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27 06:57:42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简介:梅金星,男,籍贯:河南省信阳市,所在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山水创作研究室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山水创作与理论研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战略和有效手段,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事实证明,在国际市场上,国家间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转向工业设计上的竞争。深入地研究日本工业设计从无到有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世界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

所谓工业设计,从广义上说,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主要是指对于那些与人的衣、食、住、行、用相关的产品,就其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各种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

二战以后,日本迅速崛起,很快赶上和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强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日本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除了其他因素外,工业设计在其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90年代日本进入了十年经济衰退后,工业设计对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贸易中以代加工为主,设计方面则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这时日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和贸易规则。“价廉质次”是日本在对外贸易中给人的最直接印象。

(一)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的萌芽阶段

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时期,也是日本工业设计的萌芽阶段。战后,由于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工业中的大部分设备已不能使用,其余设备也陈旧不堪,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30%。这期间日本的工业设计和对外贸易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的产品不多。许多产品是由工程师而不是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功能方面的需求考虑得较多,而外形、颜色、材质等方面考虑欠缺。“日本造”在世界贸易中基本没有立足之地。这时,日本政府深深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要重视工业设计。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及全民的工业设计意识,另一方面要向杰出的设计师学习,从优秀的设计国度汲取设计思想。

(二)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阶段

1953-1960年这一时期,是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阶段,工业设计的发展带动了经济与贸易的持续发展。从50年代中叶起,由日本政府和商业财团提供经济资助,每年派送学生赴美国和西欧学习工业设计,学习欧美的设计经验,并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回。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设计注重生产线设计的批量化和规范化,使得电视机、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产量激增。到1960年,日本的电视机产量已经达到257万台,居世界第二;摩托车149万台,居世界第一。此时的“日本造”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通过低廉的价格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外贸易额有了巨大的增长,日本成为贸易大国。

50年代末,世界设计会议的召开成为日本工业设计全面发展的契机,日本的工业设计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1957年,日本通产省建立了“良好设计选择系统”以及优秀产品的证书“G级”标记等,用以保护好的设计和防止发明被仿冒及专利的被侵犯;随后日本通产省又发表了“时代的变化对设计政策的影响”一文,表明了政府在这个非常时期对设计的重视;成立了日本GK(日本设计佳作奖)工业设计组织;加入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日本的很多大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的行动,纷纷成立自己的设计部门、产品开发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的工业设计,由原来的模仿为主转变为独立创造、具有特色为主。不仅将日本的民族文化运用到工业设计中,融入到高科技产品之中,而且很重视欧美等工业设计大国常常忽视的地方,无微不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了日本现代设计、现代制造、现代贸易的一大特色,成功地改善了日本产品的贸易形象。日本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日本成为贸易强国。

(三)日本工业设计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世界两次石油危机后,由日本工业设计师推出节约能源和资源设计及产品的实用性和理性设计对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972年世界设计师大会在日本召开,标志着日本设计的地位得到了国际的承认。这一时期日本逐渐转成为以重化工业及节能型高附加值的加工组装、技术密集型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日本制造”誉满全球,许多工业产品占领着相当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由一个贸易小国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见,在日本经济发展的链条上,工业设计与出口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关键。

三、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设计之所以能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原因是政府进行了干预。日本政府直接支持企业派遣设计人员赴欧美学习,邀请国外设计专家到日本讲学,帮助企业培养设计人才。为了加强对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还制定了“出口商品法规”及“优秀产品评选制度”等一系列相关设计法律法规,确立设计就是“创新”的概念,引导企业设计与时俱进,使工业设计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政府职能

政府应发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作用促进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鼓励和引导工业设计发展的机制和战略,推动我国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积极参与各种国际间交流活动并参加相关的国际组织,加强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设计人才和设计理念,在国内推广设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从而推动工业设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从财政上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开发工业设计,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应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国际展览会和研讨会等,积极探讨中国工业设计与时俱进的战略,为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出谋划策;行业协会还应成为我国行业设计力量的整合平台、宣传平台和设计活动平台。

(三)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应大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大学开设了工业设计课程,工业设计尚属于较“冷”的专业。同时因为师资不足,一些正统的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完全地进入到我国的设计教育界,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鉴此,应当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培养高水平的设计人才,提高我国工业设计层次和实用性;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途径,提高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水平。(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参考文献:

[1] 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 韩秀申.《国际经济合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3] 申淑娟.《日工业设计对比研究及对中国家具业的启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4] 汪海波,赵英新,.《明治维新对日本工业设计的影响》[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23卷 第05期

[5] 刘涛.《工业设计概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上一篇:道的有无之辩 下一篇:浅谈中日茶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