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于再创造中绽放

时间:2022-10-28 07:57:40

【前言】让精彩于再创造中绽放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提供操作平台 “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摆、画、量、剪、拼等多种操作活动,对事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为抽象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可...

让精彩于再创造中绽放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这一原理强调了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在一定意义上,数学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因而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去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

实现“再创造”教学的前提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加以分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由此,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指导,借助“再创造”的方式将学生带到数学化及其有关的各方面的活动范畴之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所期望的一切。

一、增加生活积累

小学生缺乏充分的生活积累,对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如长度、时间、重量等相关概念)的感受较为缺乏。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能感受的“数学事实”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设计课前作业或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等,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习新知提供感性认识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比如在教学《千克和克》一课前,安排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去超市寻找用“千克和克”计量的物品,作好记录,并用手拎一拎、抱一抱等。教学《时、分、秒》一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活动,实地观察50米、100米、400米的跑道有多长,再感觉用了多长时间等。在活动中,学生对长度、重量、时间等有了直观体验,当学生有了丰富体验后,思维就有了依托,不仅在知识学习中不再出错,而且在情感层面,学习热情高涨。

二、提供操作平台

“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摆、画、量、剪、拼等多种操作活动,对事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为抽象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有大量的即兴操作的机会,但应尽可能将学生放到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中去,为数学化提供手段和工具,或提供一定的学习工具,让他们直观地学习。教师不解释任何东西,也不归纳任何法则,直到确信学生有了答案才问“为什么”。要鼓励学生多反思,对于基础略差的学生要不时给予暗示。

三、学会耐心等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已知”的数学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思维特征,依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理,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多种思维的互动中去实现这种“再创造”。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虽然不可能像前人那样一切从零开始,但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新课标的要求是“探索并掌握”,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过程性,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推理等自主探索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必然会在课堂上“浪费”相当多的时间。教师要舍得这些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耐心等待学生的探索,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得到发展,而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公式本身及对公式的运用上。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很多老师要求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看似流畅的教学是以牺牲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为代价的,类似于这种没有等待的假探索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除了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大小不一的梯形、剪刀等其他学具,让他们尽情鼓捣。只要舍得花时间,学生的思维定会在老师恰当的等待中得到深刻发展,美妙的思维之花会在等待中尽情绽放

四、创设激励机制

教师要承认和肯定学生自己的成果,从而更有力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成果包括学生对现实情境的解释和理解、对数学概念和模式的掌握和运用、对解法的再创造、对问题的再创造。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探索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从而增强不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当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也许我们无法把学生送到知识的彼岸,但我们可以送他们一叶小舟,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也许我们无法送学生以智慧,但我们可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助他们用手中的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上一篇:揭开拉加尔湖水怪之谜 下一篇:H7N9疫苗:最快6个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