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布局下的变电站安全与检修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28 12:52:35

智能化布局下的变电站安全与检修技术研究

摘要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讲,其数字化保护设备能够直接同监控后台利用IEC61850标准实施数据通信,性能较为优越,网络设备可以确保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及时性与安全性,并且所要保护的信息量也不会受到数量的局限。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变电站的安全及检修技术进行细致分析。本文简要探讨了当前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内容,分析了检修工作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工作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

【关键词】智能化 变电站 安全 检修 研究

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及需求标准相应增强。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对变电站的检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从而更好的保证变电站的工作安全。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当前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内容

1.1 运行的监视、巡查工作

在智能化的变电站工作期间,数字化保护设备能够直接同监控后台利用IEC61850标准进行数据传递与通信,确保供电设备的性能稳定,为信息传递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径,并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另外,其信息的传递也不再受到数量的约束。信息的全方位保护有助于及时找寻并分析异常及事故,然而,也很容易导致刷屏问题出现,对操作人员的监视工作造成干扰及影响。

想要对后台大量信息进行监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对监控后台的信号进行分级、分类,把一些关键的信号制作成以往光字牌的形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其二,应用智能警告窗口。如果警告信号的数量较多,则监控体系能够对其进行智能化分析,并为从业者提供分析后的数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处理;其三,专门针对没有复归的信号加设相应的窗口,或者进行智能警告提示,有助于从业者及时查询异常的信号,探究没有复归的原因,从而降低或消除遗漏问题出现;其四,如果在进行设备检测试验期间,出现很多干扰型号,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检修态”的方法进行屏蔽,在检修报文中,不应发出警告,对操作者的工作、监管等不造成影响。

同时,如果因为后台多媒体信息通信与设备长时间中断而丧失监管,需要进行应急处理,找寻通讯中断的成因。假如是因为保护设备造成的,则需要重新启动保护设备,在重新启动前,依据有关标准、方案等做好安全措施,严格遵照指导书实施操作。

1.2 倒闸操作

基于满足程序操控标准及遥控操控条件的基础上,智能变电站内包含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程序化操作能够利用监控后台实现设定操作流程、操作目标、运行条件及检验,由后台自行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倒闸操作能偶良好的降低从业者的工作强度,增强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同时极大程度缩减从业者人为误操作问题的出现几率。然而,也存在一些缺点,包含以下内容:其一,程序化的操作所需维护强度较高,从业者在进行倒闸操作期间,将人为误操作的条件转变到创建、维护程序操作过程中;其二,在控制变电站以此设备程序化期间,唯有遵照作设备的遥测信息,才能够保证检验的精确性,并且相关从业者需要处理二次节点不稳定,一次变电设备操作不精确的问题。

在处理程序化操作维护工作量较高的问题时,可以研发智能化的开票体系,其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较高、操作较为简单,能够利用可视化的开票形式对票库进行创建与维护,而图元数据间的联系由系统自行处理,不需要人为操作,进而由源头消除了人工操作、配置对象失误的情况。另外,监控体系需要基于点票库的基础上加设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在系统故障条件时,不经意修改、丢失故障的情况出现。在对运行进行管理期间,创建程序化的操作,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维护。在进行检修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检验进行深入研究。

在一次变电设备遥控操作运营以后,需要依据遥测的数量及有关遥测量对操作以后的状态进行识别。如果不是地理信息系统设备,则需要安排专人对一次设备进行现场核对,待技术与条件成熟以后,利用智能化机器人或者固定的摄像装置等进行检测,对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识别,保证变电各项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对其功能进行判定。在执行二次设备的遥控操作完成以后,监控体系需要结合保护软压板的信息进行检验。当定值区发生转换以后,可以利用保护定值区域的信号遥测对其进行检验。

对于监控后台来讲,其需要记录全部、完整的操作流程,包含的内容有:操作的信息、操作的形式、从业者、操作的时间、操作的内容等。程序化操作需要具备转常规操作与急停的功能。在打印操作票格式期间,不但应保证其同程序化操作的要求相吻合,还需要满足转常规操作的要求。

