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的规划及实施研究

时间:2022-10-28 08:08:54

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的规划及实施研究

【摘要】 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迎合了公众对无线宽带服务的需求,同时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线城市概念以及发展概况等,提出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的方案规划,并给出相关实施建议。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 无线城市 规划

一、引言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通信服务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在市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下,未来通信领域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传统宽带固定接入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家庭和办公室等固定环境内使用宽带业务;另一方面,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和低速数据业务,希望能使用更高数据速率的业务。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固定宽带接入服务和移动服务在技术和业务上呈现融合的趋势。由运营商主导的无线城市将完成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这两项任务。

二、无线城市概述

2.1无线城市定义

根据国际无线通信协会(WCA)的定义,无线城市是指市政当局或者私人企业投资,通常基于Wi-Fi、Mesh、WiMax的技术体系,并以其宽带能力为市民、企业、外来访客和旅游者、政府机构服务的城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城市服务的对象不只个人,企业、政府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服务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本文认为无线城市是基于云计算的技术,融合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三屏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综合应用。它包括无线覆盖和无线应用两个层面。无线覆盖是指为市民提供2G/3G/4G/WLAN网络服务;无线应用是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得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和城市信息化应用。

2.2无线城市发展历程

WiFi、Mesh组网、3G/4G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无线城市的兴起及发展,根据这些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无线城市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1年, 这一阶段是无线城市的兴起,得益于WiFi热点的建设,一些新兴运营商开始意识到为laptop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于是他们开始大量在一些热点地区用WiFi AP进行覆盖。

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03年,这是第一次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WiFi热点主要由传统电信运营商与WISP(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建设,他们依托强大的融资能力迅速扩大WiFi热点数量,并将这种新兴业务与现有固定及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捆绑在一起提供给用户,WiFi的使用便利性使得整个市场对这项业务的预期空前高涨。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2004年,这一时期虽然WiFi业务被普遍认为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但世界范围内电信运营商及WISP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 WiFi热点建设速度放缓。但同时非赢利性的WiFi热点、WiFi云以及Mesh技术的兴起使得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扩大覆盖范围并大大降低成本。

第四阶段为2004年至今,对于于信息化要求较高的一些城市在这一时期由政府的牵头,开始宣布将利用WiFi及23G/4G技术建立无线城市。自此以后,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无线城市概念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市场对它的预期和投资开始复苏。

2.3国内无线城市发展概况

中国在无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步较晚,从时间上看,2002年已开始应用;从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看,初期主要应用在城市的一些热点区域并逐渐拓展到一些特殊行业。目前我国无线城市运营提供的服务是以政府政务及公共服务应用为主,如城市管理、无线政务、公共安全监控、应急联动等服务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应用,同时针对企业行业的应用正在不断完善,如视频会议、媒体广告服务、远程医疗、无线监控、无线VPN等。针对公众的无线城市应用也在不断推出,如移动视频通讯、远程控制、手机电视、互动游戏等。目前我国无线城市模式有以下4种。

(1)“北京模式”

北京的无线城市以基础通信网络即TD-SCDMA+WiFi网络建设模式,与政府合作的移动城市综合业务平台、北京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北京移动政务平台为基础应用平台,服务提供面向城市信息化的若干重点领域。

(2)“台北模式”

采取“政府与营运商共建共赢”的模式,政府并未出资,而是通过竞标运营权间接干预,承建企业不收用户的网络使用费,由第三方付费并捆绑相关服务。

(3)“上海嘉定模式”

嘉定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政企共建、企业运营、服务社会、带动产业”模式。网络由承建商建设,政府承诺建成后购买部分资产并授予承建商独家运营权利。

(4)“厦门模式”

由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领头并引入运营服务商开启了“政府+运营商+运营服务商”的创新模式。围绕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领域,以“服务民生,助力企业,提升政府效能”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市民使用“无线城市”的普及率。

2.4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建设的意义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信息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大众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应当通过不断挖掘城市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来增加自身的集团市场信息化收入。无线城市建设的推出,正好为运营商拓展信息化项目,增加信息化收入,保有集团市场用户提供了难得机遇。其意义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1、服务公众:无线城市能使用户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增加了便利性,提高了公众的信息获取效率,并且通过全省无线城市统一平台可满足公众对政府、民生及行业类信息的随时随地的查询。

2、拓展集团市场:首先运营商无线城市的收益主要在于无线网络应用和服务中的夹缝市场和潜力市场,其价值难以估量。各项无线网络服务功能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值潜力。其次围绕无线网络的各类应用服务的种类繁多,将会给相关信息服务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此基础上,运营商可以借助自身网络优势,针对不同的行业拓展响应信息化应用。最后通过自身网络的完善,借助无线城市平台,带动大众用户的数据流量,提高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收入。

上一篇:嵌入式实时仿真平台接口通信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一种提高网络编码在P2P应用中效率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