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应重视的几个环节

时间:2022-10-28 03:40:20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应重视的几个环节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现今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都开设有该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实务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会计账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同时,通过培养,也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具备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的智能。那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具体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财政部曾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不同于社会上会计人员的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但是,它又不能不考虑社会的需求。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目标,会计电算化教学课程设置应在以会计理论知识课程为基础的前提下,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程序设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及网络会计基本知识等方面出发,在让学生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析,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计算机安全控制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应增加电算化课程比例。目前,大多数学校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一般为70-80学时。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涉及前面所提到的若干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践技能,这些内容也绝非一门课程所能包含。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电算化课程至少应达到3门,比例在30%以上。

第二,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加强自身实际操作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加强。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定位,只注重理论教育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就必须具备较好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目前,我国会计正与国际会计接轨,会计理论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定期参加会计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更新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树立会计新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多进行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第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因而需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也符合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高职院校可将会计案例教学法大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以CAI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相应商品化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与办法。可以通过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其他各院校建立校际联系,收集积累教学案例材料,建立教学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料;可以利用CAI形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机、影碟机、音箱等先进视听设备进行展示或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全面的接触掌握知识;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系统性;可以运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也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让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全部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就感。

第四,建立完整的会计实验室,配备较好的实训条件。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验室中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又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手工模拟实验室,配备了相应设施,以供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却没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进行相关电算化课程教学时,安排机房上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场所,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将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会计实训在时间和实训内容上相结合,为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适应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了知识时代,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结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课堂上耳濡目染,课堂外身体力行。只有让学生二者同时具备,将来其在自己的岗位上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员。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需要用先进的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人才。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高职院校也有理由坚信,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应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搞活第二课堂教学 改革高职英语教育 下一篇:论网络资源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