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服务型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21 09:52:27

论服务型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因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地方政府都把会展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在主导会展业的方式、方法上应当避免用"有形的手"直接参与展会运作,而应积极创造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设施,用"无形的手"引导和推动会展业,促进会展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会展业;政府职能;主导作用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重要业态,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力推动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转型和升级,会展业已衍生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成熟的经济形态--会展经济。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型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服务业,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像会展业这样的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青睐,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把会展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会展业以其高效率、高增长的特点而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它作为经济社会的"晴雨表",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它不仅能够带动制造业、商贸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给所在国家或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综合效益。当前,如何既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逐步推进会展业的市场化转型,是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以会展业为核心的会展经济进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2011年,我国贸促会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 5-15 年间,我国会展业将保持年均15%~2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 1000 亿元,其所拉动的相关产业链的收入将超过万亿元。

从会展业的发展来看,由于我国会展业是近年来才得到较快发展的新兴行业,目前的发展尚处在成长期,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我国除了京沪穗等少数地区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外,其他多数地区的申会办展仍主要是政府行为,会展业市场化程度低,不少地方政府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这既体现了地方政府依靠大力推动会展业,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反映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会展经济的规模效应不强。近两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要求要控制财政经费用于举办大型活动,这其中也涉及部分政府主导型展会。显然,尚处在成长期的我国会展业要谋求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同时实现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又是会展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服务型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能

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一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政府借助于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一方面,取得自身正常运转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试图依靠政府"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对于会展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应当根据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适时转变政府相关职能。要完善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首先就要明确其定位,发挥其规划和推动、规制和监管、服务和协调等职能。

第一,服务型政府的规划和推动职能

从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形势中,服务型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对于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职能就是最好的体现。服务型政府应当根据会展业发展所依托的产业与市场、区位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等条件,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会展业战略规划。避免出现因市场调研不够充分、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要么展馆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要么展馆设施不足功能落后无法满足会展业发展需求的状况,以及重复、模仿办展的现象。注重结合本地区产业与市场、区位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等条件科学规划会展业发展的规模、目标和市场定位,努力提升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会展业发达地区还要具备国际战略眼光,大力推进国际化水平。

第二,服务型政府的规制和监管职能

服务型政府作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主体,为了促进会展业的规范发展,一方面,应当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出台规范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把会展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会展业自我管理,使一定区域的会展行业成员为维护其共同利益,在相互平等、自觉自愿、共同承诺的基础上,以非强制的自律方式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协调与监督,从而实现服务型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规制职能。推动建立地方会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服务、协调、自律"作用,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以社会化力量填补政府监管空白地带,积极引导会展行业提升自律水平,做好地方政府和会展企业的桥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第三,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和协调职能

一方面,作为会展经济核心的会展业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就业、推动城市建设、塑造城市新形象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加速发展具有城市经济特色的会展业显得尤显重要;另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高度依存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可以说特别是在会展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扶持会展业就不可能获得发展。因为会展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会展场馆,以及具备相当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要建设以会展场馆为核心、集餐饮、住宿、购物、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相关服务设施。在围绕会展业发展的投入中,有些是需要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如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展馆等;有些尽管不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但依然需要地方政府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

三、完善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政府应该"服务而非掌舵",政府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社会。从德国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的发展经验看,德国地方政府用"无形的手"引导和间接地参与到会展业中去,既保持会展业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趋势,又通过展馆建设、品牌培植以及国有企业和会展业非政府组织运作展会,发挥其主导作用,这样有助于为一个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合理和公平的运行环境。

我国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常常用"有形的手"直接参与展会运作,政府主导型展会就是其典型表现。事实证明,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不平衡,除了京沪穗三大会展发达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运作大型的专业性、综合性展会,以此增强相关展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因此,在推进会展业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选择合理方式介入会展业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靠政府权力的介入以及公共资源的投入来为公民及组织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地方政府在推进会展业发展、促进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过程中,应当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尽量减少兼主办、承办于一身的全能型政府主导型展会,对于仅仅是政府具名主办、协办的政府支持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展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有必要存在。

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当更多地通过"强化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充分流动,为经济发展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为会展业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为充分发挥会展业特有的集聚、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展馆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中,不断加大统筹力度,给予会展业以更大的投入,都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应有所为。

在发展以会展业为核心的会展经济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通过合理的介入来展示其主导作用。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会展业的介入主要体现在对会展活动和场馆建设的资助,尤其是对大型和特大型会展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如德国的展馆基本都是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会展企业也大多是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以福州为例,2010年福州地方政府积极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完善会展业配套服务通过国有企业投融资建成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的建成为福州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载体支撑。与此同时,为了改变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重招商、轻服务"的现象,福州地方政府重视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的手段介入会展业的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参展商、参观者和贸易商为中心的服务机制,既避免了政府过度包办带来的弊端,又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服务职能。

