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普惠制:又到轮回时

时间:2022-10-27 03:53:42

三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而对于欧盟而言,它是普惠制的一个更新与修改周期,三年一次的“变化”,新旧普惠制的交替,让欧盟普惠制在变化中继续着轮回,直至十年更迭的到来。

欧盟普惠制背景

欧盟所实施的普惠制,是一种普遍优惠制度。它是欧盟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是一种在最惠国基础上进一步减让的最低、最优惠的关税。它是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作为对最惠国条款的例外特殊条款而确立的,旨在通过发达国家单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给予比最惠国税率优惠幅度更大的关税减让,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以带动其经济的增长。1968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通过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至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及半制成品予以优惠进口或免税进口》的第21(II)号决议,确立了普惠制的原则、目的和实施期限,并成立优惠问题特别委员会,对普惠制的具体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从此开始建立普惠制。

1971年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率先实施普惠制方案,允许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关税的税率进入欧洲市场。1995年欧盟实施新的普惠制方案,关税优惠幅度降低,并逐步采取了“毕业”制度,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实绩,逐步取消给予部分国家或部分国家的部分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欧盟实施的普惠制方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年至1994年实施的方案,该方案尽管在很多方面每年都有变化,但是从整体上讲变化并不大;第二阶段是1995年1月1日开始,随着欧盟的建立,欧盟对其普惠制方案做了重大修改,开始了第三个10年的普惠制的实施。1995年欧盟首先的为期4年的普惠制方案,在方案的整体框架、给惠幅度、保护措施、特别鼓励安排等方面较以前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1999年7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的欧盟普惠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许多修改,从1996年至2004年,欧盟的普惠制经历数次更新,而在2005年2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原定今年7月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至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欧盟普惠制新一轮变化的到来。

新普惠制提前实施

去年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灾难使多个东南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些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为了帮助它们尽快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欧盟将原定7月1日实施的新普惠制提前到4月1日,对于受海啸灾难影响的国家无疑有极大的帮助。根据欧盟新普惠制的安排,斯里兰卡95%的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将获得零关税待遇。而泰国虾和印度纺织品与服装进入欧盟时的关税税率,将由现在的12%分别降至4.2%和9.5%。

在旧普惠制中,欧盟给予巴基斯坦特殊的安排:该国的很多出口产品,其中的服装和家纺产品(例如床上用品、窗帘、台布、毛巾类)免征关税,纱、布等纺织原料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此外,配额一律增加15%。这样的待遇,让同为纺织品出口大国的邻邦印度深感羡慕。其实,人们并不难理解欧盟此举的用意,在近几年的世界反恐斗争中,巴基斯坦一直是一个处于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的国家,因而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欧盟的普惠安排有助于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随着反恐胜利的逐步胜利,阿富汗新政权的诞生,形势的好转,欧盟又从2005年1月起取消了对巴基斯坦给予的特殊优惠待遇。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欧盟普惠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对所有受惠国都一视同仁。很多时候是根据国际或地区形势的发展,盟内、盟外的经济格局的变化,外交上的需要,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对规则作出许多详细的修改。但其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就是要有利于欧盟的经济,有利于世界经济。

新旧普惠制比较

人们对旧的事物总会有一种怀念情绪,或者称得上是情结,因为它伴随人们共同经历了那一段时光,不光发挥了实际作用,它还带有人们所寄与的感彩。当然,情结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新事物的到来与存在是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同时,很多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拿新事物与旧事物进行比较,并以两者间的异同作为标准来衡量新事物到底“新”在哪里。欧盟新普惠制也与大多数新事物一样被人们拿来与旧普惠制进行了一番比较。

与2002至2004年度实施的旧普惠制相比,欧盟新普惠制有了这样的一些变化:

一、普惠制类型简化。把现行的五个普惠制类型简化为三个。一般普惠制:敏感产品税率减少3.5个百分点,非敏感产品免税;除武器之外的所有商品(Everything but Arms): 50个最不发达国家对欧盟的出口,除武器之外,其他商品一律零关税、零配额;特殊普惠制(GSP+): 对弱小国家, 如果它们达到可持续发展和良政的一些新的标准,则这些国家7200类商品对欧出口享受零关税。用新的“普惠制+”代替旧的三个特别鼓励安排(反、社会和环境保护),针对接受关于社会、人权、环境保护和管理,包括反的主要国际公约的国家提供特别的优惠关税,但欧盟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应低于所有普惠制项下进口的1%。因此这些申请国家不仅要批准并执行27个主要支持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管理的国际公约,而且要提供证据证明是普惠制项下的弱小受惠国,并且其经济因缺乏多样性而易遭受攻击。

