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异常是否就是心脏病?

时间:2022-10-28 06:57:01

心电图异常是否就是心脏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看病似乎越来越相信仪器,甚至对仪器的依赖超过了医生。而有些不太高明的医生也把仪器当成了饭碗,似乎医学界进入了机器时代。

人们最常接受的仪器检查恐怕要算心电图了。的确,心电图对于人们认识心脏,诊断心脏病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很多关于检查心脏的仪器是在心电图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可见心电图之重要。但是心电图发现异常就一定是得了心脏病了吗?其实也不尽然……

大部分人“窦性心律”都不齐

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窦性心律不齐”,也就是心脏跳得快慢不一。各位不要疑心“窦性”二字,它只是一个医学术语,凡心脏正常的人都是“窦性心律”。其实大部分人的心跳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齐,特别是随着一呼一吸,心跳也会时快时慢,读者不妨自己测测看。反而那些心跳过分整齐的人往往患有心脏病,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窦性心律非常整齐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不齐者。当然,非常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可能预示着心脏有病。

发烧时容易“窦性心动过速”

另一个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窦性心动过速”,特别是伴随发烧者,易被误诊为心肌炎。发烧时心跳加快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一般体温每升高一度,心跳每分钟增加15―20次。如果发烧时心跳不增加或增加过多则属反常现象,应认真查找原因。此外,情绪激动、紧张及运动后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如果没有上述原因的窦性心动过速,则可能有心脏本身的毛病或身体其他系统的毛病。

“ST段改变”不一定意味冠心病

上了年纪的人做心电图往往注意有无ST段的改变,因为ST段的改变意味着可能患有冠心病。但是病态的ST段改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非所有的ST段改变都是冠心病。在有些情况下,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引起ST段达到病理标准的下降,有的人甚至喝几口凉水也能引起ST段下降,这些都不是心肌缺血的表现,不应该据此诊断为冠心病。只有那些持久的达到病理标准的ST段改变或与心绞痛同时出现的ST段改变才是有意义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自动心电图分析仪器不能很好地识别受到干扰而出现的心电图基线不稳,因此不能完全相信电脑打出的ST段改变的诊断结果,正确的诊断要靠医生的人脑,而不是电脑。

“早搏”可能只是心脏偶尔“失误”

不少人都有“心脏偷停”的感觉,即突然感到胸中一股热流往上一涌,或胸中“咕咚”一震,伴有一种空虚感或其它不适感,发作频繁者往往感到心慌气短,体虚乏力,摸脉搏时能感到脉搏偶尔停顿一次。当发作时做心电图就会发现“心脏早搏”。所谓“早搏”,是指心脏突然提前跳动一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1万次,每年跳动4千万次,一生跳动28亿次,勤勤恳恳地为你工作,按几率出几次错误也在所难免,不要求全责备你的心脏,任何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早搏,但大多数人的心脏是健康的,出观早搏只是偶尔的失误,并不意味着心脏病。

但是,早搏毕竟是一种失常,下列情况的早搏往往是心脏病的表现:出现过频的早搏,即每分钟超过5次、每小时超过30次的早搏;运动后出现的早搏;饱食后出现的早搏;突然遇冷时出现的早搏;伴随心绞痛出现的早搏;两个以上连续出现的早搏;还有其他情况的早搏也属于病理性的,但因情况较为复杂,读者难以自己判断,应请教医生。

上一篇:农村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研究 下一篇:性不和谐也会导致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