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与司法的较量

时间:2022-10-27 10:56:58

民意与司法的较量

摘 要: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阶层分化的敏感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贫富差距日渐扩大,广大民众对于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升级,其诉求得不到呼应,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司法审判的民粹化倾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民意与司法之间的较量所产生的司法民粹化现象,找出其成因,并为其治理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也为我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的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份支持。

关键词:民意;司法;网络;民粹主义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28-02

现如今,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民意与司法的较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种网络民粹主义的倾向。该民粹化倾向呈现出了正反两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应以全面的目光看待它。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其不仅是指统治阶层所谓的管理意义上的法治,其也包括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深化[1]。其进一步的理解为,要求的是国家各个阶层以及社会民众及群体崇尚法治,依法治理国家或参与国家建设,同时培养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使得上到国家治理,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能够把法律作为行为的准则,崇尚法律权威、提倡法治文明、享受法治公正。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法治,需要的是进一步取得社会成员在理论和经验上的广泛理解与感知,也需要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2]。司法,作为制定的法律得以实施的实践环节,是法治建设的一个层面,也是检验社会成员对法律权威普遍认可程度的平台。而现实层面中的司法审判,体现和充斥着民意和司法的各方较量。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意与司法的关系,也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此外,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处于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众思想意识变动激烈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体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强化,民意对于法律以及司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不再仅仅追求个人的个别正义,也包括不断强化对于社会整体正义观的追逐。人们开始从私人的空间里走出来,去关注社会事件。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探讨,从而得到对社会和法律正义的关注。在司法领域,则表现为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司法热点案件的关注与探讨。当然这种探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以及民众法律意识的强化,而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其他的新的特征,即出现了民意与司法较量的司法民粹化倾向。

司法的民粹化倾向,是民意扩散后的结果。在传统意义上,其借助政治精英这一媒介扩散,其扩散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其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其自身对法治建设并无多大的杀伤力。但是其一旦超越地域性限制,与现实中的无地域性和虚拟性的网络相结合,其影响力将是巨大的。而这一司法审判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的出现,也使得民意与司法的较量更加备受关注和引人深思。

二、问题的分析

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为,民意一方面是司法正当化的根据,其制约和监督着司法,有利于司法更好地得到社会认同。同时民意也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好,会伤及司法,也会反过来伤及民意本身[3]。而在司法审判中出现的网络民粹主义,其也充分体现了民意与司法的关系与较量。

(一)网络民粹主义在司法审判中的表现

所谓的“司法审判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主要是指在司法审判中出现了一种民粹化的网络民意,该民意“绑架或左右”着司法活动或对司法案件形成了“舆论审判”或“民意审判”的现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我国的司法是人民的司法。在现今的司法环境下,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尤为注重社会民意的反响,特别是在社会民众给予广泛关注的案件上,更是考虑民意的情绪,这也使得民意在一定的层面上左右着司法,甚至出现了“民意审判”的现象,而这些民意的表达主要借助于网络等媒介,这也使得司法审判具有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倾向。这些网络民粹主义倾向在一些典型的司法案件和有关司法事件中尤为突出。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为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以及全国轰动的“黄静案”,还有“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以及著名的“吴英案”等等,这些典型的司法案件都蒙着一层司法民粹化的阴影。

在司法案件和有关司法事件中,网民的反应和呼声,愈演愈烈。这场民意与司法的较量,最终结果是,网民的民粹化使得其对司法的审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司法机关还未进行彻底审判之前,网民形成的民意舆论首先对当事人进行了“舆论审判”或“民意审判”,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民粹主义的升华。正如刘练军的《民粹主义司法》一文中,阐述了“民粹司法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对司法个案进行来势汹涌的舆论干预,舆论审判是其典型特征”[4]。

