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训练与英语学习积极性引导

时间:2022-10-27 08:25:38

归因训练与英语学习积极性引导

人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要能实现高效的英语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诚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如果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显得无比重要。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往往是比较常见的做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通过归因训练,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纠正归因

“五指三长两短”。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不平衡性。依照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人往往会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听任摆布的行为。基于此,对于一些能力较差、基础较弱或者是某一两次测查处于后面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是英语积极学习的最短的“木板”。教师可以借助强化纠正归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当有学生在默写单词没有能够过关,后来又经过数次补默仍然没有过关时,教师可先将默单词放到一边,和孩子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过关。在提供的一些原因上,教师可设计诸如没有注意不发声的e,或者分析为没有掌握默写单词的方法,或者是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努力,只要更加用心一定会过关。等学生确定了问题的归因后,教师再次要求学生默写,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结果。

归因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多次的挫折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对“差”学生用有色眼镜来对待,应该努力地营造出一种“人人能进步,生生都优秀”的范畴,然后提供一些积极的原因:老师讲的一时没能听懂、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同学第一次都不懂、没有合作学习等等,摒弃天生就是笨、什么都不行等归因,特别是引导向“努力不够”这一归因,进而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归因中获得反馈,进而提升“英语不难学,只要勤努力”的认识。

二、榜样引导

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看来,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而习得的过程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也就是间接经验的学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互比性、竞争性在这一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榜样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正反两方面典型的作用下,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从以下四个环节入手。在旧知复习阶段,我大多根据上一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幻灯片投出测验的内容,对于表现得出色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更多地采取自主提问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选择其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在释疑和交流阶段,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把刚才回答的问题再放到小组教学中,以优秀生引领其他学生再次学习;在强化反馈阶段,作业练习选择优秀的学生,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只展示作业不说名字。而对于课程内容的反馈,也采用树立榜样,请生到台前背诵、表演的方式,带动其他学生一同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看到表现优异的同学能够获得奖励、能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时候,他们更多地生发自己学习的动力。而那些表现不够的学生,尽管教师并不一定需要展示他们的作业,但由于偶然的“亮相”,他们也能够获得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成为反面的典型。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归因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更多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及时做出交流,并在教师的及时反馈中发现归因的偏差,引导他们及时做出调整,使学生在主动配合中实现共同的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一方面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要乐于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加强相互协调;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也能够主动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及时解决问题也做到有效监控。其次,明确学习的目的,告诉学生每次小组合作要能够记忆某些单词还是熟练掌握某种句型,有时连练习多少遍我也向孩子明确好。同时,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做到人人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以小组的平均成绩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最后,在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人人参与评价,人人获得成功。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上的更新。尤其是在归因理论的影响下,合作学习进一步强调了个体的参与,以个体间的互动调动起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积极性。

四、个别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别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立足于此,对于心理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宽容进而善待这个别的学生。一方面,积极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后进的原因,通过个别谈话消除他们心中存在的消极归因;另一方面,坚持“小步子原则”,努力寻找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点点小小的进步,充分放大,并在肯定其进步的同时既指明他们当前的学习目标,又告之具体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下,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提升学业成绩。

当然,归因训练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心理引导的一种策略,还需要和其他方法一起,才能形成引导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合力。

上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三部曲” 下一篇:新疆餐饮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