1.3 对智能化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遵照相关调查分析发现,如果变电站的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计算机设备出现异常问题,通常可以利用设备重新启动的方法来处理。所以,想要降低处理异常问题的时间,从业者可以进行初步处理,通过重新启动设备的方法试图让变电设备再次正常工作。假如变电站的位置较为偏远,相关专业人员不能及时抵达现场进行修复,该方法能够良好的处理变电运行问题。另外,在对变电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检修时,运行从业者需要掌握简单的变电事故、异常分析及处理能力。在处理二次设备的异常问题或者进行设备重新启动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过程及安全标准实施工作,从而提高变电设备的工作质量,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保护人们的用电安全。

2 智能化布局下变电站安全及检修的方法

2.1 检修试验的安全措施

想要保证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及检修时质量安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遵照调令的内容对改信号进行保护,将对应的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出口压板取下,由逻辑方面确保检修设备不能出现出口跳闸问题;其二,针对重要保护设备来讲,例如:母差失灵、主变三侧联跳问题等,在对改信号进行保护期间,不但需要把检修设备的发送压板取下,同时也需要将工作设备的接收压板取下,从而就算检修设备存在异常逻辑问题,也不会造成跳转情况;其三,将检修设备的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接口断开,从而真正实现物理隔离。一般来讲,该操作需要由检修从业者执行;其四,投检修态的压板,借助报文的内容对检修设备进行类别划分,包含正常设备及检修设备。然后通过“检修一致”的方法实施保护联调问题。此方法并没有把运行体系及实验体系隔离,所以,需要检修态的设备具备较强的可靠性,设备应保证光耦开入可靠,并且检修态的原则同统一。

2.2 在检修设备期间进行安全隔离的方法

2.2.1 电子互感器的运行安全方法及检修方法

对于电子互感器来讲,想要保证其运行安全,需要通过调度许可以后同合并单元的全体保护装置进行连接,放在合并单元的压板。在对间隔停电问题进行检修时,母差保护在退出检修间以后能够继续工作。在对电子互感设备进行检修时,假如其前置的模块出现问题,需要将前置模块及合并单元的连接光纤断开;假如合并单元发生问题,则需要将合并单元到各保护测控的光纤断开。因为合并单元的光纤数量较多,尽可能防止拔下合并单元的光纤,多采用断开前置模块及保护处的光纤方法进行处理。

2.2.2 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安全方法及检修方法

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稳定、安全,采用的方法为:通过调度允许以后,把GOOSE出口的压板取下,同时放上装置检修的压板。如果无法操控GOOSE的压板,需要将侧接收板取下,安装检修压板。在检修继电保护设别时,需要将保护到智能终端的光纤断开,同时将保护同交换网络的光纤也切断。

2.2.3 交换设备的运行安全方法及检修方法

保护交换设备运行安全的方法为:将受到影响的有关保护全部停用。对其进行检修的操作方法为:将交换设备的光纤及级联光纤切断。

2.2.4 智能操作箱的运行安全方法及检修方法

将分合闸出口位置的压板取下,同时把操作电源拉开,装置检修压板,能够保证该设备运行安全。将保护测控的光纤切断,同时解开职能终端的电源及端子连片是对智能操作箱进行检修的主要方法之一。

3 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运行安全及检修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对变电站的设备及检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检修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稳定的电能。

参考文献

[1]吴长宏.智能电网的明珠――国家电网陕西750kV延安智能变电站建设纪实[J].陕西电力,2011(02).

[2]高靖.勾勒未来――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专家冯庆东博士[Z].国家电网,2011(05).

[3]黄少雄,黄太贵,李端超,程栩.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

[4]赵辰鹏.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5]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

[6]吴杨.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全寿命比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作者单位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四川省宜宾市644000

上一篇:无线网络的安全和防御策略 下一篇:国土资源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