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8 12:28:0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临床分析

摘 要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低分子肝素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对73例UAP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并进行临床比较观察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6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显著。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称为梗死综合征,是介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由于其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1年6月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并与硝酸甘油治疗进行了临床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73例UAP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病程1~2个月,男56例,女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56±6岁;治疗组37例,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男28例,女9例平均年龄55±6.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与分型,并经心电图检查除外心肌梗死。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吸氧,消心痛10mg每6小时 1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10mg每日4次,倍他乐克12.5~25mg每日2次,5%葡萄糖500ml内加硝酸甘油针10mg,静脉点滴每分钟8~10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0.4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 1次,连用7天。

疗效判断:以国内外常用抗心绞痛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胸痛症状消失,下移的ST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②有效:胸痛发作频率、程度、时间明显减少,心电图改善明显。③无效:仍有频繁胸痛发作,心电图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甚至病情恶化或猝死。

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各种率的计算,采用秩和检验。

结 果

结果见表。

结 论

低份子肝素(LMWH)是从标准肝素中分离或降解出的较小片段,作为一种抗凝剂,与普通肝素相比,其抗血栓的形成作用强,有显著抗凝血酶及抗XⅡa的作用;对血小板的功能影响小,出血危险小;生物利用度高,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肝素仅为24%;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在常规剂量下,只需监测血小板计数[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又称为梗死前综合征,由于其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Z)或猝死。而备受重视。其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现代研究认为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血下板聚集、血栓形成,弱样硬斑块化的迅速增、破裂等,使冠状动脉狭窄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但未能完全闭塞,导致了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状态。低分子肝素正是通过其较强 的抗血栓作用达到缓解病情,减少心肌梗死或猝死发生的目的。本组资料显示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在减轻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方面优于硝酸甘油,与硝酸甘油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而且出血危险小,使用方便,适用于在各级医院推广,尤其适用于在基层实验室条件较差的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爱群,主编.心血管病临床诊疗新进展.第1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6

上一篇:浅述发热的机制及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 下一篇: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临床分析(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