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营造富有教育品性的班主任生活

时间:2022-10-27 04:05:32

用心营造富有教育品性的班主任生活

摘 要: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模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联盟成团,形成积极互赖的组织形式;通过“量化评分操作”与“动态分层调控”将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相对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中,再以“立体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赋予多元化的价值导向,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成长气息,营造富有教育品性的班主任生活。

关键词:团队动态分层积分制;教育品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泰戈尔

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真正的教育是水样无痕的。

经营“水样无痕”且高效的教育教学生活,正是我一直孜孜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为了达成这种理想,我在班级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尝试以“团队动态分层积分制”的方式,引领学生共同经营富有教育品性的校园生活。

“团队动态分层积分制”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4人),以周期时间内各团队在班级活动和各科学习等方面的工作量化成积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科学合理的积分要求,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动态调整其层次,并采用一定的奖惩措施以促进团队各层成员间相互协作、交流、沟通、分享,达到互补、互助和双赢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此过程并不完全注重学习的最后效果是否达到双赢的目标,而更注重整体合作过程是否对各方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性、分享性,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都能为自己和他人以及团队的成功而感到愉悦。

其中“合作学习模式”、“量化评分操作”、“动态分层调控”、和“立体评价体系”是“团队动态分层积分制”的四个核心要素。如果将“团队动态分层积分制”比作一艘扬帆在缤纷学海生涯中的一条船,“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引发源动力的“引擎”,“量化评分操作”则是持续发力的“螺旋桨”,“动态分层调控”是高效调速的“变速箱”,而“立体评价体系”则是精准导向的“导航仪”。

一、引发源动力的“引擎”――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词。它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制度,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种利益相关,彼此共赢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个人的努力有助于同伴的目标达成,如同足球比赛一样,个人的努力非常重要,但衡量的标准则是全队的表现。

四人一组的“学习共同体”,其成员组合是兼顾了各层次学生在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按ABCD四层相匹配而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各个团队在座位安排上,则按A配D、B配C的方式“两两配对”而坐。团队在班级自主活动和各学科活动的具体成效,则通过“个人积分”、“同盟积分”和“团队积分”三种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

在具体的班级自主活动和各学科活动中,“学习共同体”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有所贡献,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即“责任到人,人人尽责”。譬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轮流说”、“循环写作圈”和“发言卡”等学习方式来激励并鞭策“人人参与”,让团队中每一个人“既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同伴的学习负责”,尽量避免团队活动时出现无轨电车或搭便车等尴尬情景。

同时也通过这种“责任到人,人人尽责”的方式,让每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互赖的社会交往关系。因为我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的,同时更要通过社会交往发展积极互赖的人际关系。积极互赖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既能够善待自己,又能够欣赏同伴,知己之明和知人之明相得益彰。在这样一个合作共同体中,学生至少能得到三大收获: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建立积极关系,彼此关爱互信;促进心理健康,改善自我认知。

记得在一次《你我的青春,共飞扬》的“成长分享会”上,有位一向孤傲冷漠的学生,分享了这样一样成长感言:“‘分,分,学生的命根’曾是我一直奉为圭臬的法宝,每次考试我的成绩总是雄踞榜首,学科总分甩第二名同学一大截,在分数中我享受着超越别人的快乐。可现在老班在合作学习模式中设计了各种积分奖励机制,让我感受到了分数背后不一样的体验,特别是‘同盟互助分’赋予了分数浓浓的人情味。我在与我的盟友同成长共进步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分数最高,排名第一是一种超越别人的快乐;而帮助盟友,互助共进则是一种互惠双赢的幸福,一种比单纯的快乐更有底蕴的幸福,我要努力让幸福的花儿开得更灿烂!”

二、持续发力的“螺旋桨”――量化评分操作

有了积极互赖的“学习共同体”做组织形式的保障,“量化评分操作”则成了在合作学习这个“动力引擎”推动下,持续发力的螺旋桨。

“量化评分操作”具体由“评分细则”和“量化操作”两部分组成。“评分细则”则主要分“班级活动”和“学科学习”两大块:各团队在诸如“清洁承包”、“主题班会策划”、“志愿者活动”等班级常规管理活动中,根据其组织过程中团队的整体合作程度,以及活动最终达成的具体成效来给予相应的积分奖惩。“学科学习”版块的评分细则涵盖了团队成员每天各科作业的评比等级、上课举手发言记录、课堂纪律情况以及阶段性测试的成绩等方面。在统一的“评分细则”条例下,具体积分的仲裁量化以教师为主,而记录统计工作则由各团队安排专人负责,每周一次积分小结,每月一次汇总评比。

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不可能完全量化,量化也不一定都科学合理,但这种“量化评分操作”至少比笼统化的评价要相对客观些,团队合作的具体成效也能由积分比较直观地体现出来,在一个相对统一、方便考量的评分体系中,学生及各团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努力做到“每日有一心得,每周有一进步,每月有一提升”,确保整个团队能持续发力。

综观我班近几年来每月一次的“积分龙虎榜”,全班四十个学生,平均每次都有近三十个人获得不同项目的荣誉称号,七十多人次有奖品。这样的激励机制大面积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大展自己的所长,“牵一发而动全身”,“扬长”后他们又积极地去“弥补自己的短板”。有一位待进生在他的周记中曾这样写道:“我这个月的总积分在我们D层的十个同学中第四名,我获得了‘进步生提名奖’,好开心!这是我自读小学以来七年中第一次获奖,虽然我在学习上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成绩完全不能和A层的同学相比,但我觉得班主任说得对,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下个月评上‘进步之星’的荣誉称号!”

