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工业化农业建设论文

时间:2022-10-28 12:35:19

农区工业化农业建设论文

一、工业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国内外工业化进程及评析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自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耕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农业与工业谁为主导的艰难选择。例如美国,18世纪后期,当欧洲如火如荼地推进工业化的时候,年轻的美国仍是一个带着殖民地烙印的农业社会,发展经济并维护国家的独立成为当时美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而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正面临着到底是“工商立国”还是“农业立国”的艰难选择。作为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宣言》主要起草者之一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时任华盛顿政府的国务卿,它代表一部分人表达了美国的农业理想主义,强烈主张“农业立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而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相信工业化是富国的必由之路,坚持“工业立国”。在这场“工商立国”与“农业立国”的争论中,美国最终确立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正是沿着汉密尔顿的思路,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以税收和国债为主的比较完善的财政制度,推动了银行、证券市场以及股份公司的发展,这些都为美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再如日本,19世纪中后期,已经实施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政策的日本,面对日益被西方列强殖民化的危险,是“主动开放”还是“闭关锁国”,在各阶层有过激烈的争论,日本最终还是主动选择了对外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明治维新,推进工业化。由于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使日本在二三十年的时间内确立了亚洲强国的地位。从我国来看,有学者把我国工业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

(1)1949——1984年:工业化的准备时期

旧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当时,工业十分弱小,并集中在上海等几个沿海城市。同时,无论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还是在政府治理时期,工业都具有“官办性”和买办性,很难说工业化在当时已经起步。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序幕。但这一时期,城乡隔绝,工业化只限于城市,而没有进入农村。虽然农民、农业也为当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本身却长期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未能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所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这35年是城市工商业孤立发展时期,完整意义上的工业化还没有全面启动。但这一时期毕竟使我国有了大规模的工业、有了覆盖城乡的国有和准国有商业,国家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所必需的物质力量已经具备。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称作工业化的准备时期。

(2)1984——2002年:工业化的起步时期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城市进行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从而使改革开放在全国城乡普遍展开。到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团大会召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大体上被破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生活最重大的变化是作为工业化传导机制的市场机制的生成和发展。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工业化的核心、主导和带动力量固然是工业,但靠什么把工业的发展转化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这个传导机制就是市场。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在工业内部以及在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产业联系,把工业的影响投射和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再生产体系当中去,把工业经济的产业化特征变成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就是它的传导机制——市场机制发育和成长的过程。所以,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在城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全面工业化过程的正式启动。到2002年,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在我国的基本确立,也自然地标志着我国的工业化行将进入一个动力更强、力度更大、影响面更广的新阶段。

(3)2002——2020年: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

按照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设想,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规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对产业发展的整合功能、对城市和乡村的联结功能、对工业化的引导功能都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中国的工业化将呈现出更加蔚为壮观的图景:在市场机制的前所未有的强大作用下,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优势互补,将使经济增长更快、劳动生产率更高、城市扩张势头更强、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更具规模。可以预见,这一时期将是中国工业化力度最强、速度最快、在质量上迅速提升的时期。

(4)2020——2049年:工业化的成熟和完成时期

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49年,我们所要完成的,可能不仅要基本包括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完成的初期、中期、后期任务,也将包括他们在“后工业社会”所实现的一些重要发展。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工业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根本动力。其次,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不可能完成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农业社会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生产活动以满足自主需求为主,尽管农业社会(尤其是后期)有传统的手工业,但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农业社会也有城市,但绝大多数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少量的城市主要是为官僚和贵族阶级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罗马、长安、开封、北京等都是古代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在这些城市居住的主要是贵族阶级和为其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人群。因此,农业社会的城市本质上是消费型城市;农业社会也有市场,但市场交易主要是满足少量剩余产品的交换,市场是分割的、狭小的、非主流的,农业社会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农业社会也有国家间人员和物品交流,有国家间的朝贡体系,但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资金、人员和商品流动,没有形成国际化。第三,中国真正全面的社会转型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起点的,且农区工业化潮流是最强大的推动力。然而,农耕历史最久、农耕文化及社会结构积淀最深、地域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集中的传统农区,却又是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转型最滞后的地区。显然,如果此类区域的工业化和社会转型问题不解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就不可能完成。各国的实践和历史的经验表明,把握趋势、调整战略、应对变革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日本的国际化道路,可以看出,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有一个能准确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的政府,才能引领时代大踏步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与工业的基本观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2)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3)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4)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1)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2)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推动着现代大农业的发展;(3)农业工业化引发了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西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农业商品化、资本企业化、工业化、社会化交织在一起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

