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中雇佣双方匹配效应分析

时间:2022-10-28 08:38:33

网络招聘中雇佣双方匹配效应分析

本文建立了一个网络招聘效果理论模型,旨在探讨雇佣双方在匹配过程中网络招聘的效果。模型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对于任何给定的工作,仅有两类应聘者:合格者,不合格者;(2)每一个应聘者都拥有申请工作成功几率的私人信息;(3)每一个招聘企业收到应聘者“好”或者“坏”的信号(信号代表应聘者的资格),并且随机从发出“好”信号的申请者中选取需要的候选者数量。

若网络招聘降低了匹配效果,那么为什么网络招聘越来越流行了呢?首先,网络招聘较其他招聘方式有较低的成本。尽管网络招聘的员工被替换的可能性增大,但是网络招聘的收益会超过成本。另外,从长远看,网络招聘会使招聘企业甄别更多的候选者,通过这个过程也会识别出有潜力的候选者。其次,招聘企业必须考虑企业间的竞争效应。在两个企业的集合中,竞争会使企业达到纳什均衡,在这个纳什均衡中,两个企业都会采用新技术不会给候选者增加申请成本。

一、模型

(一)背景描述

假设1:应聘者有申请工作成功几率的私人信息,应聘者仅仅在对工作的预期价值大于申请成本时才提出工作申请。

假设2:网络招聘技术的提高会降低申请成本,吸引更多的不合格者提出申请。招聘企业会收到申请者资格信号的不完备信息。

假设3:新招聘技术会促使企业提高甄别技术,对应聘者来说降低了申请成本。招聘技术的先进程度用参数τ表示。

(二)应聘者

假设1:一个应聘者面对公开的工作机会必须决定是否提出申请,并且应聘者对于给定的工作机会只有两种情况:有资格申请或者无资格申请。

假设2:如果应聘者i有资格申请所给的工作,则i的能力为mi=1;如果应聘者i没有资格申请所给的工作,则i的能力为mi=0。

假设3:应聘者i并不知道是否适合给定的工作,然而他会接到一个匹配概率信号θi∈[0,1]。这个信号是合格程度的概率,因而有mi=1:

θi=P(mi=1│θ=θi) (1)

(三)招聘企业

假设1:招聘企业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每个应聘者的生产率yi=mi,然而,企业在雇佣之前不会知道应聘者的生产率,只有在应聘者被雇佣一段时间后才能被观察到。

假设2:与Gibbons和Katz(1992)类似。对于每一个申请者,企业都会得到一个信号S∈{0,1},表示申请者和工作的匹配质量。在这里

P(S=1│ mi=1)>P(S=1│ mi=0)(2)

特定情况下,企业观察每个申请者的信号S有下列的概率:(3)

在这里ψ(τ)>1/2。

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决定在每个岗位上配备工人的数量。用D来表示企业在给定岗位的申请者中雇佣的工人的人数。假定招聘成本不影响需求岗位的个数,因此和工人的成本比较可以忽略不计(例如:工资,福利等)。

企业随机从信号S=1的候选者中选择D。用Z表示企业观察到的信号S=1的候选者的数量。假定Z≥D。

(四)应聘者提起工作申请的条件

假设1:应聘者提交申请的效用大于提交申请的成本时,才有申请工作的动机。

命题1和等式(12)表明θ

(五)网络招聘的技术效应

招聘企业和工人都拥有工人申请工作符合要求概率的信息,但是在招聘时他们都不知道申请的工人是否合格。然而我们能根据有资格雇佣与总雇佣的比率得出一个期望值。

命题2 存在B*使提高的招聘技术不改变有资格雇佣的期望比率。当B < B*,提高的招聘技术会提高有资格雇佣的期望比率。当B > B*,提高的招聘技术会降低有资格雇佣的期望比率。

命题3 存在C* C*, 招聘技术提高将使应聘者申请资格概率降低(也就是有更小的θ*)。(证明和命题2类似,省略)

技术的提高有两个效应。第一,招聘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申请成本,吸引了更多不够资格的应聘者提出申请。这些应聘者不会考虑申请者集体福利以内生化自己的行为。招聘企业由于缺乏应聘者资格的完全信息,有时会选择不够资格的候选者,结果会导致合格雇佣的期望比例降低。第二,技术的提高会增强企业的甄别能力,提高观察到正确信号的几率。新技术的叠加效应要看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

二、网络招聘的优势

既然网络招聘降低了候选者的整体质量,那么企业为什么还会采用网络招聘呢?

从招聘方式效能比较中可以看到网络招聘是综合效能最佳的招聘方式,平均工作留任率和工作任期和报纸广告没有大的差别。网络招聘的缺点是筛选工作量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筛选的难度会逐步降低。从招聘的平均成本来看,网络招聘的优势就更加明显。这些成本主要是直接成本,不包括培训招聘人员的间接成本和职位空缺的机会成本。即使网络招聘的候选者中有更多的鱼龙混珠者,但这些候选者的置换成本也会低一些。因而,企业从网络招聘中获得的综合收益仍会超过成本。

若网络招聘仅仅降低了有资格应聘者的申请成本,即使θ*降低,匹配质量mi=1的应聘者人数的增加也提高了符合雇佣资格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若网络招聘仅仅有效地降低了不够资格应聘者的申请成本,那么合格雇佣的期望值会大大降低。然而,有理由相信只有某些职业如程序员、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网络技能与雇佣资格高度相关,这些职业可能对计算机技能有特殊的要求。

由于信息不对称,网络招聘会产生正负两种效应:一方面网络招聘降低了应聘者的申请成本,使更多的不够资格者进入候选序列,从而降低了匹配质量;另一方面网络招聘也促使企业提高甄别技术而会提高匹配质量。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将决定网络招聘中雇佣双方的匹配质量。

(李小波,1971年生,四川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上一篇:中国物业管理市场走势分析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财务分析师解读报表的人力资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