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时间:2022-10-27 04:42:08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是完善贫困生管理体系,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力保证。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社会,学校在物质方面给予贫困生极大的帮助和爱护,但在思想教育方面还存在着盲点,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生思想解困,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章分析当前贫困生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高校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教育部在第20次(2006年9月14日)新闻会散发材料之一中谈到: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为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贫困生思想状况,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消极思想现状分析

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特殊的生活经历,致使一定数量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在人格和心理健康方面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贫困”,成了经济和心理的“双困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由于贫困大学生所处年级,面临的任务以及对大学生活适应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的思想的消极特征有较大的区别。

一年级(适应阶段)主要的消极表现:

失落迷茫:刚从中学的小天地升入大学殿堂的大一新生,心中充满喜跃龙门的娇情,尤其对贫困大学生来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大学后,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船到码头到站”。然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使长期处在教育落后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既找不到成绩优秀的,也得不到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心中充满了失落和迷惘。此时具体表现为:郁闷,压抑,倦怠,冷漠等不良心理反应,作息无常,过度消费,学习吸烟,电玩过度等失范行为,甚至出现某些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消化不良,失眠等。

二、三年级(发展阶段)主要的消极表现:

孤僻抑郁:贫困大学生要融入集体,就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但他们难以支持各种参与费用,所以最终选择了逃避。处于劣势的贫困大学生慢慢变得不爱说话,躲避交往。久而久之,孤僻抑郁就占据了他们的心灵。而这种心理淤积过久,不仅使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还会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马加爵的悲剧就证实了这点:“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一些隐私他们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前,别人都在嘲笑我……天我打牌,本来我没有作弊,他们说我作弊,让我觉得他们又看不起我,于是我变动了杀他们的念头……”马加爵就是在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情况而失去理智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二、贫困大学生消极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的重压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达到60%以上时,该家庭生活处在绝对贫困线下。一项对湖南九所高校的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家庭每月总开支为300元,其中用于吃饭的为280元,平均在一起吃饭的人为2.6人,恩格尔系数为76%,可见,大多数高校贫困生家庭是处在绝对贫困之中。

(二)自身的弱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抱负水准过高又缺乏一定的挫折忍受力,则极易导致挫折体验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状态中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贫困这一既成的势,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改变命运,改变处境的抱负。然而,进入大学后在综合素质,言行举止,艺术修养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足。但是,他们不能很快接受和认识这种状况,因而变得压抑,孤僻。

(三)工作的不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类心灵的复杂工作,其对象是有理智,会思维的人。人的心灵不像泥巴那样可以被别人任意捏弄,因此,针对人心灵的工作要比其他任何工作更讲究艺术。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少是强硬的,教条的,空洞的灌输式,不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状况。

三、对贫困大学生消极表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思考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特别是针对有消极思想特征的大学生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认识到城乡有差距,贫富有差别,贫困不是耻辱,要做到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仅把贫困化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端正生活,学习态度,正确处理与老师和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主动向老师,同学学习请教,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但如何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起信心呢?首先,要加强对贫困生自尊,自强,自立,自爱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投资,作为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有为这种投资付出的责任;苦难和逆境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磨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要让学生认识到,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一个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着坚强意志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对贫困生进行有关挫折感,人格完善等方面的辅导,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以坦然豁达的心态面对困难。

(二)进一步完善,落实贫困生资助和扶助政策,体现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爱

从1993年起,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奖励制度等文件,条例。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基本形成了一套奖,助,减,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贫困生拿着相关的文件无法实现借贷,还有部分学生还贷诚信不够,都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各高校应认真落实学费减免,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由于贫困生在学习,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用同一标准设立奖学金欠合理,可设立贫困奖学金倾斜制度,激励贫困生奋发向上。进一步加大勤工助学力度,筹集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并加强有效的综合管理,设立稳定的勤工助学基地,利用专业与智力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并形成校园勤工助学氛围。进一步完善校内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推动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基础条件并做出相应规定,享受经常性困难补助的必须是品学兼优的特困生。

此外,高校必须加强对贫困生家庭经济的考核证实,使资助能真正落实到有实际困难的学生身上,对滥竽充数或说谎夸大困难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一律严肃处理。同时,实行层层督促制度,加强贫困生的信息资料管理。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生用好各种资助,这有利于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大力落实对贫困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关系到高校贫困生能否成才的大事,是社会主义教育公平,公正的主要体现。因此,各级政府和高校应携手共进,通过奖学金发放,资助贷款,学杂费减免,勤工助学等方法来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未来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亲和力,认同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随着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落实,基本上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完成学业。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贫困生的就业越来越难,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应重视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贫困生改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标准。各级政府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竞争。

(三)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引导贫困生积极有序地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高校现阶段能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比较少,稳定性比较差,有些工作岗位比较卑微,而贫困生由于过分敏感,害怕丢面子,对到餐厅当服务员,到企业或在学校扫地等工作不愿或不敢申请。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班主任应借助学校的力量,尽量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在社会上寻找一些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工作岗位。[12]另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打消学生的心理障碍,勇敢地去接受不那么“体面”的工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勤工助学的安排一定要合理适当。大学生仍然要以学为主,不能让勤工助学占据过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以致影响他们的学业,使其陷入另一个问题当中。

总之,贫困大学生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相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之下,在众多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并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 孙雅萍.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07(7):88-89

[2] 王继辉.论切实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7,9(1)

[3] 何芬林 李湘黔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4);72

[4] 姜红仁 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 [期刊论文]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4)

[5] Baumeister RF. Self-estemm: 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M]. NewYork: Plenum Press, 1993. 197-211.

上一篇: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现状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