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堤防险情的成因和抢护

时间:2022-10-27 11:28:40

浅析水利堤防险情的成因和抢护

摘 要:本篇文章针对水利堤防险情的成因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水利堤防险情的常见类型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抢护措施,其中包括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巡视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养护模式以及全面加强水利堤防险情排除的工作力度等,以期能够对我国水利堤防险情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利险情;堤防险情;抢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71

堤防是阻挡洪水侵袭的主要建筑物,并且是水利工程防洪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水利堤防险情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堤防险情管理的科学性,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 水利堤防险情的常见类型与成因

1.1 渗水

能够导致堤防渗水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洪水量过大,长时间超警戒水位运行;堤防设计不够科学,断面的尺寸不符合规定,洪峰已经越过限定水位;在进行堤防填筑的过程中,填土内的含沙量过高,并没有在相邻水坡的位置加设对渗流的控制设施;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水利堤防工程多存在着碾压紧密度不够且填土稳定性差的问题。

1.2 漏洞

在水利堤防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填土进行严格验收,导致土方内有较多的砂子,再加上没有对分段填筑的接头位置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在水流冲刷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产生漏洞;地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堤防上方容易导致贯穿性质的裂缝;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工程设计方案。以闸站为例,施工方的填压质量不高,在河流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以后,一些比较细小的土粒就会被带走,长此以往会产生很多漏洞。

1.3 跌窝

堤防本身存在空洞。在汛期时遭到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后,空洞周围的土质会变得更加湿软,大幅降低成拱能力;堤身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在筑堤过程中,并没有做好清基作业,导致堤防施工分段的接头部位处理不当,填筑材料的碾压程度不够紧实,堤身内部被洪水长时间浸泡,逐渐形成跌窝;渗透破坏。巡查人员的防洪意识不强,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诸如管涌、漏洞、渗水等问题,从而导致堤身内部出现淘刷现象,土体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塌陷,最终形成跌窝。

2 水利堤防险情的抢护

2.1 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巡视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好水利堤防工程的防护工作,需要加大日常的巡视管理力度,争取在第一时间将水利堤防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查找出来。尤其是在汛期,管理部门需要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加强巡视,并且要将巡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针对在巡视过程中所发现的隐患问题,管理者要组成研究小组,对实地展开进一步的探测与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来避免堤防险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使用年限比较久的水利堤防来说,巡查人员要根据堤防的使用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逐步消除掉堤防内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提高堤防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2.2 积极创新养护模式

在以往的水利堤防养护工作中,所采用的多为分段式承包、分散式经营以及全过程养护这几种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难度大、养护人员积极性不强以及养护步骤不科学等问题,十分不利于对水利提防险情的有效防护。基于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积极创新水利提防险情的养护方法,进一步加大对日常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水利堤防的使用情况来制定出分期养护的方案,还要加强对养护人员的集中管理。只有明确好责任与权限之间的应用关系,才能够让水利堤防的养护工作发挥出最大作用。

2.3 全面加强水利堤防险情排除的工作力度

如果水利堤防险情一旦发生,那么工作重心就要立即转移到除险上。工作人员要根据洪峰水位来复核堤顶高程,如果发现堤顶高程不满足洪峰水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对堤防进行加高与加固作业。为了能够有效消除汛期时由风浪所造成的堤顶冲刷与堤坡冲刷险情,要立即对堤顶与堤坡进行防护加固。

如果出现渗透破坏险情,施工人员要从如下2个方面着手除险:要着重提升堤身的抗渗透能力,可采用的措施有放缓边坡、贴坡排水以及盖重等;要尽可能地减少渗透流所带来的破坏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渗透流的出口位置,按照“前堵后排、反滤料保护渗流出口”的原则来进行操作。

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导致滑坡或脱坡风险,最好的抢险方法是减少其滑动力。针对渗流所引发的滑坡风险要按照“前堵后排”的原则来制定排险方案。上部分的减载操作应在滑坡体的上方对边坡进行削缓处理,下部分的压重操作则要运用沙袋来固脚处理。

参考文献

[1] 莫明军.水利提防险情的成因及抢护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8):115-116.

[2]黄杰.浅谈提防险情的成因及抢护原则[J].大众科技,2015(1):

87-88.

[3]徐涛,王华红.浅谈水利提防险情的成因及抢护措施[J].治淮,2014(10):24-25.

上一篇:有机水溶肥料在小白菜上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 下一篇:农业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技术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