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的完善

时间:2022-10-28 03:36:09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的完善

摘 要:在当今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趋势之下,如何发挥会计监督在企业中的作用成为了学者、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会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的特征、必要性和目前会计监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这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会计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 外部会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会计监督。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和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管控。对于企业外部而言,外部会计监督可以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独立性。会计监督不只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进行的活动,更是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下面就对会计监督的特征分析进行简要说明:

1.监督性质

不同于其他监督方式,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所谓会计监督主要是从微观经济管理出发的,虽然这种监督仍然采用财务会计等相类似的方法,但从其基本上来说,仍是属于经济监督的范畴,只是层次更高。

2.监督主体

会计监督的监督主体是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法定会计主体进行在权利范围内监督的机构,比如上级财政部、内部审计部、被授权的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监督主体不具有与被监督对象的直接利益关联,有很强的自主决策权。

3.监督客体

监督客体就是上面所说的被监督对象,可以说是会计主体,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经济组织。

4.监督内容

监督内容是指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所指的具体内容比较多,既应包括会计活动中的各种流程和由这种流程形成的会计信息资料等,也包括直接和间接参与到会计活动的各种会计机构和相关人员等。

二、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1.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得到进一步确立,那么企业的所有权人和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存在,还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存在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者、股东、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为了维持经济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权益,应当合理利用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协调这些利益全体之间的关系,基于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情况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依据。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会计监督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2.会计监督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特点之一是“政企分离”。所谓的政企分离,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要分开。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确保经济持续文件发展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政府一般会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推出一些产业政策、实行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等方式来实现。在政企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洗啊,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应该理清产权关系,其中包括:企业法人责任的范围、管理者的权利及义务、会计部门的权利和监督职能等,从而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3.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它的使命更是帮助企业实现优化管理,合理地推动经济活动有效组织和资本经营活动,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提高经济的效益,为确保在国家的法律限制内企业正常进行财务收支活动。因此,会计监督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

三、当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监督弱化

会计的内部监督职能是指企业会计人员的对企业各种经纪业务活动的监督功能和审计功能。然而,由于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其他员工一样,都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处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现监督与独立可靠未必实现。企业会计人员不考虑企业的利益,只要赢得领导的信任,就可以发生和维持雇佣关系。从实践来看,会计人员不能停止上级领导的不规范行为,甚至往往会成为违规活动的参与者之一。

2.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淆

一般而言,企业的会计监督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划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然而,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三者之间他们之间的会计监督的目标、手段和责任都非常不同的。事实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对上述的三种监督的任务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但是尚未形成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对上述监督的具体要求、三个监督的职能界定不清晰,导致三个监督的功能紊乱。

3.不重视和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管制不到位,对外部监督的监督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结果,着不利于政府日后长期的监管。另一方面,社会监督的效果不理想,,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具有“经济警察”的称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不少企业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不规范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一部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的重视程度有限等原因,使这个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的完善途径

由会计监督体系可知,要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作用,需协同内外部会计监督的效用,即既要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又要加强企业外部监督。

1.健全内部会计监督

(1)控制企业成本,对成本费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

是严谨确定跨期摊余成本的摊销,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受益年限进行摊销。正在建设的项目,应及时竣工结算,并按照验收规定办理验收程序,验收后的会计期间需按照规定定期计提折旧。涉及到贷款利息的项目,严格按照制度法规的要求,完成前的利息支出列入资本支出,完成后利息支出应列入当前的财务费用。二是监督控制营业费用,定期对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进行分析考核,避免乱支乱列,不得超过制度和规定所要求的总支出的限额。严格监管差旅费用,制定差旅费用中各类费用的标准,报销差旅费时,财务人员应仔细检查的各项目。三是通过会计行为对企业的购销业务进行监督。企业在购买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活动中,应明确规定各类原辅材料的质量关和价格关,并不断建立和完善原辅材料供应商的电子档案,及时了解更新市场信息。最后,对于企业亏损、发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产品成品过高等情况,应该深入细致的进行调查,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2)完善利润分配的监督机制,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首先是加强监管的营运开支,未经审批程序不得任意增加营运开支项目。二是完善税后利润的分配监督机制,确保分配方式符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三是加强监管的国有资本及权益,审查国有资本及其变化趋势,特别关注公司重组、合并、分立和转让等设计财产权利以及产权变动的活动,按规章制度处理,做到有规可循,责任分明。

2.加强外部会计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权责明确,目的就在于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的义务,确保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人员,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因为单纯依靠内部的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是不足够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义务也需要企业外部监督机构的捍卫。

(1)社会审计监督

充分的、恰当的发挥民间审计的作用,实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监督。注册会计师在发挥民间审计监督作用的时候要对企业相关的财务资料进行整体性、全面性的审查,检查该企业在当前会计期间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检查该企业的资产的管理情况,从而减少和避免企业出于某种利益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错报或者漏报一些企业的重大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利益相关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的合法权益。

(2)政府的监督

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保证民间审计的审计质量,维护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保持谨慎、严谨的工作作风,确保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确保民间审计发挥其应有外部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泓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浅析[J].商业经济.2012(24)

[2]魏志伟.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J].统计与管理.2012(06)

[3]马卜.关于加强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

[4]李茹.财务监督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2(35)

[5]齐欣,杨庆发.浅析会计监管的重要意义[J].现代商业.2012(35)

上一篇: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探 下一篇:基于“旅游资源功能”角度的森林旅游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