列宁、斯大林同样都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认为俄国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问题。但他们对农业问题的思考主要是着眼于俄国的状况而进行的,在对俄国农奴制改造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及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的思想:(1)农业中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2)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技术化、集约化和资本化促进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3)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的出路在于组织大规模的农业,正确处理工农关系。由上述分析可见,在农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到其作用,但同时他们是在高度重视发展工商业、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阐发他们关于发展农业的观点的。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的困局及解决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西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差别产生的原因和缩小这些差别的途径,同时还展望了在未来社会中彻底消灭这些差别的前景。

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的逐步展开,形成了以城乡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差别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1)乡村工业化与劳动力的非农化;(2)人口的自由迁移与全面流动;(3)农村人口的城市化;(4)地产的自由交易和地产的集中;(5)资本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转移促使城市工商业资本流向农村和农业;(6)农村居民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列宁、斯大林在考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揭示了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差别产生的原因及缩小这些差别的必要性和途径。他们将有助于缩小工农差别及城乡差别的因素概括如下:(1)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及乡村工厂化;(2)人口的迁移与自由流动:(3)农村人口的城市化;(4)国家扶持农业、城市支援和带动农村;(5)农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工业化是解决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城乡就业一体化概念,却有大量相关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城乡就业一体化是未来社会劳动就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他们设想:到了未来社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里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指的是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即在彻底消除城乡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自主与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其实质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地分析了城乡就业从浑然一体、分离与对立到最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一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1)城乡就业浑然一体。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还没有发生社会分工。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劳动相互不独立,个人因从事多方面的活动而具有丰富的才能。“一个人既是杰出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演说家、历史学家、牧师、执政者和军事家。”与此相适应,人们以相互紧密结合所形成的集体为基础,直接与共同占有的简单生产资料结合,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城乡就业浑然一体。(2)城乡就业分离与对立。“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毫无疑问,日益尖锐的城乡就业分离与对立已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3)城乡就业一体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城乡就业尖锐对立的制度根源,“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废除私有制和消除分工是一回事。所谓消除分工。是指使劳动者彻底摆脱单一化和固定化的旧有分工局限,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或有利于自己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自主从事各种劳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首先取决于农业和工业的高度发展和有机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消除城乡就业的分离与对立,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必然要以工农业的高度发展为产业基础。他们设想,高度发展的工农业不再以工业与农业的对立为前提,在消灭私有制后,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应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其必要性在于“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当然是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为“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阻碍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时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结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和工业的思想系统、深刻和富有预见性。学习领会这些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业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三)农区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农区工业化就是在不放松农业特别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用工业化理念、思路统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工作,依托农业发展工业,用发展工业的成果强化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农业和工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向工农互补、城乡对接、一体化推进的良性循环轨道。据此,我们认为,农区工业化包含以下要素:一是发展理念上,要用工业化理念、思路统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工作,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农业和工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向工农互补、城乡对接、一体化推进的良性循环轨道。二是发展重点上,农区工业化是农业标准化、现代化基础上的工业化;是通过农业产业化聚集生产要素,形成资源利用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工业化;是根植于农业,起步于产业化的工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资源利用型和非资源利用型同步推进、多元发展的工业化。实施农区工业化的本质是不断提升和加强工业主导地位,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框架。三是发展目标上,实施农区工业化的目标是以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为前提,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实现工农互补、城乡对接为主攻方向,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农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二、加快工业化是传统农区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首先,工业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他们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蜕变,都是建立在实现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起步于农业,先是自给自足的农作物种植,进而发展到该产品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然而这一发展过程是很有限的,因为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大,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谷贱伤农,反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突破增长的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经济时代必然被工业经济时代所代替。工业作为连接点以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纽带,没有他的大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工业化惠萍不高,农副产品的延伸加工将受到影响,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工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将丧失稳固的发展基础,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正因此,工业化水平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与否的基本标准。其次,工业化是传统农区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传统农区,长期依靠农业生产,不仅农民收入不快,同时整个地区财政也因财源不多而收入缓慢。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少,工业不能给予农业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工业是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中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才能有效拉长国民经济产业链条,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才能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达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质的飞跃,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特色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工业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社会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出现这种情况,既有政策的影响,更有体制的原因,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之间的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就业严重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农闲时节大批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民工潮,农田管理受影响;农忙时节很多农民又回乡收种,企业又出现了民工荒而被迫停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加快农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可以通过围绕农业资源的精深加工,把农业资源和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区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实现工农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发展工业的成果促进农村的发展,让农民更直接更高程度地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大幅度的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用电、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带动农村尽早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农区城乡协调发展。第四,工业化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其首先要向第二产业转移,特别是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增收缓慢的情况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紧迫。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实践来看,他们无一不是把加快工业化作为解决农村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从实践上看,农区经济欠发达,农民的生活不富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人口多,耕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如果不有效地减少农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仍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一句空话,即使土地回报率再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农村面貌也难有根本性变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加快加农区工业化进程,可使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或不离土不离乡从事工商业,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以某市为例,目前,一个农民如果在家种田,在没扣除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如果在中心市区打工,每个月大约可收入700元左右,在县城打工每个月大约在60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就在8000元左右。如果从事商贸服务业,收入还可能更高。不仅如此,通过工业化大量地转移农民以后,政府通过引导农民土地合理流转,使农村的土地更多地集中在种田能手手中,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创造条件和可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也会大大提高。

