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严谨求真 摈弃望文生义

时间:2022-10-27 02:30:03

【关键词】《庶民的胜利》,时代背景,教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48-04

历史学及历史教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或宏观或微观,层出不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学生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会时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各类考试,往往更能直接间接地暴露和反映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或意料之内或意料之外的悬疑、谬误、漏洞与问题。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天津卷第13题考查在1918年时空节点下,以新文化运动为核心的中国历史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体的世界历史的横向综合、相关史实联系性掌握及对中外历史的联系思考。其中材料三节选了1918年11月15日在中央公园演讲发表时的题目即《庶民的胜利》中的一段话:

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在该材料情境之下,试题在考查由材料信息还原教材的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讲中“新纪元的世界改造”之所指和时空变化后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界)的变化等问题的基础上,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概括出的基本观点(本题中还要求根据相应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的观点)。依据试题题意及该段材料信息,观点的规范解答应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庶民的胜利。”按说,试题比较简单明了,内容也没有太多的思维含量,然而,考生答题情况却远不令人乐观。据阅卷反映,考生答题中全面提炼信息、完整准确表达出这一观点的答案少之又少,而绝大多数的解答缺少“一战”这一主语,即答案只说了半句话,如“全世界的庶民”“劳工主义”“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的胜利”“工人阶级的胜利”“老百姓的胜利”“贫民”“平民的胜利”等等。

这里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除去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上的欠缺、理解综合概括材料信息能力不足、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等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本题所给的信息情境与他们平时所掌握的知识背景有一定脱节。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所学(其实是教师所教)“教材”上的“准确”知识是,《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以下简称“两文”)是指“俄国的十月革命”,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什么关系。因而,在该材料的情境下,除去因能力不足而无从解答准确之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受所学既定知识的干扰,而无法得出完整准确的结论。

学生学(含考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教的程度。考生答题中暴露出的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或隐或显的某些问题。据说,一些历史教师见到这道试题及参考答案后,都不禁恍然感叹:“噢!原来的演讲(指《庶民的胜利》)是针对‘一次大战’啊?!怎么一直没太注意呢?!”而据笔者所知,一线历史教师甚至是很成熟的“老”教师,对此存有误读、岐解的当不在少数。

这个解读从何而来?客观上,这与历史教科书介绍“两文”的行文意境相关。不论是老课程教材,还是新课程教材,的“两文”基本上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目中介绍的。如现行人教版必修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目的叙述:

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之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可见,如果不去翻阅“两文”的原文和相关文献,仅从教材的叙述理解,这里是在讲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介绍,得以传播的情况……于是,这里提及的“两文”,无论是写作背景、文章内容,还是文中所说的“胜利”,似乎无须深究,理所当然地是指俄国十月革命及其胜利,因而它们就是在直接阐述、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而中学历史教材的这一表述,又是源于长期以来学术界仅“从歌颂十月革命,欢呼社会主义胜利,宣传布尔什维主义的角度评述”的“两文”,而“对当时为什么写这两文以及这两文的深层思想很少涉及”。①这显然与学术研究的新认识、新结论存在一定的距离。

关于“两文”的写作(演讲)背景、针对的对象,早在十年前就有学者进行过研究。②从“两文”的内容看,确实是用了一定篇幅来讴歌十月革命,欢呼社会主义的胜利,宣传布尔什维主义。但撰述发表“两文”却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直接动因及更深刻的用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日等列强都想通过怂恿中国参战,实现既加强协约国力量,孤立同盟国,又进一步加强对华控制,扩大在华权益,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的双重目的(当掌握实权的段祺瑞追随日本参与大战后,美国见达不到原有目的,便出尔反尔反对中国参战)。国内的局势是,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派系都企图以参战为名,得到列强的借款,并借此扩充势力,消灭异己,实现“武力统一”。尤其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这种动机更为露骨。他假借民意,成立伪国会,专制武断,排斥异己,置国家危亡、人民生死于不顾,使整个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国作为协约国成员之一,在战后取得所谓“战胜国”的资格。段祺瑞政府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向国人评功摆好,极力把欧战的胜利吹嘘成联合国武力战胜德国武力的结果,并无视中国积贫积弱、被列强玩弄于股掌的现实,俨然以“胜利者”姿态自居,大肆举行庆祝活动。而不明就里的国人,因长期尽受屈辱和奴役而被扭曲了的民族意识似乎被突然得以伸张,瞬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欢庆狂热,人们纵情欢呼协约国的胜利,欢呼中国作为参战国的“胜利”。大批市民和学生甚至涌到力主参战的“英雄”段祺瑞的宅邸和东交民巷高呼“万岁”,欢庆祝贺!舆论界更是推泼助澜,大肆渲染。国内各报刊均连篇累牍地载文欢庆胜利。安福系喉舌《公言报》甚至高喊:“吾人于庆祝协约国胜利之际不能不追忆当日段合肥之英风焉……足证段公实具有政治家磊落光明之禁(襟)度者也。”①同时,又指名“宣判”此前曾反对对德宣战的国民派议员为“中国之罪人”“世界人道主义之罪人”。②就连一向对北京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上海《民国日报》也多次撰文介绍中国对大战的“贡献”,欢呼“公理战胜强权”。而当时中国思想界一些最为人瞩目、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也陷入当时的狂热之中。他们似乎忘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列强的奴役、欺凌和对自己祖国的宰割,甚至梦想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加入列强分赃的座席,从中分得一杯羹汤。③

