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气密性检查初探

时间:2022-10-28 12:14:16

摘要:文章从实验原理、装置特点、操作及简答的模式等方面探讨有关装置气密性检查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便于学生理解应用的结论。

关键词:装置气密性;实验原理;装置特点;简答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9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39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仅是一个高考常考知识点,在生活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高考测试中要求学生简答表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完整、要点明了。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作答此类简答题时,极易犯漏掉结论,缺失关键操作,具体液面部位交代不清等错误。因而,该考点虽然考察内容较单一,历年高考变化不多,却是高考常错、易丢分的知识点。在这里笔者做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引起更多同仁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原理——气压差等于液压差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简单通俗的说就是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而气体没有颜色,无法很方便的直接观察,于是,借助比较容易观察的液体变化来间接观察是否漏气,其理论基础就是:

P(装置内气体压强)±P(液柱压强)=P(大气压)。可以简化为P1±P2=P0

一般实验条件下,大气压视为定值,可以通过液柱稳定存在与否,即装置内气体压强是否等于大气压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若液柱稳定存在,即装置内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则装置不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液柱不能稳定存在,即装置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则装置漏气,装置气密性不好。

若学习过理想气态方程的话,可以进一步由PV=nRT来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在相对密封的装置中,当T一定、R为常数时,P受V和n的影响。

1.当n一定时,通过液柱产生压强可以压缩或拉伸V,进而可以改变装置内气体压强P1,使得P1与大气压P0之间存在压强差,其可以用液柱压强P2来表现出来。

2.当n减少时,若V不变,则P1会变小,使得P1小于P0,其差值可以用P2来表现出来。

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的装置特点——必有一个液封通道以便体现液柱存在

1.装置的抽象特点

凡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仪器,至少有一个导气通道,随仪器装置的复杂,导气通道可以更多。由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原理——气压差等于液压差可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的装置特点——必有一个液封通道以便体现液柱存在。其液柱一个表面与装置内密封气体接触,另一个表面与大气接触。

2.装置的具体特点

(1)单一气体通道型——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实验

(2)多气体通道——有长颈漏斗型

(3)多气体通道——有分液漏斗型

三、操作及简答的模式

1.操作要点

首先必须形成密闭液封环境,要交代相关装置中的活塞是否开关、止水夹是否夹持、导气管是否液封等情况。否则后面说的再多也是无意义。然后通过加热、冷却、加液体等方式来改变装置内气压,使其与大气压间产生气压差,该气压差最终由相关部位的液柱差来表现。

因此,最后必须交代清楚在什么位置形成,是那些部位间的液柱差,并且液柱差要稳定,即一段时间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2.简答抽象模式及要点

(1)交代要点

先要密封(关活塞、止水夹等),再来液封(插入液面下),接着改变条件(如加热、冷却、加液体等),要有现象说明通道是否通畅(如冒气泡、液滴顺利滴下等),接着停止改变条件,要有现象说明液柱稳定存在(如一段时间后,液柱差不变、液体不能滴下等),最后要交代结论,即装置气密性良好。

(2)表达模式

关闭其他通道,保留一个通道与大气相通,该通道加入液体隔开装置中气体与大气的联系,采取一定方式,改变装置内气压,使其与大气压间产生气压差,从而有液柱差出现,停止条件改变,一段时间后,液柱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简答具体模式及典型图例

(1)单一气体通道型——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实验

此类装置特点是将单一气体通道插入水槽液面下,形成液封,为进一步实验产生液柱差做准备。

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插入水槽液面下,微热试管,水槽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倒吸会一段高出水槽液面的液柱,一段时间后,液柱无明显变化,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多气体通道——有长颈漏斗型

此类装置特点是在长颈漏斗中加液体,在试管内形成液封,为进一步实验产生液柱差做准备。

连接好装置,在a处加一止水夹,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试管内形成液封,继续加水至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高出试管内液封液面的液柱,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柱无明显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多气体通道——有分液漏斗型

此类装置特点是可在两处形成液封,因此,有两种操作和简答方式。

第一种:连接好装置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间装置右侧的导管插入水槽液面下,微热圆底烧瓶,水槽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倒吸会一段高出水槽液面的液柱,一段时间后,液柱无明显变化,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第二种:连接好装置后,在B处加一止水夹,夹紧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开始水能顺利滴下,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滴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气体密封性检查不仅是教学重要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如油田,化工,输油,输气,水电,房屋节能,汽车,化工仪器,等方面也有及其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下面简单就部分应用加以介绍。

建筑节能领域中,气密性检测可以告诉节能专家房子在特定时间中泄漏了多少空气,在寒冷或炎热的地方,室内都开着暖气或冷气,泄漏了的空气量等于浪费了的暖气或冷气,保密性不好的房子等同浪费能源的房子,据欧美的一些研究指出,气密性相对好的房屋,一般住户可以节省5-35%的电费。

家电行业中,气密性在空调散热器、蒸发器、冷凝器、阀类、管路、接头、冰箱、电慰斗、净水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工厂生产抽检时,通过装置气密性的检测,可以知道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等。

在水电,燃气等方面,如煤气表、煤气炉、热水器、燃气灶、煤气阀、水阀、输水泵、输水管、输气管路等。在通气、通水前,先检测相关管道的气密性,可以避免在使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石化、化工行业中,大量管道使用,在管道使用前、生产设备检修期间都必须检测管道的气密性,防止石油、汽油、有毒气体等的泄漏,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在航空航天领域,气密性的检测更是无比严格。比如大家熟知的神舟系列飞船,如果在太空中发生气体泄漏,其严重的后果是可想而知。

总之,装置气密性的检测,不仅与教师要规范、细致的教学,学生要严谨、完整的作答相关。也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也有紧密的联系。

上一篇: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 下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