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中的实践应用

时间:2022-10-27 09:26:11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中的实践应用

[摘 要]笔者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评价四方面开展了分层教学法的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TH12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318-01

一、中职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的现状

(一)基础知识薄弱

具体表现在由于中学阶段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

(二)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主动性差,不喜欢钻研问题,课前不预习,课后不能完成作业。

(三)学习能力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灵活运用,学习只掌握问题的结论,不注重其中的原理机械式模仿死记硬背,如果同样的问题被更换一次主体要求,就会不知如何着手。

二、分层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的应用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我们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根据其木身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次,一般来说分为完全掌握,只能领会和掌握困难的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将教材内容和课后复习的内容也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针对性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容易接受,共同完成学习进度。“分层教学”在机械制图的过程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备课中体现分层

教师在各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优化组织教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进行细致分析,努力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象化,从而形成一个前后有序、张驰有度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

(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所组成的群体,教师的教学如何来适应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图例讲解、学生练习等多个环节如何把握每个环节,充分体现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复习提问――巧妙设问,多方兼顾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充分考虑一下。通过复习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指出重点、典型问题重点关注提问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从提问复习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当问题回答不出或者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能够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引向正确结论,培养学生自信

2、讲授新课――整合内容,分清层次

《机械制图》课程主要是掌握绘制、识读机械图样方法的课程,为了做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逻辑思维的艺术,运用总结归纳、具体分析、综合阐述进行教学在讲课时,要注意控制节奏,使学生都能完全接受领会,考虑大部分学生是否思路清晰并跟得上。

3、课堂练习――巡视指点、分层辅导

《机械制图》这么课程变没有比较难的知识点,大多数内容都是比较好理解的,同时也没有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和公式,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合理安排,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作业又要保证课堂练习的量。课堂练习的习题题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容易地掌握知识的要点,并且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出题目还需要有目的性,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空间想象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启发和帮助在面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时,不要一味批评和责怪,而是要不断鼓励和激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顺着教师的思路一点点跟上,并找到答案,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时,要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答案,即一题多解同时也鼓励他们自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布置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来提高他们。

(三)在作业批改中体现分层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要简单地用对错号来表示结果,要细心地在错误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不同问题引起的错误要用不同的标示来表示。比如,基木概念混淆的错误就用“×”标注;因为不仔细马虎引起的错误用“?”标注;对于回答正确却不够完整的可以用“√”标注,但是要另外批注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细致的划分有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学生也更容易接收。

(四)在评价中体现分层

评价是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性的总结,目的是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来促进发展。但是有很多学校一直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分出三六九等。正确的学生观应是“成绩不代表结论”。评价有横向也有纵向,都是需要比较的每个学生特长不同,所以木质上讲没有落后者,没有差生。横向上讲对比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努力这一本质,就会让学生误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信心,总会有种“害怕”做事情的感觉。纵向对比可以记录学生是否是进步或退步,以及影响幅度,注意学生自身是否有近阶段的努力或松懈,有助于学生自己从自身方面发现问题,以用于自我暗示和努力全面了解学生,调整方法分析,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从学生的差异中找到教学的平衡支点,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特长,在教师教学、引导和激励以及学生的自发努力下,充分发挥发现每个学生的创造性、主体争取做到人人学有价值,全方面有所发而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叶璞.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与学的创新之路[J].科技视界,2013(7):45-46.

[2] 王宏伟.探析中职机械制图分层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2012(12):23-24.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杆)地梁和框架梁施工技术在高速公... 下一篇:浅析服装造型中的留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