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27 05:38:37

研究分析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高中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迅速,青年初期的学生容易产生独立性、批判性、逆反性等心理状况。他们在情感上处理不成熟,把自己当成大人,不想再依赖成人,在他们心里老师和家长的权威性已经降低。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也不再听从老师的命令。有的学生性格易暴躁,不能把握自己又软硬不吃;学生向老师有意或无意的关上了心门。这就需要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工作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35-01

人的黄金时期是高中阶段,也是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和提升自己的关键时刻。而学业压力的加重和竞争环境的激烈,以及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心理健康会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和学生是接触时间是最长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为学生经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疑惑,要想做一个好的心理辅导老师,就要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基本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日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国家在一些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室发挥的作用是有效的,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班主任更容易引导学生心理走向健康的方向。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比成人出现心理健康疾病往往更多、更严重。因为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社会正在进行改革,这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等必然受到冲击,大量的矛盾激化,使青少年在夹缝中飘摆不定。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特定的条件,把青少年的心灵和手脚都束缚着,这让人不得不担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即将步入小型社会中,面对家长的期盼、升学的压力等等,心理健康多多少少会出现问题,这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1]。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实施

心理健康问题越大,颠覆性也越大。班主任有义务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我们就要寻找正确的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

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也要求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才能产生正面积极的效果来影响学生。班主任和学生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相平等对待,才能传递正能量。班主任不要故作姿态,这样会影响对学生的了解、沟通和相处。要在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辅导之间做好转换,因为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都愿意采取强权措施,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更好的开展。对班主任的培训要加强,也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找到共同点,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做到尊重与了解。对每个学生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对学生要不断鼓励,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定时定期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指明方向。班主任应该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协助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走的方向,减轻学生的压力,班主任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2]。如小周同学是一名高二同学,平常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快,上课经常跟老师对着干,经常有课任老师向班主任投诉他,于是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找到小周,找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小周面对面的坐下,和蔼的询问小周为什么这么做,通过交谈班主任知道,最近小周的爸妈一直当着小周的面吵架,吵得非常厉害,导致小周情绪异常,老师对小周进行开导后,给小周的爸妈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小周的近况与情绪的波动,对他们进行了劝说。最后,小周上课时不再跟老师对着干,性格也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了。

2.做好陪伴与突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陪伴,就像影子一样每时每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无时无刻的存在他们身边,感觉到班主任的关心和温暖以及陪伴和爱护,促进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也绝对不能让学生的高中路途上缺少陪伴,班主任就是一阵春风,吹走了学生的寒意。如高一的小吴班主任,对班级做了以下处理,首先关注优秀的学生和那些找不到自己位置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学生,以及不喜欢上学逃课、屡教不悔的学生和对网络游戏上瘾的学生,小吴班主任要家长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和思想疏导,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走进学生宿舍和精神世界中,进行深入谈话与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样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突破,突破最重要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重点突破,当然要从各个方面某进行突破,尽自己一切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重点心理问题,让学生们健康地发展心理,当然这里是指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容易出现精神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大不利,但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了,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他们[3]。如梁左(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脾气冲动、急躁,事事愿意抢占先头,对老师进行顶撞,总是沉迷于幻想,甚至动手打人,如果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长精神容易出问题。对于他要重点进行心理疏导,找到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进行药物治理,找善于言谈并心理健康的同学进行看望与交谈,班主任要全程陪伴。最后,梁左的心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脾气也缓和不少,对老师也不顶撞了,跟同学相处也融洽了,之后考进了一个不错的二本学校。

总结: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不容易的。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身上的不足。高中是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确保每一个高中生在以后的生活里都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永彬等.高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园地,2013,(12):172-173.

[2]高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整合问题研究[J].学生教育,2014,(34):57-58.

[3]方向S.浅探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之有效策略[J].教师经验谈,2014,(s1):374.

上一篇:浅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下一篇: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