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8 01:01:09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34-01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发生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首次窒息的程度、羊水污染的程度、再次复苏的效果,分析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与窒息程度及羊水污染的关系,探讨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原因。结果 重度窒息患儿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羊水污染严重的患儿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羊水清的患儿。发生再次呼吸道阻塞后喉镜下清除呼吸道的成功率为90.6%。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吸入粘稠污染的羊水或者窒息情况严重时,呼吸道深部的黏液或窒息物不易吸出,很容易发生再次呼吸道阻塞,故对于羊水污染严重以及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复苏后应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护,防止再次发生窒息。对发生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患儿,应立即喉镜下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清理后呼吸困难症状未改善,应考虑其他原因,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再次呼吸道阻塞,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胎儿呼吸的改变,继而引起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方面的改变[1],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大多数窒息患儿经抢救能恢复呼吸,部分患儿在复苏后再次出现呼吸道阻塞,如不及时处理,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了相关临床经验。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共发生新生儿窒息183例,胎龄在37~41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8.92周;体重在2 700~4 300g之间,平均体重为3806.95g;发生重度窒息39例,轻度窒息144例;伴有羊水污染46例,无羊水污染137例;183例患儿经初次复苏均成功,有32例发生再次呼吸道阻塞。发生再次呼吸道阻塞时,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加快、鼻翼扇动、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喉镜下可见咽喉部及气管内泡沫样分泌物。

1.2 抢救方法 : 新生窒息经复苏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如出现呼吸加快、鼻翼扇动、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喉镜下负压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操作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时注意轻轻转动并上下提拉吸痰管,并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稀释分泌物,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两次间隔不能少于3分钟。并保证插管和间歇时输常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调节在6~8L/分,注意严密监护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情况即刻通知医师,寻找病因并立即处理。

2 结果

2.1 抢救成功率 : 32例发生窒息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患儿,经喉镜下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9例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成功率为90.6%;3例症状未改善,经儿科医师会诊,转入儿科治疗。

2.2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与羊水污染的关系: 3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患儿, 28例伴有羊水污染,4例无羊水污染。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中可以看出,重度窒息的患儿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3],如治疗不及时可对患儿的智力发育造成巨大的影响。大多数窒息患儿经复苏抢救可恢复呼吸,部分患儿窒息程度较重时羊水被吸入细支气管或肺泡内,复苏时不能被吸出,或者因羊水污染,污染的羊水粘稠,黏附在呼吸道粘膜上不宜吸出,正常情况下,当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后,吸入的羊水很快被肺泡毛细血管吸收,如羊水粘稠则肺的清除功能不能完全将吸入的羊水排出呼吸系统,导致呼吸道的再次阻塞。而由于呼吸道再阻塞的症状不明显,大多无口唇紫绀等症状,如复苏后观察病情不及时,则容易被忽略[4],所以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应对患儿皮肤颜色、体温、呼吸、心律、血压、肌张力及神经系统的情况进行严密监护。本文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与窒息的程度及有无羊水污染的关系密切,所以,如胎儿娩出后有羊水污染或窒息严重,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听诊观察呼吸音有无异常,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防止再次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喉镜下负压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较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对患儿呼吸道刺激性小,且成功率较高,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有效方法。复苏成功后立即吸氧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状况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另外,由于新生儿窒息时吸入污染的羊水,应注意抗生素的应用,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崔炎.儿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16~118.

[2] 刘云荣.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的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2,10.9(10):958.

[3] 尚萍.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民间疗法,2010,10.18(10):74~75.

[4] 王钰霞,李稳,张莉莉.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次呼吸道阻塞的护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89~290.

作者单位:410200 望城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 长沙

上一篇: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个体化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