只要受惠国批准并执行了16个关于人类基本权利核心公约和关于良好管理和环境保护的11个国际公约中的7个公约,即可以享受附加优惠。同时对于没有批准执行的国际公约要进行表态。无论如何,2008年12月31日前需要批准全部27个国际公约。

二、受惠产品范围扩大。 一般安排下享受优惠的产品新增了300多条,从原来的6900多条产品增加到7200条产品可以享受普惠制优惠待遇,新增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水产品。

三、毕业制的完善与发展。旧的普惠制方案中毕业措施是每年修订一次,由此对受惠国和进口商都产生了不便。因此新普惠制方案将在三年内保持不变,包括毕业。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某些产品组将被取消普惠制待遇,当这些产品在欧盟市场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就不再需要利用普惠制。毕业制度最实质的变化是简化。现行的标准(优惠产品的份额,发展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将被一个简单的标准取代:在欧盟市场优惠进口占所有优惠进口的份额。产品不再按欧盟的行业分类,而是按照HS的大类。毕业的标准简化为:从特定国家进口的产品组连续三年超过所有优惠进口的同类产品的15%。对于纺织品,限定值则是12.5%。毕业不是惩罚,而是普惠制已经成功完成了其功能的标志,至少是在相关国家的相关产品方面。因此毕业是为了使最脆弱和最易受攻击的受惠国更好地利用普惠制。

四、运用更加灵活的原产地规则,加强地区累积原产地(Regional cumulation)。原产地规则是获取优惠的主要标准,但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制订规则时的国际经济情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产品的加工制造方式也有所变化。根据欧盟对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绿皮书”,改善原产地规则被广泛接受:形式(简单化),实质(修订原产地标准和原产地累积规则),程序(规范和操作控制)。为了更好利用优惠以促进区域合作,应加强区域集团的成员国之间的区域累积。而原产地累积也将可以在不同的区域集团之间交叉累积(例如SAARC和ASEAN的国家的原材料可以累积)。

新普惠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欧盟普惠制的178个受益国和地区中最大的受益国,欧盟的新普惠制又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16大类50章的产品将全部从欧盟实行的普惠制待遇产品类别中被剔除,只剩下11大类44章的产品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特别是中国的纺织品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纺织品对欧盟的出口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表明中国这一类产品已经可以从普惠制中“毕业”,将不能再享受普惠制下的关税优惠。2004年11月,欧盟前贸易代表拉米也曾表示,欧盟改革普惠制是为了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普惠制取消后,中国纺织品服装所缴纳的关税税率将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

近几年来,在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这是欧盟取消对中国多数商品实行普惠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欧盟的东扩,新加入欧盟的新成员国,其经济水平远不如老欧盟国家。为了加快新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助其逐步赶上老欧盟国家的经济水平,实现经济一体化,新成员国的很多产品能替代盟外进口的,欧盟自然要在盟内国家间采购和流通,先照顾内部再考虑外部,这势必将减少同类产品进口,或者提高同类产品进入欧盟的门槛。取消多类中国产品原有享受的普惠制特别待遇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

尽管从目前看来,由于欧盟普惠制对其他受惠国(地区)的同类产品所给予的关税减免待遇,中国此类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尚未达到对中国商品“伤筋动骨”的地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不能单纯依靠有关国家给予的优惠,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努力成为靠实力生存、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欧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对欧盟出口是提升我国国内生产力,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我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住有利局面,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企业出口要在提高商品档次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要一味地靠降价去争夺市场份额,要理智出口,公平竞争,要达到出口商品的“量增值增利增”;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利用欧盟普惠制及其他贸易规则中的有利条款,绕开那些对我国不利的障碍,例如我们可以到其他一些享受普惠制的周边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当地做产品的制造或重要加工再向欧盟出口,甚至可以在欧盟内的国家尤其是新成员国或者在中欧、东欧非欧盟国家内投资建厂,制造适合的产品在欧盟销售。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因此中国政府要在WTO及其他国际经济舞台上,审时度势,有理有利有节地与我国的贸易伙伴进行较量与合作。尽可能消除其他或单方设置的贸易障碍。政府要加强管理,制订规则,可采取自动出口配额招标拍卖的方式,用海关税收监管手段来调控敏感商品的出口。进一步完善环保和劳动标准等方面的立法与执法,这是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健康发展新趋势的,无疑也会对欧盟贸易政策的变化产生有益影响。

无论欧盟的普惠制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对发展中国家予以帮助的宗旨不曾改变过,发展中国家对普惠制的需求也从未改变,惟一变化的是他们相互间为此所做的调整。

上一篇:做大对外劳务合作的“蛋糕” 下一篇:上海合作组织:世界经贸版图的“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