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结构的整合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28 07:29:21

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结构的整合模式探析

摘 要 “双部门”高校作为澳大利亚的重要机构,其学术治理整合可以解决澳大利亚高校“双部门”中出现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巴里迪大学作为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的典型代表,其整合学术治理组织、对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任命条件和构成进行调整、设立新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框架、重置新的学术候选委员会机构等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双部门;学术治理结构;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32-0093-04

收稿日期:2013-09-07

作者简介:甘永涛(1977- ),女,江西萍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倩(1988-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校学术治理结构优化与学术职业发展》(编号:2012M511601),主持人:甘永涛。

澳大利亚的“双部门”高校包括两部分:一是TAFE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 tion),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是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并进行治理的庞大教育系统;二是高等教育部分(Higher Education Sector),即学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部分。由于不同的薪酬标准与模式、迥然相异的办学条件、人力资源机制、联邦/州政府精神以及不同的治理文化,导致了“双部门”高校两部分之间相冲突的学术治理环境。

一、学术治理的内涵

学术治理是指对高等教育中学术事务与活动的治理,以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为治理对象和治理内容,是一个由主体和客体、边界和范围、机制和功能、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体系。其中,高校学术治理结构是为协调各治理组织成员间活动而形成的框架机制,是学术治理组织内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或者说是一个各治理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在澳大利亚,学术治理组织主要指大学学术评议会(理事会)、教授会、教授评议会等,对学术事务拥有咨询、审议、评定、决策等权力的学术机构。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学学术治理是配置大学资源的有效和高效方式。学术治理整合可以解决澳大利亚高校“双部门”中出现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学术治理整合的目的是使“双部门”双方形神合一,充分发挥整合优势,实现大学价值最大化目标。

大学学术治理整合是指大学所有者在分析“双部门”双方现有大学学术治理差异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以保证大学学术决策的科学化,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澳大利亚巴里迪大学作为“双部门”高校的典型代表,其学术治理结构整合改革主要开展了5次,主要从学术治理结构改革、对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任命条件和构成进行调整,设立新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框架、设置新的学术候选委员会机构等方面进行。巴里迪大学学术治理整合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二、澳大利亚高校“双部门”学术治理结构的三种模式

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由于其独特性,产生了三种独特的学术治理结构模式:分离模式、混合模式和整合模式[1]。

(一)分离模式

在分离模式中,澳大利亚高校的“双部门”相互独立,通常理事会下设两部分,如图1所示。一部分由学术委员会组成,负责高等教育学术事务的运作,下设学习与教学委员会、高等教育课程委员会,各自负责学习与教学事务以及课程。另一部分为技术委员会,负责TAFE部分学术事务的运作,下设学习与教学委员会、发展委员会等,负责包括课程、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事务。这种分设而立的学术治理结构模式,优点是职责分明、责任明确,但容易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不利于资源整合。

(二)混合模式

在混合模式中,“双部门”的学术委员会合二为一,理事会只设一个单独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下设高等教育课程委员会、高等教育学习与教学委员会、合作L&T委员会、TAFE发展委员会。各委员会则下设各院级委员会。见图2。

(三)整合模式

在整合模式中,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下设课程、学习与教学及研究三大委员会,各委员会下设各院级委员会。图3为整合模式中各职能委员会的设立情况。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澳大利亚高校“双部门”学术治理结构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见表1。

三、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结构整合的实践

巴里迪大学(University of Ballarat)是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的典型代表之一,校史可以追溯到1870年的采金热潮时期。巴里迪大学学术治理发展历程是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为社会服务的结果,其“双部门”学术治理结构的整合实践,堪称“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改革的典范。表2为巴里迪大学学术治理结构改革发展的进程[2]。

2011年,通过一系列议案,巴里迪大学形成了新的治理结构,见图4。新的治理结构图显示巴里迪大学校内机构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学术性的教学科研机构和治理服务性机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互相制约,互相配合。行政机构主要是执行决策,为教学科研、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巴里迪大学学术委员会包括学习、教学、研究与质量委员会。学习、教学、研究和质量机构分别由1位常务副校长和3位副校长负责。治理服务性机构包括大学与学生服务机构,分别由1位常务副校长和学生支持与服务副校长负责[3]。

