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10-27 06:30:08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桥梁桩基的施工方法有很多,如灌注桩、沉桩等,其中钻孔灌注桩是如今桥梁桩基施工中应用最多的类型。本文作者结合工地实际经验,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应用;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由于桥梁工程的建设面对的地质情况各不相同,面对这种复杂的地质情况,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地下水位较低及需要护壁的情况下的桥梁建设。随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日益成熟,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在桥梁施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还是会有施工中工艺不当等原因发生,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是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中要控制好施工的工艺,使钻孔灌注桩单桩静载试压达到全部优良。对于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有很多,例如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小于设计要求,桩身结构不完整,夹泥,露钢筋,断桩,桩底沉渣太厚,桩壁附着泥浆太厚等。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有:不按要求配比制备混凝土;浇注时导管渗水导致混凝土离析;运输浇注时混凝土离析;坍落度过小,搅拌放置时间过长,钢筋笼露筋;施工中停电;设备使用不规范等。故要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钻孔

钻孔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在现场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技术规范进行,确保钻孔施工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在钻孔过程中,要注意开孔质量,要在施工中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要施工要求压好护筒。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进行护壁加固防止坍孔和抽渣,同时还要随时检查钻孔是否存在偏斜等问题,避免将钻头埋住或出现掉进孔内等事故发生。在钻孔过程中,若发现存在漏水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找出原因并有效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施工中应加强泥浆护壁加固,同时要控制钻机的钻进速度。钻孔过程中,现场质量监督人员应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等的检查工作;钻孔完毕后,应对桩位、孔径、深度等质量水平进行检验,待所有项目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步清孔处理工序。

2.成孔和清孔

钻孔成孔质量水平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监控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成孔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灌注桩施工质量及施工工序的高效顺利开展。如果成孔质量控制不好,则可能出现塌孔、缩径、桩孔偏斜、以及桩端达不到相关技术规范或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进而影响到灌注桩后续工序的高效顺利开展,造成桩承载力下降不满足设计要求。清孔主要为了清除桩孔孔底中的沉渣,确保混凝土灌注具有较高质量水平。清孔工序是利用泥浆在流动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动能来冲击携带桩孔底部钻孔过程中留下的沉渣,为混凝土灌注桩后期施工营造一个良好浇筑环境。

3.钢筋笼制作、吊放

钢筋笼在制作前,施工人员应检查钢材等施工原材料的质保资料,并按照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验收施工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等技术指标。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制作连接焊缝质量水平,如果发现钢筋笼质量存在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的焊缝、焊口时,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补焊处理。要确保钢筋笼顺利下放进钻孔内部,沉放过程中不应碰撞孔壁。如果吊放过程中出现受阻现象时,拒绝采取加压强行下放,应立即停止吊装工作,寻找阻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钢筋笼在垂直吊放过程中,如出现吊放不垂直时,应将钢筋笼全部提出后重新进行垂直吊放。钢筋笼在接长焊接施工时,应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提高灌注桩浇筑连贯性和质量水平。

4.泥浆制备和第2次清孔

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时,要检查导管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实性,以防存在漏气漏浆等问题。由于桩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过程中,会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由于重力作用再次沉入到桩孔底部,如不进行2次清孔,则就成为永久性沉渣,进而到影响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桩基的浇筑质量。因此,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施工完毕后,应利用导管对桩孔进行第2次清孔处理,待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满足设计或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后,方能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5.水下混凝土灌注

(1)灌注桩的混凝土水下施工操作是采用导管进行灌注,这样还会有混凝土的离析现象发生,防止这种问题的最主要措施就是设计良好的施工配合比。对于现场的施工配合比要根据施工中所用的砂子、水泥、石料的规格和它们的含水率进行设计调整,在灌注桩混凝土的搅拌中要认真复查施工配比同时要检验计量是否谁确无误,要严格进行测试和严格进行管理,及时反馈数据记录和制备实验试件,保证每一根灌注桩的施工配比完整无误。

(2)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性能指标:为确保灌注桩能够达到要求的质量,对于每一批进人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像水泥的报告单、砂石化验单和出厂的合格证等等。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存在实样与报告书上的不一致,应立即复核原材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及时报告上级项目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不合格的原材料决不能进人施工现场。

(3)对于灌注桩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控制,普通混凝土在4-5小时就能初凝,这个时间短只能满足较小灌注孔的施工要求,对于较深的桩孔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在5-7小时。

(4)灌注桩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的搅拌中,要按照设计好的施工配合比掺入石子、砂子和水泥放入到搅拌机中,加入所需水量的30%并开始搅拌,在上述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60%的水,最后再放入10%的水量,只用这样才能保证灌注桩混凝土拥有合适的流动性和保水性等和易性。

(5)灌注桩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技术控制,第一批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泥浆到混凝土面的高度、泥浆的密度、混凝土到孔底的深度、导管的内径和灌注桩的直径决定了混凝土的灌注量,灌注混凝土的量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多。如果混凝土的灌注量大,搅拌的时间就会延长,会引起混凝上的离析现象。第一批灌注混凝土在灌注下落的过程中和易性较差,受到周围的阻力较大,会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因此在混凝土的灌注中要使用起重量大的设备,这样可快速的向漏斗内加混凝土,缩短出料的时间,然后稍微提起导管使混凝土充分下落。如果在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有限,这时可以使用卷扬机晃动漏斗使混凝土顺利的滑下。如此连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后续混凝土的灌注中如果要有不连续的灌注,待漏斗中的混凝土充分下滑后拉动导管察看孔口返回泥浆的状况,等到孔口不再有泥浆出现继续向漏斗内倒入混凝土实施灌注。灌注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在施工中充分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便确定合理的灌注速度,这样才能保证灌注桩具有较好的质量。

三、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常见质量问题的综合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质量问题应采取及时、妥善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桩基具有较高施工质量水平,推进工程高效优质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喻静.浅谈钻孔灌注桩的主要问题及有效控制其质量的若干方法[J].电大理工,2008,(02).

[2]肖冬华,李艳红.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预防[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08).

上一篇: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量审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电子报批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