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28 03:00:35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与财政预算各项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得到完善,包括政府收支分类、国库管理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等。这些体制的改革很大的揭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收付实现制的不完善,在这些改革体制的环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达到成本管理的需求,因此会计信息与单位的财务状况不能够完好无损的得到提醒。权责发生制已经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的必走向。我国对单位体制改革存有高度的重视态度,这就推动了权责发生制的广泛应用。本文探讨权责发生制的必然性与逐渐性。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一、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面临的弊端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收付实现制。随着改革制度的深入,逐渐的揭露了收付的弊端。

(一)没有完整的真实性

国库管理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财政资金的流向。以往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是由财政部门划拨到用款单位,再进行发放,例如职工工资、材料费用等。改革制度实行后,资金的流动转变为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个人账户、采购专员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直接给付。在改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不能同时进行的现象,比如,单位已收到货物,可是款没有付清,或者是货款已经付清,货物却没有到位的情况。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环境下,事业单位无法完整、真实地核算与体现出此类的经济事项。

(二)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会计信息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符,缺少可比性。收付实现制的收入与费用权衡的依据是事业单位的资金有没有真正收付的实际情况。不过这只能从客观的方面显示出事业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以当期的所有现金收入为依据做为当期的收入,以当期的所有现金支出为依据做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并不真实。简单的说,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是按照资金的收付日期来确定收入的实现与费用的流动,在当期的项目发生中,会存在一部分不属于当期的项目,也会作为当期来计数,而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缺少真实性,影响当期的收支,造成配比不实,之后没有办法完整真实的体现出实际的资金状况,无法进行收支结余及预算,更不能具体的反映出单位的实际资产与负债情况。

(三)不能全面精准的核算成本、结余与负债

成本 事业单位基于收付实现制以绩效评价成本核算内容相对过于简单。对经营性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而非经营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但从在实际情况看,两者划分难以分明,致使各项费用也得不到分离,所以成本不能准确核算。

结余 事业单位的的结余是权衡预算执行情况的标准。事业结余存在三个问题。1、为了达到收支平衡,人为决定当年的收入、支出额度,导致财务信息失去真实性。2、账面与预算存在冲突,账面显示结余富余,可是却大量的划拨给预算。3、单位的年度决策与资金支出的时间得不到统一,因此造成账目不统一。

负债 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只能体现出当年发生债务本金数和实际的还本付息数。对欠缺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基金的各种“隐性债务”,没有办法进行全面、准确的反映。

(四)会计信息不透明

信息的不透明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我国现行的带来单位资产负债计算法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定义契合。各种表项的得不到科学的整合。当下事业单位还没有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因此没有办法正确的反映出资金流量。

二、事业单位会计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

(一)将收付实现制更改成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主要倾向于资金流,而权责发生制是倾向于经济资源与其的变更,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者必须要对单位的负债状态充分了解,并且对事业单位的资源情况和准确的现金流状态充分的了解,其中包括当前和以往的各种债务。由此表明,修正后的权责发生制不仅可以消除收付实现制的信息误差,而且同时对用现金数评估权责发生制的操作也得到有效的回避,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金的实际情况得以直爽的体现。

(二)权责发生制在某些会计科目中的应用

财政总预算中的会计支出核算处理与会计支出有两种方法,1、在一般情况下核算时,可以按收付实现制,在年底核算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对应付支出或者需要结算支出采用增设,对需要支付的款项进行核算。2、按照费用流动的时间或者实际的支出列表支出。保证事业单位收入时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财政预算单位的上下级和补助。在权责发生制确认上下级事业单位间的转移支付款项,可以明确各级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三)权责发生制改革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改变

改革的复杂性与难度决定了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思路必须是在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我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对事业单位的核算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了几下观点:1、事业单位会计适合应用收付实现制,不适合应用权责发生制;2、实施修正后的收付实现制,慢慢转向权责发生制;3、最初实施修正后的权责发生制,把完整的权责制例为长久的标志,循序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

(四)构筑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是由事业单位会计最后得出,它也是体现事业单位会计综合信息的载体。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不能达到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全面化、国际化的带来单位财政体系。

三、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是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可以提供给会计核算更为完整的会计信息,提高透明度,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负债情况全方面真实的反映出来。权责发生制的实施,可以对事业单位在加强成本管理、推进绩效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过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并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就能成功的事情,需要逐渐的,谨慎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薇.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利弊[J].会计师,2011,02:28-29

[2]郝北平.收付实现制应用思考[J].财会通讯,2011,19:81-82

[3]杨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选择[J].江汉大学学报,2005,03:71-73

[4]张雪芬.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之建议[J].财会月刊,2007,04:9-10

[5]王敏.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9:83-87

作者简介:崔祥丽 (1980.10—),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市路北区住建局会计师 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

上一篇: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探讨 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