大学学术治理结构只是一个框架,许多高校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但整合结果可能大相径庭,问题在于人员的整合。大学学术治理结构这个框架要起作用,关键在于这个框架所设立的职位上人员的选择,特别是学术委员的挑选。在大学学术治理结构整合时,不仅要根据所处学术治理环境,还应注意学术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的选择。巴里迪大学在学术治理改革过程中,对人员选拔的条件进行了规定,强调自信、竞争、广博的知识、理解并能简化事务等。经过改革后,学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中,校外人员占5%、理事会聘任人员占10%、校长和理事会成员占13%、通过投票和选举产生的成员占72%[4]。

在改革过程中,巴里迪大学为了提升学术质量标准,通过Dawkins和Bradley两次改革,产生了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管理框架,见图5。标准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提供者标准、质量与课程标准、教学与学习标准、研究标准和信息标准。

巴里迪大学新的学术委员会体系囊括大学、学院乃至系一级的完整体系,学术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设若干委员会,分别履行各自的审议、咨询、决策职能。新学术委员会相对独立并能有效处理学术政策的制定等有关学术方面的事情,并为理事会提供关于学术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大学预算和资源分配的建议。学术权力在学院或学部比在学校更能发挥作用,学术委员会决定着学院重要事项,院长必须执行学术委员会的决议。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许多高校通常由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两大部分组成,也面临着与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同样的现实、挑战与问题。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整合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制定一体化的学术治理结构和执行流程

“双部门”高校学术治理整合需建立正式的一体化学术治理结构和执行流程。为实现整合,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显示大学治理整合流程与大学管理层次的整合相似,首先应对双方存在的治理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双部门”高校的学术治理整合,导致学术治理对象、范围、权力和责任都发生了变化。整合后必然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术治理冲突。学术治理整合的目的就是整合双方带来的大学学术治理上的差异性,使整合后的大学治理可以发挥功效,实现大学价值最大化。这种差异性因大学治理在不同高校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而不同,因整合大学所属的类型而不同,因大学本身性质而不同,甚至因大学领导风格而不同。在大学治理整合之前,应该分析“双部门”之间大学治理的差异性和相容性。

在此基础上,制定大学治理整合计划,并着手从大学治理文化方面进行整合。大学治理文化整合影响大学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整合;反之,大学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整合促进了双方所接受的大学治理文化的形成,从而有效实现整合目标。大学治理文化是大学治理整合的起点,也是终点。

(二)责权明晰,分工协调

学术治理整合的关键要在明晰责权的基础上分工协作。澳大利亚“双部门”高校理事会负责学校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其执行,具体运行机制体现在各个委员会的工作中。校长负责行政治理,学术事务由以教授为主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各部门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工作,注意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

中国高校学术治理结构存在权力决策制度不够科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够协调、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清晰、运行程序不够规范的问题,校、院、系和校、处、科的三级“科层式”治理、权责不明等问题。中国高校学术治理体制改革可以参照澳大利亚高校学术治理各部门以及委员会的责权以及分工经验,从而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三)导进一体化的学术治理支撑系统

整合的学术治理系统必须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治理并对所有学术事务与运作过程进行标准化,对学术事务进行分类治理。除了对内部程序进行标准程式化,大学还应该细致地治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之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Todd Walker,Getting Academic Governance Working in Dual Sectors,Inaugural Single Academic Board Meeting Swinburne,2011(2) .

[2]http://www.ballarat.edu.au/staff/governance/ub-council,2013-05-12.

[3]http://www.ballarat.edu.au/staff/governance,2013-05-12.

[4]http://www.ballarat.edu.au/staff/governance/ub-council/about-ub- council/ub-act-and-role-of-council,2013-05-12.

Analysis on Integration Mode of “Double Section” Academic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The Case of University of Ballarat

GAN Yong-tao1,2, LIU Qian2

(1.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Scie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2.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double s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its academic governance integration can solve the imprope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ccurred in the “double-section” of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double sectio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Ballarat has integrated academic governance organization, adjusted the appointed conditions and composition of members of academic committee, set up new quality standard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reset academic candidate committee mechanism,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China.

Key words Australia;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ouble section; academic governance structure; integration mode

上一篇: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创新性综合实验的设计与... 下一篇:专题摄影的几个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