济落后。

合肥与杭州一样,都是下辖5个县(市),杭州的临安、富阳、桐庐3个县域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最小的淳安县,也依托千岛湖成为旅游经济强县。而合肥下辖的5个县(市)中,只有肥西一个全国百强县,庐江排名安徽省30多位,县级巢湖市的经济指标同样不是特别显著。

与GDP产出密度有密切关系的两项指标,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项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先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11年前10个月,合肥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399.1亿元,同期杭州是1918.6亿元,武汉是2017亿元,分别高出合肥519.5亿元、617.9亿元。

这一方面说明合肥历史上工业基础相对落后,而且先进制造业比例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合肥仍然缺乏大型工业企业的支撑,相对武汉的武钢、东风,南京的石化产业等大型企业来说,合肥缺少牵动性大项目的带动,这也更加凸显出合肥迫切需要招商引资,尤其是招大引强的重要性。

再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年前10个月,合肥是908亿元,同期武汉是2398.56亿元,杭州是2070.52亿元,都突破了2000亿元,在总量上是合肥的两倍多,但合肥以19%的增长速度领先。在最近的10月份,又出现一个新变化的信号,合肥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这是首次出现。按照合肥前10个月的增速,2011年全年合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突破1000亿元。

通过以上与周边省会城市单体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首先是要有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总量规模和产出能力,才能最终提升在中国城市经济体系中的层级。

洗牌:冲刺省会城市前十名

“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最近两个月来,合肥发展的新目标,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放在全国来看,合肥进位就意味着其他省会城市退位,实际上就是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

如果我们跳出与宁汉杭3座相邻省会城市的比较分析,放在全国省会城市的视域中观察,就会呈现出这种“洗牌效应”下的新棋局。

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按照地区经济总量计算,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沈阳6座城市位居前列,对照各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这6座老牌特大城市的排名,仍然会保持前列。接下来,是长沙、郑州、济南、哈尔滨、长春、石家庄、西安、合肥等8座城市竞争第7至第10位的4个席位。在这种格局下,合肥处在什么位置?

以最新的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省会城市地区经济总量呈现出六个不同的梯队。广州以8919亿元夺魁,一路绝尘跑在最前面。成都、武汉、杭州、南京与沈阳5座省会城市排在第二方阵,都在4000亿元以上。接下来的第三方阵是长沙、郑州与济南,总量突破3000亿元。合肥与石家庄、哈尔滨、长春、西安、福州都是2000-3000亿元之间,处在第四方阵。南昌、昆明、呼和浩特、太原、南宁等位于第五方阵,在1000-2000亿元之间;第六梯队是贵阳、兰州等未突破1000亿元的省会城市。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经济再次争先进位,在地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双双超越福州,地区生产总值相比福州拉开了78.4亿元的距离,合肥进而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14位。排在合肥前面的是西安、长春、哈尔滨与石家庄。这就是说,合肥要冲刺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必须超过这4座省会城市。

首先来看排在合肥前面1位的西安。2011年前三季度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501.9亿元,仅比合肥高出55亿元,但合肥的增速为16.2%,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高出西安2.5个百分点。按照这个增长趋势计算,合肥2011年全年经济总量将会赶超西安,再前进1位。因此,合肥需要赶超的目标就变成了长春、哈尔滨与石家庄。

还是从2011年前三季度来看,合肥与长春的差距是315.9亿元,与哈尔滨相差332.6亿元,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基本相当;合肥与石家庄的差距是462.9亿元。但合肥在增速上领先,分别比长春、哈尔滨、石家庄高出1.4、3.5、4.2个百分点。

再从经济发展基础上来看,今天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投资是现阶段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合肥与长春、哈尔滨、石家庄相比,是什么状况呢?

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40.8亿元。同期长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5亿元,哈尔滨完成1275.6亿元,相比合肥分别低了625.8亿元、1265.2亿元;石家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9.2亿元,相比合肥低了351.6亿元。

由此可见,合肥只要保持奋力前行的态势,赶超前面3座省会城市,是一个“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长春、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即将迎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10周年的政策利好,发展后劲不可小觑。石家庄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南部中心城市,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河北沿海开发开放与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发展潜力正在释放。

同时,也要看到合肥优势的一面。

在沿海三大经济圈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在区位上产生了不同的对外联系,安徽毗邻长三角,山西相邻京津冀,河南与山东、江西与福建是面对面,湖南、江西与广东相连。与此相对应,在东部沿海经济先发地区与中西部省份的联系中,合肥、郑州、太原、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就成为绕不开的节点性城市。在这些特殊的“二线城市”中,“合肥在高铁时代的综合优势是最明显的,向东可以最便捷地联通长三角;向西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合肥可以成为真正的承接枢纽和节点性城市。”吴克明分析说。

其实,从空间距离上就能看到合肥的优势。从距离出海口的远近来说,合肥到上海港的距离最短。相比之下,太原到黄骅港、郑州到连云港、南昌到宁波港、长沙到广州港的运输半径,都大于合肥到出海口的距离。对此,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告诉《决策》:“一定要注意空间距离的影响,因为运输半径的背后是物流成本的高低,而物流成本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会决定投资商是否会选择落户。”

另一方面,合肥与南昌、长沙相比较,合肥真正是与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长三角无缝对接,中间没有经济低谷的阻隔。但长沙、南昌与珠三角之间,存在粤北和赣南、湘南山区组成的一个经济谷底。“在跨区域的经济合作上,发达与发达之间更容易展开深度合作,包含合肥的整个皖江城市带具有其他中西部省份所不具有的地缘优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研究部研究员王小广告诉《决策》,“所以说合肥更容易承接产业转移。”

那么,在省会间的较量中,合肥要实现冲刺省会城市前十位的目标,需要打什么牌?换句话说,合肥凭什么?让我们从合肥版“大湖经济”和区域经济板块分别来分析内与外两种力量。

上一篇:大合肥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苏联解体20年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