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17例

时间:2022-10-08 09:55:23

针刺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17例

关键词:耳鸣;针刺;穴注;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1-0084-01

耳鸣是在无外源性声音或刺激情况下的一种听觉异常,自觉耳中鸣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耳鸣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刺及穴位注射耳病六聪穴治疗顽固性耳鸣17例,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经检查无耳鼻喉科专科及全身器质性病变,并诊断为神经性耳鸣17例。其中女11例,男6例,年龄在25~70岁,单例耳鸣12例,双侧耳鸣5例,病程在1年内2例,1 a~3 a内10例,3 a以上5例。

2耳鸣分级[1]

0级:无耳鸣;1级:耳鸣响度极微,似有似无;2级:耳鸣响度轻微,仅在安静时出现,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3级:耳鸣响度较响,一般环境中均能听到,但无明显干扰正常生活工作;4级:任何环境中均能听到耳鸣,影响睡眠,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工作轻度干扰;5级:耳鸣较响,有吵闹的感觉,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并开始出现轻度烦躁不安、焦虑、忧郁等精神症状;6级:耳鸣极响,终日被耳鸣困扰,无法睡眠,完全不能工作,并出现明显烦躁不安、焦虑、忧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方法

3.1针刺治疗主穴:耳病六聪穴[2]:听宫、听会、翳聪、耳灵、角孙、翳风。针刺:本病多因风邪侵袭,雍遏耳窍,或情志不畅,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闭阻,或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根据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兼证和脉象变化等,临床上分为虚证和实证。治疗中以针刺耳病六聪穴为主穴,根据不同证侯临床加减,如:肝胆火旺配太冲、丘墟;风邪侵袭配风池、外关、合谷、中渚;肾虚配肾俞、太溪。总之本病以疏通手足少阳经气为主,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针刺得气后,选取1~3对穴位通电,大小可根据患者感觉适当调整,每次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3.2穴位注射选取听宫、听会、翳风、翳聪行穴位注射,每次选取其中两穴,每穴注射山莨菪碱3mg(对双侧耳鸣两侧交替进行)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痊愈:耳鸣消失;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含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无改变。

4.2治疗结果痊愈5例,其中病程在1年以内的2例,1 a~3 a的3例;显效6例,其中病程在1 a~3 a的4例,3 a以上的2例;有效3例,其中病程在1 a~3 a的2例,3 a以上的1例;无效3例,其中病程在1 a~3 a的1例,3 a以上的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本组病例中治疗有效者最少治疗1个疗程,最多者治疗5个疗程。

5体会

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就发病机制而言,50%以上的耳鸣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精神紧张、情绪等精神心理紊乱有关。由于情绪变化或其它因素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内耳神经功能调节失调,导致内耳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出现异常神经信号[3],从而引起耳鸣。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有药物、针灸、电刺激、手术、高压氧、生物反馈及耳鸣训练疗法等,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4]。药物治疗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为主,穴注山莨菪碱可使周围区域内血流增加,改善循环,对内耳的血液循环及内耳功能起到相应治疗作用,同时还能调节大脑的抑扬神经功能,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5]。耳病六聪穴为管正斋先生治疗耳鸣的有效经验穴,针刺耳病六聪穴能很好的疏通手足少阳经穴,针刺和药物能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弥散于穴位中的药物,通过经络反射和经络循行,迅速并持久的作用于相应器官,发挥治疗作用。2者联合使用,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 管遵惠.杏轩针经―管正斋针灸学术经验精要[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3:51.63.

[2]王德.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3:25~29.

[3] 陈兴奎.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5):29.

[4] 张晓哲.电针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2):91.92.

[5] 赵菲.应用山莨菪碱在耳门、翳风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J].光明中医,2010,25(3):472.473.

(收稿日期:2012-11-04)

上一篇:山地城镇组团式城市化新模式 下一篇:浅谈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