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厚德载物

时间:2022-06-01 07:28:56

仰泰山之高,听黄河之澎,闻儒家之精,叹长城之伟。中国,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有着太多传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的创新意识愈发强烈。但中国并不是一味的铆足了劲儿创新,而是在创新的同时将传统的中国文化融入其中,使其得以传承发展。

作为中国人,我们是自豪也是骄傲的。因为,中国不仅拥有着超前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先进的科学、精湛的技术,与此同时,我们也拥有着博大的胸怀。我们在引进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着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可以欣赏到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中国元素”在近年来也颇受外国人民与本国人民的喜爱与推崇。

“元素”既是一种符号与也是一种标识。它是一个种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根据本土特色,发掘或是利用的最具特色的资源。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中,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得以广泛传承。它具有普遍性,但绝不普通,因为这是区分与他族或是他国的标识。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博大精深。也正是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让中国拥有着如此之多的“中国元素”。无论是图腾、戏曲还是瓷器、服饰都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历史精髓与文化底蕴,被广泛地挖掘和利用。

通天彻地龙腾为贵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做中国。”龙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传说中的龙与一般动物不同。它长着鲶须、鹰爪、鹿角、虾限和鱼鳞,马头与蛇身更是与众不同,因此,被看做是神物。龙不仅可以上天下海、神通广大,还足智多谋、可掌控万物。因此,自古以来龙一直是高贵、富有和威严的象征。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的母亲在天昏地暗、雷电交加之夜,梦见一条蛟龙盘旋在她身上,结果怀了孕,生下刘邦。刘邦喝醉时头常显出龙形,他得了天下成了“真龙天子”。自此之后,“龙虎之气”更成为帝王之相的代称。

古时候,帝王乃国家之首,自然他们所使用的东西平民是不可肆意运用的。龙是帝王们对自我的比拟,所以非皇室成员都不能使用。尤其是五爪龙,只能是皇帝一人使用,否则,便是犯了大罪。正是这样的原因,龙纹被大肆缝制在帝王的皇袍、皇靴上。除非皇帝恩赐,否则很少有”以与天子相同的龙纹。这样的习俗一直到了清朝才有所变更。

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上奏皇帝,问黄釉及五爪龙瓷器的残次品是否也押运进京,以防止流入民间。乾隆帝批回:“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可见五爪龙纹的瓷器在当时已流行于民间。

当今,不再有着帝王的封建专制,龙图腾的使用也不再受限制。只是,龙图腾似乎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只要提到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因为,龙始终是神圣、富贵与威严的象征,而龙的气质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相呼应的。正因为这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背面就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并以此来表现此奖牌的高贵与典雅。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各国运动健儿深刻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奖牌成为一个载体,将中国的龙文化推向世界。

龙图腾的应用并不止于奥运奖牌,宏大的开幕式中的舞龙,婚庆门口的双龙戏珠摆设,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今年恰逢农历龙年,龙图腾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不管是年画、灯笼,还是玉佩、吊坠,以龙为图案的物品琳琅满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经久不衰国粹经典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有学者指出:“京剧的诞生与发展,受到清朝宫廷直接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慈禧太后执时代,京剧更因备受宫廷宠爱而声誉日隆。”从道光年间宫中开始有“侉戏”即地方戏的演出,咸丰年间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戏班艺人被召进宫演唱乱弹、梆子剧目,直到同治年间,两宫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后慈禧专权时代,渐渐成型的京剧终于成为宫中演唱的主体:京剧的诞生与发展很好地印证了那句古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当今,京剧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点,并如常青树般屹立在中华文化之林。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京剧打击乐的表演,将人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年代。如此盛大的场面,如此的澎湃气势,惟“国粹”京剧才可演绎。

因为人们的喜爱,每年“春晚”上京剧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上至老年人下至孩童都乐在其中。如今在北京的胡同里、四台院内还会经常传出京剧的各种唱段。可见,京剧不仅是一种戏剧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品味。

当今很多流行歌曲都走复古路线,将京剧元素融入其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让京剧不断推广。不管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北京欢迎你》,还是龙年“春晚”上的《新贵妃醉酒》,无不让大家在传唱的同时感受着京剧的博大精深。

精美绝伦青花瓷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不仅让大家感受了“中国风”的优美,也让大家开始重新认识青花瓷这一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艺术品。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将青花比爱情,将瓷器寓长久,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青花瓷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古老的青花瓷再次放到了聚光灯下。不论是地铁奥运支线青花瓷风格站台,还是奥运颁奖礼仪小姐青花瓷花饰的旗袍,抑或是奥林匹克公园里的青花瓷雕塑,真可谓“满城尽是青花瓷”。

其实,青花瓷元素的使用并不止于北京奥运会,在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各国大学生运动员,身着以“青花瓷蓝”为主色调的领奖服站在领奖台上迎接全场观众的欢呼。

而在上海“世博会”上,青花瓷的元素再次被融入了建筑之中。“世博会”江西馆的外形就是由三个火小不等的青花瓷组成。当人们踏入该馆景德镇展区时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在流动时,就会有青花瓷片浮出水面,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在水中荡漾……

青花瓷光泽所折射的是中国的富饶、美丽及典雅,也是中华民族低调、儒雅、淡泊的优雅体现。中国虽是泱泱大国,但始终如这瓷器般低调,淡雅地走在世界前沿。

端庄妩媚如花旗袍

在清朝,满族女性一卜分喜欢穿袍子。袍子上通常绘制不同种类的花样,皇室贵族更是时常在袍子卜绘制风、镯鸯等寓意身份高贵的纹样。20世纪上半叶,在满族袍子的基础上,服饰设计师加入了一部分西方的流行元素,设计出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旗袍。由于它本身就是东西文化的一种糅合,所以旗袍在当时颇受大都会女性的欢迎。

旗袍大多延续了旗装的纹样,在本就华丽的布料上绘制花的纹样,或是在领口别出心裁地配之以花。“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须折”,这话大抵是“女人如花花似梦”的最好诠释。如花般的女人,身着旗袍含苞待放,性感妩媚却不失端庄。旗袍既带有中国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西式审美,所以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的礼仪小姐统一着旗袍。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了当代中国女性的贤淑、典雅、性感、清丽,向全世界展现着当代中国的知性与时尚。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唱过唐诗唱过宋词的邓丽君与旗袍也有不解之缘。在她的演出服里,旗袍占了多数。可以说,穿在邓丽君身上的旗袍,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连接起了生活与艺术,并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她成全了旗袍的美丽,旗袍也成就了她的传奇。

博大精深生生不息

巍巍华夏,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注定了“中国元素”不计其数。最简单的红、黄两色,从古至今都寓意着喜庆与高贵。以抽象的笔墨线条和丰富的汉字形态反映世间物象构成及其运动规律的中国书法,在矛盾与变化中展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祥云寓意吉祥如意,到牡丹寓意高贵典雅;从以月寄相思,到以玉比德……“中国元素”可谓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正是因为它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它将被我们和后人继续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凡事都是对立的。在生生不息地传承的过程中,有些“中国元素”往往会因为种利原因而失去它原有的文化内涵。在许多国外甚至国内的电影、电视剧中,许多“中国元素”在被使用的同时,也常常被曲解、被滥用。如果你在荧屏中看到青花瓷出现在春秋战国,或者一位明朝的女性穿着旗袍,不知是何感想。而这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使用,都是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够所造成的。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资源共享已不是痴人说梦,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正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传播。我们希望随着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国元素”在越来越多使用的同时也越来越用得科学。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弘扬。

上一篇:林书豪: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 下一篇:“中国元素”:一枝独秀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