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

时间:2022-10-28 01:45:35

信息技术与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

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依据此通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在幼儿科学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激发了孩子创造火花。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科学活动丰富多彩

1、丰富了幼儿科学活动材料,激发了幼儿兴趣

在每一节活动以前,教师都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运用信息技术后,将一些原有的,繁琐的材料变为漂亮的界面,变化为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在深深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例如:在《有趣的管子中》,教师制作了课件,一些浇水特别充足,比较茂盛的植物,还有一些干枯的植物;幼儿看到画面内容后,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有的说:“这些花都打蔫了”“小花是怎么喝水的”……孩子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运用材料自己动手操作寻找答案……孩子们被多媒体画面鲜艳的色彩,或动或静的景物,或有趣或紧张的情节吸引住,幼儿在这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下,进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激活了思维,强化了记忆。

2、培养幼儿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幼儿的想象,有助于幼儿自主发现事物的规律、特征、用途等。例如:认识恐龙,幼儿不可能在一次活动中对这些庞然大物充分了解,于是我就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注意:“你们知道恐龙吗?”“你知道几种恐龙的名称?”“他们都吃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答案虽不准确,但他们对恐龙充满了探究的欲望。然后,我就让幼儿自己点击查看,自主学习。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查看相应的资料,玩恐龙的拼图游戏。这样,幼儿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3、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传到教学过程的信息,能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多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知识信息在神经中枢中的保留时间。如在科学活动“幼儿怎样睡觉”中,幼儿用鼠标将动物拉到相应的睡眠方式上,拉对了,小动物就招招手,表示正确,继续努力,拉错了,则退回重来。这一评价方式让孩子一目了然,而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学过程就成了幼儿你来我望的交往活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提高成效。

4、帮助幼儿认知,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体系,运用网络信息后,搜集信息的过程也相对独立,幼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血液的情况有很多好奇:“血液是怎样循环的”“人体里有多少血”,幼儿通过对图片信息的阅读,进行自我分析,建构处理,探讨后建立自己对“血液”的认知,并且不断修正,完善。

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

教师备课便捷,沟通广泛。

教师在头脑中进行备课,很多教具可以在电脑中形成和使用,许多的资料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了教师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整个过程内容更加丰富,有血有肉,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灵活的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再恰当的时机引导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信息技术与幼儿科学活动的整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继续努力,信息技术幼儿科学教育整合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个性化朗读指导策略之我见 下一篇:小议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具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