面对这样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政局,严肃而正确地回答欧战的胜利究竟是谁的胜利,庆祝究竟应该为谁庆祝,借以唤醒中国人民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把中国引向光明,就成为当时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两文”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写就发表(演讲)的。

“两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针对段祺瑞政府、梁启超④等人为“掠功”大搞庆祝活动的行径,通过回答欧战胜利的真正原因,彻底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其二,对代表和象征时代新潮流、革命新纪元的“布尔什维主义”进行了阐释,向人们说明这种时代潮流的性质、形成和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到来,宣告了段祺瑞等反动军阀和官僚政客这些“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将被历史潮流所摧拉、覆灭的命运;其三,指出布尔什维主义的精神,是20世纪全世界人民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旨在唤起中国人民具有这种“觉悟的精神”,顺应新的历史潮流,段祺瑞反动政府,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走俄国人的路。⑤

从“两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看,直接针对的是“一战”(结果及原因),而矛头却直指段祺瑞掌权的北洋政府及“掠功”的军阀、政客们;目的是揭露他们耀武夸功、沽名钓誉的丑恶行径(文中至少有三处是对段祺瑞及政客梁启超等进行指明而未点名的谴责)。同时,“两文”对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赞颂和论证,在于说明世界新的历史潮流;而说明世界新的历史潮流,则在于向人们指明和断定历史上残余的东西――皇帝、贵族、官僚(包括段祺瑞等军阀政客)、军国主义、资本主义,将统统被这种历史潮流所摧拉而归于灭亡。文章中对战胜原因的说明,对十月革命的赞颂,对布尔什维主义的阐释,对世界革命潮流的论证,用意都在于揭露段祺瑞等军阀及政客的倒行逆施,阐明他们覆灭的下场,以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唤起他们顺应世界潮流,向段祺瑞的军阀政府宣战,去赢得中国布尔什维主义式的胜利。

学生对一道高考试题答题表述出现的一点点偏差、错误,表面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而联想到教师对这个知识内容的认知和教学处理的现状,又不能不让人去思考历史教师的学风和教风。如前所述,产生对“两文”写作立意认识上、理解上的歧义,固然有学术界久已沿袭的认知定式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对相关内容叙述上客观误导的因素,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可能在学风、教风上存在的某些倾向性、习惯性问题及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盲目迷信成论、以本为本(毫无保留地崇信教科书),囿于工作繁忙,而对司空见惯的史事、史论懒于思考质疑,惰于追踪探究;设计教学时,对教科书呈现的内容,常常望文生义或简单照搬,以致因袭成论,人云亦云;对教材、教参中某些语焉不详之处,不做考证核实,仅凭主观揣测、推断和感觉去处理,等等。联系本文上述问题,不禁让人发问:一线历史教师中,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认真读过“两文”的原文,或者是摘要、片段?哪怕是快餐式地翻一翻、看一看?又有多少人曾经对以往的、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两文”的写作背景、内容主旨等提出过质疑与追问?笔者虽不敢妄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没有,更不会太多。有教师可能会抱怨:学校工作那么繁,教学任务那么重,教学内容那么多,哪有时间精力看那么多、那么细的东西?笔者以为,这个问题不在一时一事,不在面面俱到,贵在保有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教师特有的职业精神与品格。试想,历史教师对相关知识内容不求甚解,“望文生义”、想当然式地理解并施教,学生焉有不“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式地学(记、背),而长此以往,对历史的误读误解因因相袭,不仅贻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更有史将不史,我等治史育人者将情何以堪?

“求真求实是史学的高贵品质和生命力所在”,“是历史之本,是一种史德,是作史的起码底线和最高准绳,也是历史教育的必尊之道和精神守则”。①求真、求实、求是的治史之风和教风,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老话题,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同仁不断著文反复论及,联系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实际,这实在具有本真、鲜活和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始终将严谨求真求实视作执教理念与要求的底线。尽信书(教材)而不读书,守成论而不思考,崇专家而无质疑,是决然不能实现高水平历史教学,决然不能高水准完成历史教育任务的。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等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陆宗舆之女:父亲曾立起首钢一号炉