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10-27 03:47:31

论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摘要】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现代教育的目标和现代教育的方式.教学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中数学教学价值取向对高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高中数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发展学生可塑性和创造性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价值取向;素质教育

高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所以在设置课程价值时就需要适当的符合他们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高中阶段决定教学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校的综合水平等.而要实现教学价值取向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只有在共同进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虽然高中数学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依旧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正确的价值观.很多人认为高中数学应该是研究型的并且要突出高层级水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要变高变严.但是,在高中阶段,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限于从学业上得到发展和突破,更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授予学生解题技能的同时,也是教授他们正确的科学、人文价值的机会.高中课程虽已分科进行,但是在探索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每个学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数学这门课的特性而忽视教育的共性.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对教科书的选择,好的教科书是教师的重要帮手,更是学生们有价值的学习工具.在教科书选择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观念,教科书的使用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最多称得上是教学的有效工具,在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不仅依赖书本,更要有教师的循循善诱.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学生不加教育,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甚至紧张.

二、从课程实施看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就学习方面保持密切交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方向的教学,教师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授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做笔记,忽视大脑的思考.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提升做题效率,更加无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利于教学价值取向的实施.教师应该就教科书的新知识点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新知识有良好的吸收并且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等.因此,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函数时应该就已学的函数知识为例,用问题反映出已学函数的解题局限性,再学习函数概念与性质.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里,拓展新知识点,而不是一拉起教科书,就引出新的定义和内容.在学生对知识的摄入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抱有揠苗助长的心态.如果忽视知识的自然衔接,会造成学生的不解和困惑,严重时会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必须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推进教学价值取向的实施.

三、从课程评价看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由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体现出来,对课程的评价则显现出高中数学的价值取向.课程评价,就是对教师的课堂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观摩与评估.高中数学课程的评价是多角度的,这种多角度表现在:首先,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相比较初中数学课程,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较高,除了基础知识外,还要对课堂所体现出的数学思想、实际意义、情感品质等作出评价,以此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其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为了满足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层次目标,不仅需要作出教师评价,还要作出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因为现代教育包含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要互相进行评价.价值取向需要监督与引导,课程评价可以有效的完成对教学的检查与导向工作,发挥重要的引领价值观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高中数学的课程评价系统要及时进行更新与构建,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系统和方式,争取做到各方面评价多元化,以达到正确引领高中数学教学价值取向的目的,发挥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作用.

四、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新的时代对高中教学课程有新的教学要求,教学价值取向也应当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展,而高中数学的教学也相应的作出了变化,其价值取向也应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潮流,秉承新课标思想,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课程改革进行的并不是很彻底,仍然残留着很多陈旧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因此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旧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数学教学还是在围绕做题进行,课堂内容仍然以单纯的概念、公式等为主,以学生会解题为首要教学目标;其次,没有彻底领会新的课堂评价的精神,对课堂评价的要求一知半解,只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数学教学的范围,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最后,应试教育的思想没有改变,浓厚的高考主导思想严重桎梏着价值观的解放与更新,使得课程改革成了一纸空文.

总之,一系列的课改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将课程价值适度调整,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教学价值取向要与社会需求、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推进高中数学的改革与发展.这样才能完善教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景干.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10).

[2]曾怀芝.如何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0(05).

[3]姜海波.浅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力问题[J].今日科苑,2013(02).

上一篇: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