三、高效调速的“变速箱”――动态分层调控

如何让“螺旋桨”齐力旋转,发挥团队整体的最大效力,“动态分层调控”则成为调节“学习共同体”前进的“变速箱”。

各团队的组合都是按ABCD四层来“横向组团”,而具体评比则要“纵向分层”,也即团队间的比较是按团队总分来考量,但团队中各成员的比较则按各层成员的“个人积分”与“同盟积分”之和来衡定。如每个团队中的A成员就只和其他团队的A成员相比较,比较的积分是A“个人积分”加上帮助D盟友所获得“盟友积分”之和。B、C、D层依此类推。如果每月的汇总评比中,同一层次中有表现很好或很差的成员,就可以动态上下调层。如果“同盟积分”格外高,也即A配D、B配C的盟友获得了双赢,两人可以同时晋级或获得特别嘉奖。

这样“分层评价”与“动态调层”相结合就是为了“鼓励公平参与,实现机会均等”,因为在共同进步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不可能指望每个学生按照同样的速度达到终点。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允许有差异地表现,但同时又让每个学生存有希望的憧憬,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力争超越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这样,无论认知水平高低,无论交往努力大小,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他人的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满足自己展示才华的欲望。当然,每一个学生也都有对小组集体作出贡献的责任和权利。

如此这般,合作学习就不只是一对一的帮助,而是一种对协同努力作出的承诺;不只是居高临下地恩施别人,而是一种积极的互利互惠的投资,帮助别人就是惠泽自己,教会别人就是促进自身加深理解。合作学习将班级内的差异看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非建设性地看待差异甚至试图消除差异。“认同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的“动态分层调控”手段能有效地整合团队资源,发挥团队整体的最大效力。

四、精准导向的“导航仪”――立体评价体系

有了“动力引擎”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螺旋桨”虎虎有生气的持续发力,加上“变速箱”的高效调速,“导航仪”的方向指引将决定着整艘船的最终发展态势,“立体评价体系”就是这个“导航仪”。

同一个分数因为不同的评价体系,就会被赋予了不同的附加值。如何让积分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具多元化的导向功能,更能引领学生打造富有教育品性的校园生活,“立体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立体”立在哪些方面才更多维更科学呢?

我尝试着将默默无语的积分予以温暖的导向评价。譬如在“班级期末颁奖会”上,我将统计起来的四个月积分进行不同维度的比较,按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标准,给予了多元化的激励导向,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同是“团队奖励”这一项,从成绩这个维度根据团队学科总积分评出“冠、亚、季军团队”、“优胜进步团队”等;从班团活动组织这个维度评出“最佳策划团队”、“五星级志愿社团”等;从“结对子”这个维度评出“黄、白金组合团队”、“盟友双赢团队”等。

仅“语文学科奖励”这一项,就评出了“素材能手”与“素材优胜者”、“听写王”与“听写小王子”、“阅读高人”与“阅读能人”、“作文妙笔奖”与“作文新蕾奖”等多维度的荣誉称号。

这样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丰富着班级每一天、每一段的生活,创造出具有“成长特质”的学生生活,改善了学生在班级组织内的生存状态,经营出富有成长气息的校园生活,使校园不再仅仅成为少数学习尖子生的乐园。

曾经有一位单亲妈妈在《家访手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万老师,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对您的万分感激之情!是您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将我的儿子由内向、胆小的“绵羊羊”魔幻般变成活泼开朗、阳光自信的“喜羊羊”。每晚吃饭前,听儿子眉飞色舞地分享班上的乐事趣事,成了我最陶醉的“餐前小甜心”,这在以前对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听儿子谈起您班上每月一次的‘颁奖盛会’和各种有趣的荣誉封号,我好庆幸儿子能遇上您如此用心的好班主任,是您用魔力让孩子真正地爱上了学校。是您,让我们这个单亲家庭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与热情,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孩子对您说声:谢谢您,万妈妈!”……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浩大而又具体的工程,从绘制宏伟的蓝图,到安放精神天地的基石;从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到将来摩天大楼的矗立,不知要耗费为人师者多少心力,我时时耕耘,默默流汗,然而我又感到无限的轻松,分外的欣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在用心经营富有教育品性且高效的教育生活道路上,一如既往地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马兰,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课堂[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2-1出版.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出版.

[3]潘东良.基于创感理念的班级管理创新[J].班主任之友,2010(02).

上一篇: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下一篇:浅谈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