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官:河豚鱼主的绝地翻身

时间:2022-10-28 12:56:37

“他是个神,不是个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鹤洲北垦区水产养殖户陆光海表示。

“他是我们养殖户里的李嘉诚,是个创造奇迹的人。”水产养殖户吕家华也深有同感。

当地养户对顾春官的评价引人好奇:顾春官到底做了什么,居然让他们如此佩服?

从水果商到半个水产专家

顾春官是上海人,17岁时就出来创业,先是做瓦工,后又批发水果。在1998年,他却放弃了年收入二十多万元的水果生意,转入了一个陌生的行业。

驾轻就熟的赚钱生意为什么突然就不做了呢?

原来,1998年夏季的一天,一位上海水产研究所的朋友送给顾春官一些养殖的河豚鱼,河豚鱼的鲜美让他念念不忘。在调查了河豚鱼的市场行情后,顾春官更是激动不已。

“江苏养的大鱼,一百多块钱一斤,一万条鱼赚了一百多万元啊。”当时,河豚鱼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顾春官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1998年10月,他放弃了水果生意,在上海市青浦区包下了20亩池塘,养起了河豚。

“只要认真做肯定能做好。”顾春官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认真”。刚开始养殖河豚鱼的时候,他每天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养殖池里的情况,事无巨细,他都能了如指掌。

“他的脑子像电脑一样,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始转了。这24个鱼塘,吃了多少料他都知道。”儿子顾冬平回忆说。

“随便什么时候,几号塘养多少鱼,什么品种,哪个鱼塘可以卖了,他都知道。”员工潘龙胜对此也深有感触。从那时起,顾春官有了一个绰号叫“电脑”。

不到一年时间,顾春官就成了半个水产专家,第一年养出来的河豚鱼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他当年就赚了三十多万元。

“那时这个市场很大,养的人也少,河豚鱼很多人都买不到的。”顾春官对此总结道。

野生河豚鱼有剧毒,一斤左右的野生河豚,如果食之不慎,能很快毒死一头牛。但河豚鱼肉质却非常鲜美,历来都有为享受这种美味而“拼死吃河豚”的人。

对此,顾春官表示,“野生河豚鱼在生长的过程中吃了海里有毒的藻类和底栖贝类,从而在体内转化成毒素。我们全部自己配合饲料,苗也不是野生的,人工繁殖,人工养殖,这样养殖的暗纹东方鲀没有任何毒性。”

在业界,养殖河豚鱼是否有毒是一直有争议的话题,不过业界的普遍共识是:人工养殖的河豚毒性要比野生的低几十倍;关键是掌握好加工、烹制的技术。

这也为顾春官带来了发展空间:养殖河豚鱼不仅使他发了财,还让他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就成为长三角地区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

转战珠海

2006年4月,顾春官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举家从上海搬迁到广东省珠海市。顾春官要在这里实现一个新的财富计划。

“当时在上海没有温室,鱼冬天会冻死。温室大棚的成本又很高。而在珠海,就用不着盖冬棚。广东养殖一斤鱼的成本要少十块钱。”对于搬家的原因,顾春官解释道。

搬来后顾春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鹤洲北垦区承包了700亩的荒地,他要把这里挖成鱼塘,并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他的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对。

“到处都是荒草,人进去就看不到了。推这么大面积地至少要六个月左右,哪里可能一个月干好。”员工李大新回忆当时的情况道。

为什么非要一个月内完成呢?原来,一个月后正好是放苗的时节,如果赶不上就要等到第二年了。“这样岂不是浪费了一年?”顾春官表示。

尽管放苗迫在眉睫,四月份的广东却恰好是雨季,这给工程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为此,顾春官以每台高于市场将近一倍的价钱雇来了二十多台推土机,带着工人们在荒地里开始了昼夜奋战。

“机器一刻不停,他工作起来,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员工潘龙胜表示。这次,大家背地里又给顾春官送了一个绰号——机器人。

一个月后,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700亩荒地变成了24个鱼塘。五月份,顾春官如期在这些池塘里投放了六百万尾河豚苗,年底河豚鱼一上市就赚了九百多万元。

而此后,顾春官在珠海的水产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且速度惊人。2007年,他的水产养殖基地达1200亩, 2008年则达到了三千多亩。

大喜大悲

当水产养殖户们惊讶于顾春官养殖基地迅速扩张的时候,他再次做出了一个举动,这不仅在当地的水产养殖界引起了轰动,还让顾春官的事业从此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

2008年底,河豚鱼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原来能卖45元一斤的河豚鱼,跌至十多元一斤,很多养殖户都亏了钱。

“全部掉价了,没人要。”水产养殖户陆光海回忆那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在养殖户们眼里的烂货,顾春官却看成是赚钱的宝贝。

从2008年11月起,顾春官每天开着卡车到养殖户家里收鱼,一次七八千斤,而且直接付现金。养殖户们高兴的同时,心里却不解:一向精明的顾春官怎么做起了傻事?

“当时我高兴死了,鱼这么便宜。成本养出来要十七八元一斤,那时候十元一斤,有多少我肯定收多少,我相信我的眼光。”顾春官浑身都是劲。

接下来的五个月里,河豚鱼价格只见跌不见涨,可顾春官却仍然每天兴高采烈地去收这些越来越不值钱的河豚鱼。

到2009年4月底,顾春官花了两千多万元收购了两百多万斤河豚鱼。一时间,顾春官的这个举动在行业内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甚至等着笑看这场好戏如何收场。

别人的不解和嘲笑,顾春官根本就不以为然,因为他坚信,这正是大赚一笔的好时机:等到价格涨起来的时候再高价卖出。

之后的行情果然如他所料,到了2009年5月,市场上的河豚鱼出现了求大于供的局面,价格开始上涨,顾春官酝酿了半年的财富计划马上就要实现了。

“当时市场80%的鱼在我们手上,过一段时间一出手,六七千万肯定能赚得到。那时候兴奋死了。”顾春官表示。

他猜到了故事的开始,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顾春官笑不起来了:2009年5月的一天,顾春官养殖基地的工人发现,从几百家养殖户那里收来的河豚鱼陆续发生了交叉感染,也就是俗称的 “烂身”病。

上一篇:王冬竹:生意的底线 下一篇:走私背后糖业梦碎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