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引导型”妈妈

时间:2022-10-28 12:20:02

【前言】做个“引导型”妈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感谢那些发出“杂音”的家长,提醒我即便是把团队成员视作是自己的孩子,也要做个关心但不担心的“妈妈”,要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在活动开展之前,将设想表达清楚后,就该全然放手、相信并等待团员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任务完成。 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包大...

近日发生了一件事,有带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提出:“为何选捐书学校要听郜妈的!选书配书也要听她的!”当时听到这样的质问,我既错愕又伤心,第一反应是:“我完全是为了替团队省心省事省钱,才自己揽下这些耗心费力的义务工作,为什么你们不能明白我的苦心呢?”

多么熟悉的反应,在我们指责孩子时,其实也经常冒出类似的抱怨。

幸而四年来因为不少风风雨雨的磨练,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跳出了怨天尤人的愤怒情绪,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原来我在带领团队时,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妈妈”,把其他的义务工作者视作需要照顾的“孩子”。

一个活动能否办得成功,关键在于那些未被参加者所看见的准备工作和保证现场活动顺利进行的执行工作。我担心其他的义务工作者们没经验,又担心任务太多他们忙不过来,就在不自觉中开始大包大揽。全然忘记,这些工作虽然琐碎异常,甚至吃力不讨好,但也是“打磨”心性、促进个人发展的良好机会。

我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募款购好书、带领孩子卖报筹款捐好书给偏远地区小学、为偏远地区老师做阅读培训等公益活动。这四年多来,由于必须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同时也要亲力亲为地做好耗费人力与心力的服务工作,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我不得不抛开早已形成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时时刻刻在做中学,渐渐变成一个新的我。我能在忙碌的活动中收获这么多,其他的义务工作者也能。

感谢那些发出“杂音”的家长,提醒我即便是把团队成员视作是自己的孩子,也要做个关心但不担心的“妈妈”,要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在活动开展之前,将设想表达清楚后,就该全然放手、相信并等待团员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任务完成。

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包大揽不仅无法锻炼孩子的工作能力,还会招来孩子的怨言,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做个“引导型”妈妈,只引导,不插手;多观察,少干预。

郜莹(台湾郜妈)

曾任台湾广播电视主播与制作人,“爱心点灯”、“爱心BaoBao”公益活动发起人,全国乡村老师“我把课堂变大了”培训发起人,新浪育儿网博客百万点击名博主,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州、湖南等地亲子教育刊物专栏作家,出版有31本亲子教育、旅游散文、小说著作。

上一篇:我教儿子说“不” 下一篇:从情流感中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