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秋茶 人生直道

时间:2022-10-27 11:13:39

中林来北京的时间不长,才一年多。此前,长长的时间段大多在江苏老家,在老家时也不大画画。中林的家乡在通州,南通州――就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那个南通州,也叫南通。

南通,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是出画家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的可能是范曾、范扬,他们是叔侄。还有他们的祖辈,大诗人范伯子。高祖范仲淹是不是南通籍,搞不清楚了。至少范曾范扬在当代中国书画坛上是有些名声的。当然,我还知道状元张骞,秀女沈寿,还有演员赵丹,名医朱良春也在南通。南通也有做毛笔的传统,手艺人如扎染蓝印花布,因为国母穿着,南通人民也是很自豪的。外出打工做石匠、木匠的南通人一般自称上海人,出门远了,怕人家没听说过南通,说上海,人家总是知道的。但遇到我们无锡人,他们一般都直接说自己是南通人。无锡离上海和南通都近,方言的辨别不是难事。在无锡人眼里,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南通,是平等的,上海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北京也没什么了不起。

南通名画家范扬说,我们南方人聪明,因为母亲是蒙古人,近年来了北京,所以画得笨了一点。写字画画,真是不可以太聪明,太聪明的人一般不肯用功。沙曼翁也说过类似的话,书法是聪明人学的,学画么可以笨一点。陈中林大概年轻时比较聪明,他考上苏州美专,师从过蒋风白先生。这就够了!有学院训练,有师徒授受。中林画上题的款字也讲究,与画面大多协调,气息融通。用的印也规规矩矩,中林说篆刻家是他兄弟级的朋友。他的兄弟级的朋友不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以中林来了北京。

在北京,开始打算报名到国家画院进修。国家画院招生广告宣称,书画家大学毕业、硕士博士博士后上完,没有地方去接受继续教育了,可以上国家画院。这个地方对内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对外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其实,他的前身叫中国画研究院。中林初到北京,本意是要在学习的,却不知什么原因,亦或是经济的缘故,来了很久却未能跟随当今的名师大家学习。只是埋头苦干,画起画来。

北京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陈中林觉得又回到了美专求学的青春岁月。他的书法和绘画技术突飞猛进,一种“飘着”的感觉让他着迷。题材还是花鸟,他好象终于开悟了,几十年的人生历炼突然沉静下来,笔墨干干净净,构图奇正相生,落款潇潇洒洒。画面精神仿佛直接宋元。对,就是徽宗那个宋,云林那个元。

陈中林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他不大临摹古代花鸟名人名作,他怕被淹没在传统里。他的画是真正的创作,他的用笔用墨虽说是传统中来的,一鸟一石一兰一竹,在在都是中林自己的面目,说是心相也是贴切的。雅致典丽细腻邈远工稳,等等等等。中林的画看一眼,你就会被吸引,然后念念不忘,青春年少时那种情不自禁的爱。他的画一副清秀素朴的样子,真的像十六七岁邻家少年的作派。所以也禁不起涂脂抹粉包装演绎,卖个好价钱。中林画画是纯粹的喜好,人到中年,将喜好当饭碗是没多大意思了,至少不是初衷吧。所以他的画才打动人,才可宝贵。因为他真的画出了自己的生命状态,这也就够了。

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系冯其庸艺术馆副馆长)

陈中林艺术简历

陈中林,号“无鱼斋主”,北京九千堂美术馆副馆长。1968年生于江苏南通,198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师从当代著名画家蒋风白,擅长花鸟的创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范扬工作室课题班成员。

陈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意趣,画风清雅,缀笔多年后重新回归画坛,融时间沉浮,人生喜乐于笔下,追求内心的空灵与平和,以典型的文人书画,表达内心诉求。

上一篇:试析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反季节栽植的技术 下一篇:唯有美食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