(二)传统农业工业化进程滞缓的因素分析

在工业化进程中,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到面向市场的工业经济,传统农区面临不少不利因素。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干部群众小富即安思想浓厚,开拓创业意识较差。不少人满足于种好一亩三分地,有饭吃、有衣穿、有零钱花、“老婆孩子热炕头”,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热情和勇气。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劳务经济差。农民的大部分收入仍然来自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外出务工等非农收入较少,缺乏资本积累和创办企业的经验。三是工业基础薄弱,财力不强。农副产品加工较少,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工业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内在潜力,生产存在着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等问题,税收来源不广,财政实力不强,经济增长乏力。

(三)加快传统农区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传统农业地区发展工业,走工业化道路,也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传统农业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且具有价格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都试图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除科技因素外,原料和劳动力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第二,纯种植农业的困窘为传统农业地区走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单一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中单一的种植经济,种植经济中单一的粮食经济,使得传统农业地区经济徘徊不前,“三农”问题突出。落后催奋斗,贫穷思改变,对贫穷落后有切肤感受的农业地区干部群众,日益认识到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第三,各级政府关心农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特别是中央支持产粮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传统农业地区走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加快农区工业化的现实路径

(一)强化工业化意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走农业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破除小富即安的观念。小富即安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意识,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必须坚决克服。要大力弘扬敢于创业、永不满足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能人冒尖的氛围,着力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培育一批经济能人,引导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走出饭局、赌局、棋局,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投身经济发展的大潮,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其次,必须不断强化对工业主导地位的认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亮点也在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撑,是农业发展的龙头,是城镇建设的基础。没有工业支撑,一切都是空话。要使传统农业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工业致富”的思想。其三,必须努力营造发展工业的浓厚氛围。要做到一切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市场主体的一切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尤其是要关心和爱护企业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鼓励爱护和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其四,必须着力改善工业发展的环境。改善政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改良服务环境,坚持以企业为轴心,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全力为企业发展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认真解决管理中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大大减少了对资源的依赖,实现了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依赖增加资本投入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转变。新型工业化体现出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能够缓解资源、能源、环境方面的压力。农区走工业化之路,就应跨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利用现有基础,吸纳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进程,避免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农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工业设施虽然相对薄弱,但近年来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不断拉长了产业产品链条,提高了资源和产品的附加值;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加快推进农区工业化准备了基本的基础条件,也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农区应当发挥后发优势,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坚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集约节约发展