(二)司法审判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的成因分析

司法审判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的成因,除了学者们归结的由贫富分化等导致的社会不公与不满所引起的、因社会民众普遍对司法的不信任所引起的、由中国司法的本质所造成的等原因外,还存在一种民意所达成的“临时共识”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民众对于涉及公共领域的商谈所形成的民意话语或话语共识,其会对国家权力或管理权力形成一定的影响。而网络民意在商谈社会公众的热点事件,其形成的民粹化的话语共识对于司法权力的运用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则从另一方面解释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形成。对于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的理解,其众说纷纭,其中之一的理解是,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其提到,尽管公民们对正义的理解有许多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政治观念有可能导致相似的政治判断,罗尔斯说这种相似的政治判断就是重叠共识[5]。对于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可理解为:对于同一事物,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该事物的最终处理,人们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对于热点案件中的审判,网络民意可能不一定都对该事件的审判持相同的理由,但其为了追求相同的判决结果,人们可能不在乎理由的差异,而仅仅在最终结果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股民意以此来追求最终结果的实现。学者Laclau在其与ChantalMouffe的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其提出了关于民粹主义的分析,按照其理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诉求,民众之间的诉求也是多样的,但当民众的个别诉求无法满足时,其就会放弃自身诉求与社会其他诉求的差异,来寻求一种共识,形成一种共同的诉求以对抗既存的制度[6]。根据对该理论的理解,民众对于热门司法案件的关注,其主要是自身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通过关注热门事件中的所谓“不公”来达成临时共识,以此来对抗自身对于现有司法制度的不满。

三、问题的解决

对于民意与司法的关系,我们应以全面的观点看待它。民意一方面是司法得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前提,其监督着司法的有效运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司法。而对于司法审判中的民意与司法的较量,其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司法审判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更是民意与司法博弈的体现。司法审判中出现网络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件坏事,其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梁潇在《论司法机构对网络时代的适应》一文中,其就认为网络表达一方面具有民主监督的功能,这是其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同时其也有非理性化的负面作用。而网络与司法存在着“司法不公亵渎网络正义”和“网络正义消解司法正义”的相互冲突[7]。其实网络民粹主义的出现,其实质也是一种民意的表达。这种民意具有监督、减压阀和促进法制的积极功能[8]。目前的网络民粹主义的现象,其已背离了积极的一面,表现得比较极端化和非理性化,因此还是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监督,如果任其自身朝极端化和非理性化的倾向发展,就会被投机者所利用和操控,进而造成法制的破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由于司法审判中的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不同,对于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治理,应采取不同的手段和对策。我们应坚持全面的观点去看待该现象。对于该现象的治理,我们应保留其积极的一面,同时应减轻或缓解其消极的一面。对于其消极的作用,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加强民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度。国家要严厉打击司法腐败现象,为民众提供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其次,培养专业化的司法官员,使其形成职业化的法官层,减轻冤假错案的出现,增强民众对于司法审判和司法官员的了解。再者,对于盲目跟风的民众,政府应加强对其的舆论引导,同时民众自身应不断提高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被网络不法操控者所利用。而且,对于媒体,国家应加大对其的管理和监督,严禁其造谣与虚假捏造,使其为网民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从而避免网民被媒体随意操控。最后,主要是加强我国网络环境的法制化建设,为网络环境的优化提供法律保证。

四、结语

目前我国司法审判中出现的网络民粹主义的倾向,其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和特点。我们应看到网络民粹主义,其实质也是民众的一种民意的表达,其对于司法审判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不应片面地看待这一现象。对于目前我国司法环境中存在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主要表现的是更为消极的方面,因此应对其消极的层面进行治理和整治,应从民众―国家―网络三方面进行,从而确保该倾向的消极作用能够得到缓解或减轻,甚至根除。

在司法审判中,表现出了民意左右司法的倾向,因此,研究司法审判过程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显得更为必要。对于该倾向的研究更有利于其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金钊.法治共识形成的难题――对当代中国“法治思潮”的观察[J].法学论坛,2014(3).

[2]顾培东.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2(3).

[3]侯宇.当司法遭遇民意――以吴英案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刘练军.民粹主义司法[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与科学,2013(1).

[5]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6]林淑芬.人民做主?民粹主义、民主与人民[J].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5(12).

[7]梁潇.论司法机构对网络时代的适应[J].理论前沿,2013(7).

[8]张建.转型期司法过程中民意功能的迷思――兼评《民粹主义司法》[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从论,2014(1).

上一篇:“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培养小班幼儿主动表达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