第二、健全政府经济发展职能,提升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无论是"有形的手"还是"无形的手",地方政府介入会展业的发展,其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地产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政府介入会展业的发展是寄望于会展业能够给予巨大的回报,产生高额的经济效益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般而言,政府主导型展会都具有政策导向功能,既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形象宣传的重要载体,又是产业发展的引擎和经济贸易活动的平台。就大多数政府主导型展会而言,其办展目的主要在于招商引资、促进经贸,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从而扶持和引导地方产业发展,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会展业的投入。从2012年我国各地区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可以看出,会展业发展位居前列的省市大都位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显示出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关联性。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慕尼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会展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这也是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的根本目的所在。

由于会展业作为平台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性很强,因此地方政府发展会展业,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型的、专业的会展活动,不仅能够通过展会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而且通过展会还能极大地推动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一方面,有些展会经过地方政府的初期培育,已经演化成"风向标"级的行业品牌展会,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随着一定区域某一行业的自身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会展企业不断提高办展水平,改进服务质量,促进地方政府探索适合各行业内在需求的会展业发展模式,创新服务型政府职能。

第三、健全政府财政扶持职能,实现会展业的有效投入

政府的公共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所为,地方政府公共投入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发展进程。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会展业发展。除了展馆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大量投入,为了扶持重点展会和龙头企业,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财政资金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以福州为例,2011年福州出台了《福州市展会管理办法》、《福州市展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在本市举办的规模以上展会给予不同额度的财政支持,到"十二五"结束,财政专项资助资金将达到5000万元。

目前,从会展活动的资金来源来看,我国仍有近七成的地方政府充当展会项目的投资方,这些展会的运营资金全部或者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如"东盟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每年都由各级政府投资一笔经费用于展会运营、场地租用、展会品牌宣传、重要客商接待等。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许多大型综合性展会就很难开展;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像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想要发展"会展之都"进程就要大大延缓。因此,在会展业发展的成长时期,在会展业发展的非发达地区,不断加大会展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与该地区会展业的成长速度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健全政府行业监管职能,加强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

服务型政府作为市场监管的主体,对于经济领域的行业规范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重任。在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在加大对会展业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一系列财税、金融的扶持政策的同时,也应出台促进行业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法规,使会展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治轨道,为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有序竞争环境。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一定地区的会展业监督管理机制,确立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明确会展业相关监督管理职责,依法依规履行展会监督管理职能,规范会展业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有效保护展会不同主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力度,改变现有多数会展行业协会只能成为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的状况,使之真正成为在相互平等、自觉自愿、共同承诺的基础上,以非强制的自律方式约制一定地区会展行业不同主体的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将行业协会的生存和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做到把政府的强制性管制、规范、协调与监督与扶持行业自我管理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行业市场监管的职能。与此同时,为了夯实会展业发展基础,大力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服务型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还应以社会化力量填补政府监管空白地带,积极引导会展行业提升自律水平。

第五,健全政府政策引导职能,推动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是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的转型趋势。市场失灵会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从而意味着政府应具有治疗这些疾病的职能。但是,在评价政府医治经济病症的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防政府失灵的情况,即政府引起病症,或使弊病更加严重。因此为了防范政府失灵的情况,推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就是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转型的必然路径。从建设服务型政府出发,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应当提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方面,展会以市场导向,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市场配置与展会服务相关的各种资源,如招展、招商、承办机构等,市场主体间实现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顺应会展业的发展规律,改变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组织管控模式,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也要不断提高组织效率,为提高展会质量、发展品牌展会,努力提升展会的专业化水平。地方政府应成立专业的博览机构负责主办政府主导型展会,或者将政府主导型展会按照市场化要求委托给会展企业运作,使展会的主办方、承办方在充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信息动态,并了解行业发展的各类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展会举办的专业化效果。

总而言之,从建设服务型政府出发,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时,一方面应该依据国家或区域的战略意图,立足于地方产业特色和经济发展现状,合理分析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结构及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既符合会展市场规律、又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的会展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应当研究出台一系列会展业扶持政策,制定完善会展业法规体系,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和会展主体行为,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服务的方式,全面推进会展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涂成林、陈仲球、易卫华.会展:现代城市发展的杠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郭济、刘东汶.中国公共行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陈锋仪.政府主导型会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01) .

[6]邬国梅.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运作模式研究[J]. 企业经济,2009,(03).

[7]本书编写组.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报告(2010)绿皮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郑玲(197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浅谈COSO理论下的发行库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下一篇:让电子白板为数学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