不管是从国外还国内,产业集聚区为城市化的进程及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8年,54个部级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以不足全国千分之四的建设用地,共实现GDP10137亿元,占全国GDP的4.8%;工业总产值达到3021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414亿元,税收总收入达到157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2%。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约13亿元,工业总产值53亿元,创造2.75亿元税收,吸纳近8000万人就业。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部级工业集聚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占全国同期水平的约25%,单位工业取水消耗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9%,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部级工业园区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例达到10%~30%,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农区工业化必须走集约发展工业的路子,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是重要选择和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实现“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这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传统农区要切实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产业链接、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一要正确把握产业集聚区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其培育增长极、促进城镇化、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功能,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创造新优势,抓住新机遇,实现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二要科学编制规划。明确规划方向、合理确定规模、搞好规划衔接,真正做到规划高起点、高站位,确保规划的长远性和可操作性。三要确定主导产业。选好特色主导产业,突出关联性。产业集聚区不仅仅限于工业,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是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四要“集约”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提高投资强度,节约土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土地、资金、人才、信息、装备和服务设施集约高效利用,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五要功能“集合”。“集合”就是要体现“产城一体”,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对接,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中,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工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加快工业化进程必然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化转移出来的大量农民要进城工作,变为产业工人,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满足吃饭、住房、就医、子女上学、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这将促进餐饮、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保健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也不断加强,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不断细分,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工业的专业化分工,有效地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使工业企业轻装上阵,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地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政府要充分发挥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作用,引导服务业科学健康发展,不断拓展创新服务方式和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扶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有着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强化政策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重视农村服务业,有效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城乡服务业综合配套发展。

(五)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支撑平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抛弃“非工业化的城镇化”和“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幻想,把加速城镇化与推进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用城镇化拓展工业化的发展空间。一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农村人口城镇化既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农业工业化的根本任务。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意见规定: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即1300万人进入城市,将能拉动1500亿左右的内需;按农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325万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90平方米的最低面积,每平方米按2000元的价格,仅住房就有5850亿的消费。消费与住房两项加起来数量惊人,将对我国经济拉动巨大。解决好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进城问题,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加速农区工业化的重大举措。二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农村特别是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吸纳周围人口。搞好土地流转,探索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变农村居民居住过于分散、生活条件差、质量低的现状,为农业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加快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组织。当前最迫切的是要逐步消除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三要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健全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创造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农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更多地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客观上就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不以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不以发展工业而削弱农业,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工农并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一是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抓手,鼓励支持农村能人、农业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主体参与土地流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模式开发农户流转的土地,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重点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专用品种和营养、经济、安全、方便产品,实现粗加工向精加工、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的转化。选择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分散的农户提供农资、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共同抗御市场风险,解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政府部门“包”不了、单个农户办不了的事情,促进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高效衔接。

(七)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推进农区工业化,要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特别是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商品基地建设,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做优农业工业化的原料基地,做大农产品“第一车间”,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一是要抓好规模化生产,加强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规模,有特色,才有竞争力。要根据加工业发展需求,围绕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蔬菜瓜果等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优质蔬菜等基地建设,尽快扩大规模。二是要抓好区域化生产,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要逐步构建以山区林果、养殖业,丘陵地区小杂粮、养殖业,平原地区优质粮食、瓜菜,沙区优质油料、瓜果为主导的区域性生产格局,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优势农产品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为加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抓好优质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围绕加工市场需求,大力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四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联系,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最新科研成果。要舍得在科技上投入,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优秀科技人才,对现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争创精品名牌产品。新上企业,要尽可能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采用最新科研成果,生产出最新产品,占领市场主动权。要以技术支持作为发展龙头企业的切入点,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同时,加快企业上网工程,加强品牌形象和品牌认证建设,靠品牌带动生产,引导消费,抢占市场,提高企业竟争力。

(八)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农产品加工,搞好农产品种植,可以引进人才,但更多的从业人员还是要靠当地的农民。农民是农业工业化的主体,实现农业工业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民知识化。要全面开展农民科技教育,为农业工业化提供扎实的人力基础。一是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向农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转移和就业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胚胎移植与规范化饲养、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加快农区工业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任务,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地方党委、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密切结合各自实际,确定具体措施,加快工作力度。中央要更多地研究对农区工业化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推动,以加快欠发达农区发展,尽早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上一篇: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下一篇:中美纺织品贸易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