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寡聚酸碘对辣椒病毒病的药效试验

时间:2022-10-28 02:28:58

20%寡聚酸碘对辣椒病毒病的药效试验

摘 要:寡聚酸碘为氨基寡糖素与碘络合形成的新型的生物杀菌剂。以0.5%氨基寡糖素和2%菌克毒克水剂为对照药剂,评价不同浓度20%寡聚酸碘对辣椒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病毒病发病后,喷施20%寡聚酸碘、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0%寡聚酸碘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效果最好,与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及20%寡聚酸碘3 0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且能显著促进作物生长。

关键词:寡聚酸碘;辣椒;病毒病

辣椒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品种间的交流频繁、交流范围扩大以及耕作制度等原因,辣椒病毒病发生范围随之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据调查统计,在我国,辣椒病毒病一般可造成10%~30%的损失,严重时达50%~80%[1],因此研究人员日益重视对辣椒病毒病的研究[2~4]。

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寡糖作为新型的植物诱抗剂农药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利用植物免疫激活因子诱导植物预防一些化学农药难以控制的病害,诸如病毒病、疫病、枯萎病及黄萎病等,是农药界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Mccord和Fridovich等提出生物自由基伤害学说后,人们把植物抗病性与活性氧及细胞内部防御酶系统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了较多研究,植物感染病菌后,体内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内防御酶活性发生变化,体内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受到破坏,过剩时导致植物死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是细胞内清除活性氧伤害的防御酶。植物在致病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与植物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寡糖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诱导抗性,能促使植物POD、SOD、PAL活性大大提高,又促进植物合成植保素,激发植物木质素的合成和积累,提高作物抗病性[5]。氨基寡糖素作为一种寡糖类生物源农药,可有效防治一些真菌病害及病毒病害[5]。由于氨基寡糖素防病机理的局限性,往往对突发性植物病害不能有效地控制,从而影响市场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此缺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对寡糖的化学修饰和络合反应,研制出新一代的寡糖衍生物农药――20%寡聚酸碘[6],利用稳定碘分子缓释杀菌机理,结合寡糖的诱导抗病原理,达到速效及长效相结合的目的。本文初步研究了寡聚酸碘和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病毒病的控制作用,以便证明寡聚酸碘对氨基寡糖素的可替代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辣椒品种为8819线椒。供试农药有20%寡聚酸碘水剂(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0.5%氨基寡糖素水剂(北海国发海洋生物农药有限公司);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黑龙江德强生物农药开发公司)。

1.2 试验方法

在陕西安康市汉阳区试验点对辣椒病毒病进行药效试验。小区面积15~30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设3种药剂,6个处理,即20%寡聚酸碘水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和3 0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2%菌克毒克水剂260倍液,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防治辣椒病毒病,初见病斑第一次用药,喷药量以药液在叶面饱和无下滴为限,以后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3次,每次用药后7 d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定10株调查所有叶片,每个处理调查取样150株,计算病情指数(简称病指)和防治效果(简称防效),结果显著性检验采用新复极差测验法,显著水平5%。辣椒病毒病分级标准,0级:植株正常,叶片无症状;1级:轻花叶,明脉,植株不矮化;3级:花叶明显,叶片轻度皱缩,植株不矮化;5级:重花叶,叶片皱缩、畸形,植株轻度矮化;7级:重花叶,叶柄、茎部或总花梗有条斑坏死,果实花斑,植株丛缩、矮缩;9级:线叶,茎部严重发病至全株坏死。

药效计算方法[7]:病情指数=[∑(各级病情指数×相对病情指数)/(调查总数×9)]×100;防治效果(%)=[(CK1×Pt0-CK0×Pt1)/(CK1×Pt0)]×100%。CK0为药前对照区病情指数,Pt1为药后处理区病情指数,CK1为药后对照区病情指数,Pt0为药前处理区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表1结果表明,在辣椒病毒病发病早期连续喷施20%寡聚酸碘、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菌克毒克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效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20%寡聚酸碘1 000、

1 500倍液、2%菌克毒克水剂260倍液、寡聚酸碘

3 000倍液和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其中以20%寡聚酸碘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效果较好,与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由田间观察可以看出,各个处理的辣椒幼苗的长势情况由旺到弱为20%寡聚酸碘1 000倍液、

1 500倍液、3 0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2%菌克毒克260倍液。说明寡聚酸碘不但对辣椒的病毒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促进辣椒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推广价值高于2%菌克毒克和0.5%氨基寡糖素。

在以上各试验过程中发现,施用不同浓度的 20%寡聚酸碘均能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开花结果率高,果实商品性好,色泽光亮,产量增加。各农药品种在试验过程中均无产生药害。

3 小结与讨论

在辣椒病毒病发病早期连续喷施20%寡聚酸碘、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菌克毒克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0%寡聚酸碘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效果较好,与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和20%寡聚酸钾3 000倍液处理相比差异显著。比喷施2%菌克毒克260倍液防效略高,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施用20%寡聚酸碘后,能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开花结果率高,果实商品性好,色泽光亮,产量增加。说明寡聚酸碘不但对辣椒病毒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促进辣椒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推广价值高于2%菌克毒克和0.5%氨基寡糖素。

参考文献

[1] 李雪峰,徐加林,别之龙.辣椒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辣椒,2003(1):9-13.

[2] 孙现超,李爱荣,刘翠娟,等.3.85%病毒必克防治辣椒病毒病[J].植物保护,2002,28(5):51-52.

[3] 张世才,吕中华,黄任中,等.辣椒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J].辣椒杂志,2011(1):29-31.

[4] 朱春晖.辣椒病毒病的识别、检测与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0(1):39-40.

[5] 刘幸海,李正名,王宝雷.具有农业生物活性壳寡糖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6,8(1):1-7.

[6] 王士奎,刘卫萍,王金环,等.寡聚酸碘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中国:CN101967203A,2011-02-09.

[7]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94-497.

上一篇:苏椒5号(博士王)辣椒采收分级包装技术规程 下一篇:油葵芽苗菜循环式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