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2-10-28 01:58:33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内在推动力。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来,笔者总结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这一问题,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无疑是最大的法宝。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小学生的“大朋友”

苏联著名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口中的话语便成为能在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个性上起作用的有力武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自己置于一个神圣庄严高高在上的地位,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教师常常是板起面孔,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捧着书本一字一句地向学生灌输他们的思想。讲台下,学生们个个坐得笔挺,双手背在后面,小嘴紧闭,生怕弄出什么动静或小动作被老师发现,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由此可见,学生们惧怕上课,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严厉造成的。

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起兴趣,教师首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他们天玩儿,喜欢宽松有趣的教学环境,如果教师不能转换自己的角色,还是以一个大人的身份用严肃生硬的语气和学生交流,无疑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如果教师能成功转换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大朋友,总是面带微笑,以温柔甚至略带可爱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当学生遇到某些问题时,蹲下身与他们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让孩子感觉教师其实和他们一样,这就使小学生在心理了接受了这位教师,那么,学生自然就愿意听教师讲课,也就慢慢喜欢上这门课堂。

二、设置课堂小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喜欢玩儿,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做游戏。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读课本,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背诵知识点,一方面会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使其成为应试教育的傀儡。因此,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应该予以摒弃。要想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小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使小学生乐意学习,觉得学习是件有趣轻松的事情。

比如在教学生认识成语时,教师可以设置“成语接龙”的游戏,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分别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由老师做裁判。当老师说出第一个成语时,一号学生要以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说出另外一个成语,依此类推。当其中的某一组同学接不上来时,可以有一次向亲友团求助的机会,如果亲友团中有人回答上来了,便由这个人顶替其作为新代表继续参加游戏,上一个人将被淘汰。最后,在限定的时间内,淘汰人数最多的小组将受到“惩罚”,让他们的小组成员在课下每人搜集一个成语小故事,下节课来了讲给大家听。以这种小游戏的形式教学生认识成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非常值得提倡的。

三、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已不单纯是粉笔、黑板、课本三大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学校都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中。事实证明,结合多媒体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帮助知识快速消化吸收。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将会有很大帮助。

比如,在教授《挑山工》一课时,只通过课文的描述和一张黑白图片是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挑山工的伟大、坚韧、顽强的性格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多搜集一些有关于泰山脚下挑货工人的资料和图片,制作成PPT用多媒体放映出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工人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顽强、坚毅的性格和永不放弃的攀登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搜集其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相关资料,向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不怕吃苦的毅力。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图片资料,会从心底里对劳动人民产生敬畏之情,会有很多感慨。教师可以借此情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在教授课文的同时,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学生也会因为喜欢多媒体的授课形式,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四、 开展鼓励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他们渐渐开始懂得了什么是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一句赞美或者一句批评的话语,都会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或浅或深的烙印。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抓反面教材予以批评,势必会沉重打击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更加没有信心学好语文,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多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针对这个闪光点进行称赞和鼓励。比如有些学生书法很漂亮,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写小作文的水平很高……这些优点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在班级中表现出对这些学生的赏识。而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虽然他们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身上总会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教师只要细心留意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动态,就一定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这种鼓励式的教学,学生会很快提起上语文课的兴趣,进而更快地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很多方法,笔者不再,一一列举。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学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摆脱“填鸭式”的呆板教学模式,并学会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一道电学实验题的一题多解 下一篇: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