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主体

时间:2022-10-27 11:00:31

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主体

摘 要:教师传授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环节,是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那么使学生成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主体就成为教师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教学主体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作为教师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及最终的归宿。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是促使他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学生真正明确了学习目的,懂得他的将来是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会增强他对学习的那份责任感。

知道结果,还必须要有前提,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学习上、生活上体贴关心学生,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给予他的那份爱,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求知欲。

二、要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活动少,学生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情境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主体学习兴趣怎能激发,学习效果如何提高?

1.找准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的突破口

依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找准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的突破口,来点燃学生的灵感及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我们班里故事多》时,我提问:“与同学在一起生活已经一年了,和同学的情感一定很深,之间发生的故事也一定很多、很有趣,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大家说好吗?”带着教师的问题,学生会自主地参与进来,敞开心扉地把故事说给大家,还会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

2.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取缔那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新课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时,我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环境,自己归纳让教室清洁、美丽的原因所在。又如,讲授《好书大家看》一课时,我采取教师提示基本线索,学生自己看书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重点解疑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把握他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06).

上一篇:浅析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