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应用软件维护的相关探讨

时间:2022-10-27 09:31:56

社保应用软件维护的相关探讨

【摘 要】应用软件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并投入使用的软件产品,一般由专业软件公司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开发而成。随着社保工作不断深入,社保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得到发展、完善,如,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系统等,共同构建起社保系统的基本框架。但是, 各种应用软件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维护量大、管控复杂等诸多问题, 操作不当甚至会影响正常工作。本文将通过总结作者多年来在社保部门的工作经验, 对涉及软件系统运行维护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对如何管好用好社保应用软件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社保;应用软件;维护

一、应用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 一个社保软件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行后, 随着与实际工作的不断结合以及使用人员对系统功能的不断熟悉 , 其应用深度和广度必然会不断拓展, 但随之也将产生新。

(一)数据量不断增加, 对软件系统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并导致信息浏览和事务办理速度相应减慢,根据实际测试, 一个网上办公系统在正式运行近两年的时间里, 数据库总容量可以达到 26G,各种附件文件容量可以达到22G, 数据增长量半年内可达10G,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表都达到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条记录, 在主要数据表中查找一条具体记录的时间达到了几十秒, 登录系统时间达到十多秒。这些现象的背后一般是软件系统自身设计的问题,比如, 数据库中某些表未建索引、程序内部代码不够优化、关联表之间嵌套较多等。这些问题在系统数据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 会直接导致查询效率大幅降低, 而且数据量越大现象越明显。

(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而产生的新需求不断涌现, 对软件系统的持续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软件系统的应用逐渐融入日常工作, 使用者对软件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从个人工作方便性及易用性角度出发, 往往会对功能和界面设计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意见或建议。这些意见或建议需要不断收集、归纳、整理, 并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 形成系统新需求, 并据此对软件不断修改完善, 使之不断贴近工作实际。如果这些意见或建议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或久未解决, 就会严重挫伤人们使用软件的积极性。

二、应用软件系统管理维护的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对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应用和维护工作提出以下策略。

(一)信息管理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责任

明确社保部门所担负的软件系统应用维护职责,作为社保信息部门的人员, 并不需要从事具体开发工作, 而是应该切实担负起项目管理的职责, 包括建设阶段对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和对系统需求的把握, 运行阶段对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测以及对改进需求的捕捉。鉴于他们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身处行业之中的特点, 既接触行业日常工作, 又熟悉技术开发过程;既可以与软件的最终使用者交流, 又可以与软件公司沟通, 因此更应该成为一个连接最终使用者与软件公司的桥梁和平台。

(二)保障专业技术支持

使用专业服务提高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能力应用指导和运行维护的工作属于纯技术性工作, 非常琐碎繁杂, 需花费大量人力, 单纯依靠使用单位的人员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可以使用外包服务的方式, 通过与软件公司协商, 由软件公司安排专人常驻使用单位, 专职负责软件的日常技术支持, 及时响应使用单位提出的修改完善要求。如果程序修改量较大, 可以由软件公司派技术人员前往使用单位进行现场开发。

(三)订立维护管理规章制度

指导并推动系统维护工作的规范化一般包括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维护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其中, 运行维护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对系统运行保障的要求、对系统权限划分的要求和系统数据备份的方式。 维护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包括对维护人员在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三、结束语

在社保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应用软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应用支持工作, 需要遵循软件工程的思想, 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按照“便利、实用、高效”的原则, 开展长期、系统、细致的工作。它要求维护管理人员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 又要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实战经验, 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切忌急功近利、一劳永逸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应用软件系统管好、用好, 取得良好效果,从而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蕴石,王颖. 电子政务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术与信息化,2009,03:11-13.

[2]吕劲松.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社保基金征缴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

[3].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上一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 下一篇: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