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东地区北坡KD89井区馆下段储层发育情况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8 12:23:07

垦东地区北坡KD89井区馆下段储层发育情况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摘 要]通过对KD89井区各实钻井岩性资料及实测物性的统计及分析,明确了该井区馆下段储层整体发育情况及展布特征,提出了对该井区馆下段成藏控制因素的认识,对下部勘探开发具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储层 成藏控制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48-01

0 引言

垦东凸起位于济阳坳陷东部,是以中、古生界为基底,以新近系为披覆盖层的大型凸起。KD89井位于垦东凸起垦东潜山披覆构造带北部斜坡带KD89断鼻构造高部位。井区内多口井在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均见到了较好显示。

1 KD89井区馆下段储层综合评价

1.1 岩性及物性特征:

根据岩电特征可将该井区馆下段划分为5个砂组。对井区内KD80、KD48、KD891、KD89、KD88、KD302、KD303、KD42、KDG2井等井进行储层对比,可以看出,岩性上以西部的KD80井粒度略细,储层岩性为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其余井储层岩性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含砾粗砂岩等。从物性上看(表1),以KD89井及南部的KD303井最好,其余井物性相当。从各砂组的物性对比上看,1-3砂组物性明显好于4、5砂组。

整体上看,自上而下储层粒度逐渐变粗,储层单层厚度变厚,底部普遍发育较粗的砂砾岩。井区东部粒度较西部粗,物性上东部整体好于西部。

1.2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从馆下段地层等厚图、砂体等厚图及砂地比图上看,馆下段为辫状河沉积,储层十分发育,泥岩发育少。东西向地层较稳定,由东南向西、向北地层逐渐增厚。储层发育特征与地层基本一致。砂地比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从馆下段各砂组砂地比图上看,馆下段沉积时期,地层整体具有底超特点,自北向南向垦东凸起层层超覆。1-3砂组砂地比较低。

2、KD89井区馆下段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2.1 油源条件

从井区KD891井烃源岩情况看,明化镇组、馆上段发育多套厚层棕红色泥岩,说明其处于氧化环境,不具生烃能力,馆下段、东营组及沙河街组的灰色泥岩厚度小,烃源岩岩石热解地化分析本井2200m之上的灰色泥岩未成熟,不能成为烃源岩,东营组下部及沙一段(2404.00~2540.00m)灰褐色油泥岩为未成熟烃源岩。井区埋深较深的垦东881井,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发育的灰色泥岩(2200.00~2764.50m)烃源岩岩石热解地化分析泥岩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中等烃源岩(见表6)。

本井区向东北倾没于桩东凹陷,其古近系暗色泥岩埋藏深度大,含有机质丰富,生烃能力强,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将油气输导至本井区,可以为本井区提供充足的油源。

2.2 成藏控制条件分析

从垦东地区T1’构造图上看,井区南部靠近油源断层,来自桩东凹陷的油源沿断层和馆下段的砂体横向输导,油源条件优越。因此,断层控制了本区的油气富集。

从储盖条件看,馆下段平面上整体储地比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纵向上1、2砂组储地比相对较低,以馆下段上部储层成藏较为有利。目前,井区馆下段主要在1、3砂组成藏。通过对各砂组储地比展布特征分析,井区北部以KD89以北至KD88一带,南部以KD302、KD403井区各砂组储地比相对较低,是储盖组合较为有利区带。从KD89井区馆下段地层对比图看,馆下段纵向上发育了5套较为稳定的泥岩盖层,形成了有利的储盖组合。

从圈闭条件看,通过对各断鼻圈闭油源断层走向、断距及平面储盖组合特征分析,断层东西走向,断距小,在储地比低有利的区带,断层两侧砂泥岩对接,可形成有效封堵。例如,KD89井南部发育的东西向断层,其断距在40~50m,形成了有效遮挡,馆下段形成有效圈闭。而KD48井北部发育的东西向断层,在馆下段断距在110~130m,断距较大,断层未起到有效遮挡,馆下段未能成藏。新近完钻的KD892井西北发育了一条北西向断层,断距在140~150m,也未起到有效封堵。因此,侧向遮挡决定了圈闭的有效性。

综合井区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各项数据,可以看出,该井区馆下段主要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高部位油气富集,含油层段多,含油井段长,向低部位含油层段减少,含油性变差,因此构造位置的高低也控制着油气的富集。

综上所述,构造圈闭、局部盖层和侧向封堵控制本井区油气富集成藏,构造背景及油源断层是成藏的主控因素,局部受岩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金连,杨凤丽.垦东高凸起油气成藏机制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

[2] 王大华,苏宪锋,魏艳萍.垦东凸起上第三系油气分布与断层关系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04).

上一篇:略述园林景观绿化的施工养护管理 下一篇:浅谈夹层玻璃的制造工艺及其生产和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