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爱生,为人师表

时间:2022-10-27 08:09:15

摘 要:师德,既是从教者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力争成才。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品德至关重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还要有仁爱之心和宽广的胸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忘初心,永不止步。

P键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德为先;充满爱心;教学相长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品的楷模。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的体现。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一、以德为先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一些优秀的人格素质,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只有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以身作则。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二、充满爱心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一位教育家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传统的“仁义”,思想是可以主导师生关系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

三、教学相长

树立教学相长的意识。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四、以德树人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对个人成长和他们走向社会,起了重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的教育。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应以德为先,以德树人。充满爱心,积极进取,争做四有教师!

参考文献:

[1]《做最好的班主任》 李镇西 著 漓江出版社.

上一篇:古诗――不仅乎背、读之教学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组织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