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学贷款“零违约率”想到的

时间:2022-10-27 09:45:50

从助学贷款“零违约率”想到的

贵州大学生贫困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30%以上。近3年来,全省获贷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1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截至2005年12月底,按照贷款当年“毕业后4年还清”的规定,全省共有379名毕业生须还清贷款本息,目前已有367名学生如期还清全部贷款,累计金额96万余元,人数违约率和金额违约率仅为3.17%和2.6%,违约率远远低于国际上15%的水平。贵阳中医学院、贵州民族学院等大多数高校基本上实现了“零违约率”(新华网2006年6月29日报道)。

助学贷款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人们议论的热点,贫困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难点。据报道,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累计审批助学贷款学生208.8万人,贷款合同金额达1727亿元,贷款违约率为28.4%。有资料表明,目前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度设计、大学生诚信、经济困难、助贷管理,等等。撇开这些不说,在我国属经济落后地区的贵州省为什么能做到“零违约率”,其做法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零违约率”缘于责任。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实现“零违约率”,强化普通高校和银行的管理职责是关键。贵州省的许多学校主动承担贷款管理的相关责任,跟踪贷款学生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银行催收贷款。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责任意识。

“零违约率”缘于爱心。每年高考过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我们总能听到因交不起学费而导致的悲剧。如2002年,福建的丁炜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其父惭愧于无力替儿子凑齐7000元学费从七楼跳下;2003年,陕西榆林市景艳梅考上东北师范大学后,其父因无力缴纳学费绝望自杀……这些悲剧告诉我们,做好助学贷款工作,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发放一笔助学贷款,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一位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可能改变一个贫困生一生的命运。

“零违约率”缘于创新。贵州中医学院将助学贷款发放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贷中每学期跟踪使用情况,贷后建立就业信息档案,要求学生主动与校方联系。湖南“由省政府设立省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助学贷款代偿专项资金,凡毕业后自愿到湘西地区各县市区和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乡镇、村工作,服务期满5年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全部由国家代为偿还”。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把毕业生还贷工作与就业招聘工作结合起来,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生,除同用人单位填写就业协议外,还要同用人单位、学校和银行分别签订还贷承诺,内容为“同意用人单位保存学生的助学贷款还款存折或银行卡,同意单位定期从毕业生的工资账户中扣划应还本息打入还款账户”。(《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8日报道)。笔者认为,这种把还贷与就业“捆绑”的做法也是一种较好的创新,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助学贷款还款难问题。

“零违约率”缘于诚信。贵州省高校能实现“零违约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曾经说过:“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后,贷款学生就再也不能拖欠贷款了。”只要欠贷学生毕业后有工作,在银行开了工资户,他的信息就会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留下记录,银行很容易找到他。古人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其实贫困大学生不守信用的毕竟是极少数,多数还是经济太困难了,一般来说,经济富裕了还是不愿意违约和失信的。因此,在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上可否考虑再延长一点,还款的方式再灵活一点。(作者单位:农行湖南省永州分行)

上一篇:我们这样搭建个人客户经理机制 下一篇:基层员工同样需要全局观念及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