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时间:2022-10-28 09:00:5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外消化系统的损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年龄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因素。经过腹部X线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结论 年龄是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出现疑似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时需给予相应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及治疗。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

肺炎是幼儿的多发病、常见病,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大比例[1]。肺炎支原体在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肺外系统受损,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黏膜及消化系统等,肺外损害几乎对全身所有组织及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支原体感染的唯一表现[2]。有数据表明,约1/3以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损害。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规律性,我院对82例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82例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同时具有下列表现则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诊断:①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②腹部B超、血清转氨酶、腹部X线片、血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检查消化系统有一项或多项异常患者。入选的82例患儿中有42例出现肺外损害,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2岁。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抽取1ml静脉血,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PLA)对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进行检测,试剂由日本东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3]。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发热、喘息、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患儿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后需给予阿奇霉素静滴,剂量为10mg/(kg.d),使用3~5d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进行治疗,服用3d,停用4d,2~3w为1个疗程。对合并肺外损害病例同时给予相应的止吐、保护肠粘膜、护胃、护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进行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剂量治疗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本组研究中,共42例患儿出现肺外损害,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损害。肺外损害以消化系统损害的比例最高,共22例,占52.38%;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小于6岁的有8例,超过6岁的有14例。12例患者合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损害,占28.57%。年龄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因素。

2.2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消化系统损害辅助检查结果 经过腹部X线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可自行繁殖的、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最小原核生物,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及非典型肺炎[4]。近年来,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不断下移[5]。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血液、神经、心血管、皮肤及消化系统的疾病,目前对其影响机制尚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有:病原体入侵导致支原体血症,肺炎支原体对各系统及组织进行直接侵犯,在肺外器脏生存、繁殖,导致肺外系统及器官出现病变。肺炎支原体经由自身免疫及免疫抑制参与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的发病全过程,通过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抗自身抗体,对组织及器官产生损害[6];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中,通过对补体免疫反应的激活对不同器官及组织产生损害。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损害的比例最高,且患儿年龄越小,感染的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因消化系统损害具有非特异性表现,多发生于疾病早期,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组研究中,42例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22例消化系统损害,占52.38%,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7]。另外,本组研究中,需对12例多系统损害患儿的病情给予高度重视。

本研究中,性别之间的消化系统损害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显著,提示6岁以上儿童为肺外损害的高发期,以消化系统损害检出率最高,消化系统损害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其中婴幼儿组患儿临床症状表现较明显。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提示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症状较明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易使患儿病情复杂化,以肺外表现为主的症状极易造成误诊及误治,因此,在临床上观察到有肺部感染症状合并其他系统损害的患儿,需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8]。特别是在给予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以利于及早确诊及治疗。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可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及止吐、护胃、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肠粘膜等对症支持治疗,本组研究中,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极大改善。

综上所述,年龄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肺炎支原体患儿在出现疑似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时,需给予相应实验室检查,以便于及早确诊及治疗。

参考文献:

[1]谢宏基,吴建辉,苏蓓,等.试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22-23.

[2]周宏春.阿奇霉素贯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4(07):7-8.

[3]高芳,王永霞,高心静,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4):1010-1011.

[4]王凌飞,赵文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91-92.

[5]刘金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04):186-187.

[6]Takafumi, Okada Miyuki, Morozumi Takeshi, Tajima,et al .Rapid effectiveness of minocycline or doxycycline against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a 2011 outbreak among Japanese children[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2,55(12); 1642-1649.

[7]Yuji, Koike Nao, Aoki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Case reports in pediatrics ,2013,:586-705.

[8]邓淑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03):150-151.

上一篇:371例青少年妇科疾病分析 下一篇:精神科护理纠纷的原因特点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